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钱支付高级项目经理 龚光耀
项目经理联盟第55期PgMP培训班学员
2021年6月获得PgMP证书
01
项目管理联盟:您好,恭喜您通过权威的美国项目管理协会()的严格考核,取得国际项目组合管理专家资格PgMP,请简单介绍一下您的公司、您自己以及您的工作经历和职责。
:我目前就职于一家民营第三方互联网金融公司快钱支付,担任高级项目经理,负责研发、平台运营保障、生产运维等工作。互联网支付行业的领头羊支付宝和微信大家都很熟悉,与To C业务不同,快钱支付专注于To B商户(互联网金融、保险、航空等),算是行业内巨头之外的领头羊。
我目前主要负责生产系统IT基础设施(如机房、网络、数据库、灾备建设等)运维相关的大型项目(套)的管理工作,有幸负责了多个跨越多年的大型项目。
在这之前,我分别在世界500强外企和企业软件服务商有9年半的工作经历,硕士毕业回国后,第一份工作是开发代码,新一代农民工,后来逐渐从技术型转型到更专业的管理方向。
02
PMA:您选择学习PMI的项目管理体系和参加PgMP认证的初衷和原因是什么?
: 我有幸在2017年第一次接触到PgMP,当时国内好像PgMP持有者还不到300人,PgMP证书很有价值,但考取难度也很大,一方面觉得现在PMP太多了,另一方面自己还需要不断提升自己;如果要脱颖而出,考取PgMP证书是一个不错的途径。之前也想在大型项目管理上有所建树,所以不管PgMP有多难考,我都要想办法考取。
入职后接手的第一个项目是一个相对难度较大的大型项目(异地容灾二期的实战切换演练),当时的项目环境非常复杂,想要顺利完成非常具有挑战性(当然,我很感恩这次难得的救火机会,抱着随时会被裁员的心态活了下来)。因为对项目集有初步了解,大致知道一个大型项目经理需要具备中途接手一个项目的能力。工作很忙,基本没有时间和机会准备考试。又正值跨行业转型的阵痛期,“活下来”是第一要务,这期间,我的“补缺”能力也得到了有效提升。我是A。
适应工作之后,感觉还是需要继续学习考取证书,不断提升自己,相比考取证书,整个学习过程才是最重要的,和同学们的交流也很有帮助,其实在实际工作中我也受益匪浅,很多。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接触到了项目经理联盟,由于要考取PgMP证书,感觉需要有针对性的准备,于是就报名参加了项目经理联盟的PgMP培训班。
03
项目管理联盟:回顾整个PgMP学习经历,请分享一下您的PgMP学习心得和感受,您觉得您的学习价值和提升在哪里?
:整个学习经历给我的感受就是运气和坚持。
SPM 是一个很难准备的项目,不过很幸运遇到了国内 PgMP 培训的领军人物林老师,并向他学习,整个准备过程痛苦又快乐,加上每天工作繁忙,还要花很多时间复习准备,我想没有一个同学会说准备过程是轻松的吧。
在不占用工作时间的前提下(平时事情很多,用工作时间学习好像不太合适,毕竟公司付钱让你上班),学习时间是需要挤出来的。对我来说,主要学习时间是在上下班的路上(在地铁上,一边听粤语版的《心经》一边看SPM的书和PPT,现在看来这也是意外的收获,在嘈杂的环境中看书学习,找到适合自己的BGM,真正想学习的时候,总有办法,感觉自己的应变能力得到了极大的锻炼和提升)、午休时间(别人可能都在休息)、周末(周末集中学习时间很关键,需要家人有孩子的女同学的理解和配合,很佩服)。
通过林老师对知识点的讲解,我感觉受到了启发(有些是颠覆性的),结合课后的复习,对SPM标准的理解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林老师还补充了很多课外的相关知识。内容对知识的理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反复阅读SPM的时候,有时会碰到一些段落,结合实际工作,能感同身受。
个人觉得第四版的内容还是很有见解的,之前也看过第三版的内容,PMI的知识体系也在不断的创新,紧跟时代的步伐,比如PMP已经到了第7版,包括了很多敏捷的内容。
项目组合管理标准SPM的细化,结合这几年的实际经验,会有一个融合的过程,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会经常反思,如何去调整(剪裁的意思,民营企业可能会改的很大,也不一定能看出来用的是哪个体系,实用才是最重要的,个人感觉他们和外资企业的区别还是比较大的),才能做得更好。
04
项目经理联盟:如何理解项目集()?项目集与项目、大项目、项目组等常用概念有哪些区别与联系?在实际工作中区分项目、大项目、项目集有何指导意义?
