小心快速支付的陷阱!
“
上海市消保委发出消费者提醒:
如今,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快捷支付作为新的消费方式,但支付便捷的同时,消费者也要加强自我防护。
快捷支付的陷阱有哪些?
▽
①支付成功后,每个月都会自动扣款吗?
今年1月,消费者耿先生发现某视频网站每月都会自动扣费,联系网站客服后,被告知要在手机设置里关闭自动扣费功能,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但几个月过去了,他却被悄悄扣了几百元,这还是让耿先生很不爽。
我会无缘无故被感染吗?
记者进行了测试
记者在手机上查看了支付宝账户。
点击
“我的”-“设置”-“支付设置”-“免密码支付/自动扣款”
↓
支付宝包含“免密码支付/自动扣款”功能。
我发现我已经签署了免密码支付/自动扣款服务合同。
目前已有“饿了么免密支付”、“上海地铁先乘后付”等。
但记者对于这两项服务的具体开通情况却记不太清楚。
↓
记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签署了“免密码支付/自动扣款服务”合同。
立即检查您的手机。
检查是否被意外打开。
部分免密码支付扣款服务
有时候,消费成功后,系统会默认自动扣款。
因此,如果您不需要相关服务,
消费者应记得及时终止或解除合同。
不,这是它的工作原理
↓
如果不需要相关服务,消费者一定要记得及时解除合同或者关闭。
部分银行关闭快捷支付渠道
↓
据记者了解,农业银行、民生银行、招商银行等P2P平台因发现相关风险,已关闭快捷支付通道。今年3月17日,宜人贷、微贷网两家P2P平台分别发布公告称,农业银行快捷支付通道已关闭,要求投资者转入网银或更改银行卡绑定方式。
②买东西要转钱到个人账户吗?
小心失去债务!
消费者朱女士去年7月在某商场购买家具。店员称,由于该店刚在商场开业,价格标签尚未打印,如果她想以最低价元购买该家具,需要先支付定金,余款通过银行转账支付。朱女士当即支付了1万元现金,并将1万元转入自己指定的私人账户作为定金,随后通过银行转账支付了全款。然而,到了约定的发货时间,商家却迟迟不肯发货。朱女士11月底来到商场才发现,店家已经撤柜,她支付的钱打水漂了。
此外,商场、便利店、超市、餐厅等营业场所的收银方式大多提供快捷支付方式,对此,消费者付款时应到指定收银柜台付款,当只能通过转账付款时,一定要明确收款人是否为关联企业账户,避免财产损失。
☆上海市消保委提醒消费者,使用快捷支付时,一定要明确指定受款人。
③快捷支付不留存单据,换货困难
消费者顾女士去年11月在某商场购买了一套衣服,通过快捷支付付款后,忘记带购物小票,几天后发现商品存在质量问题,前往换货,但商家却以无法提供购物小票为由设置换货障碍,让顾女士苦恼不已。
☆因此,消费者在使用快捷支付时,不能忽视“留存收据”这一重要步骤。留存消费收据和商家承诺或协议,不仅可以更好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还可以帮助买卖双方减少不必要的麻烦。一旦发生纠纷,消费者可以凭借这些证据进行投诉,有效维护自身权益。
④个人信息可能被窃取
☆市消保委特别指出,消费者还应注意保护个人信息,谨慎对待社交软件中出现的各种链接,不要相信或点击积分、中奖等短信链接,或者任何要求提供手机验证码的短信链接,小心防范支付密码等重要信息被窃取。
立即检查您的移动支付应用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