:项目集这个概念本身应该不难理解,一般都是由相互关联的子项目组成,通过项目集的协同管理,可以实现一些单独管理子项目所无法获得的效益。
这些术语在现实场景中可能互换使用,项目集和项目组的区别可能就是美国PMI和欧洲MSP标准的定义区别。如果一定要区分项目集和项目,那么从PMI的角度来看,项目集比项目组更重要,更强调组织效益和与企业战略的契合,这在SPM的很大一节中都有涉及。项目更多的是确保交付物按时、按计划完成,而作为项目集的一部分,子项目需要与已完成的交付物进行整合,才能在项目层面实现一定的效益或者中间效益;虽然存在一定的差别,但是在执行上,很多方法和工具还是可以通用的。
在实际工作中,区分可能要根据对象而定,如果是对公司领导或者其他同事来说,可能没必要,他们只要知道这是一个复杂项目,是一个大项目就行了。但是对于我们专业的项目经理来说,区分的指导意义在于可以有针对性的调整,侧重点不同,比如项目遇到变更,PM可能比较抗拒,而项目经理更愿意主动快速应对变化,因为项目的重点在于交付之后实现效益,而不只是完成交付。
大型项目可能是单个项目,也可能是项目组合。不同类型的项目需要不同的方法来支撑(不必惊慌),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预期。不同的项目复杂程度不同,所需的治理强度可能不尽相同。
05
项目经理联盟:项目组合管理的核心管理理念或者管理指导思想是什么?您如何看待项目组合管理这个理念?
:我认为项目组合管理的核心管理理念是利益、策略、治理,与单个项目的管理有所不同。
在整个项目组合管理生命周期中,战略契合、收益管理、利益相关者获取、治理等绩效域的充分发挥,将是一个不断迭代优化的过程,这些理念从现实中提炼、总结,再运用到现实中,执行提供方向。
这些方面需要在整个项目生命周期中有机的结合起来。项目集的产生最初来自于需要落实公司组织层面的一些战略布局,每一个具体的战略下,都会有一系列的具体举措,这些举措其实就是各个部门执行层面的重点项目和项目集。虽然项目集也会有交付物,但是这并不是终点,最终的目的是在产生交付物之后,对现有的体系进行整合和改变。效益实现之后,还需要维持一段时间,这里的关键难点是可能涉及到对现有的流程、组织架构等的改变和调整,有些效益只有真正实现和落实,需要依靠这些的顺利完成。
06
项目管理联盟:请您结合自身的工作经历,结合PgMP项目组合管理标准,介绍一下项目组合管理的管理流程和要点?您如何理解和体会项目组合管理在战略契合()、效益交付()和治理建设()三个方面的工作?
:我们所在的行业监管非常严格(可能是金融行业的特点,办公室里到处都装着摄像头,这个体验比较特别),而且需要牌照(央行颁发的支付牌照)才能遵守法律。合规是经营企业非常重要的一环,我们结合一大套合规相关的项目来展开讲。
两个字的目标看似简单,其实需要很大的投入才能实现,国家层面的很多战略目标(比如十四五规划中提到的IPv6的深入大规模部署应用、数字化转型)太过前沿,落地层面的难度在于没有太多成熟的经验可以参考,可能需要原创的解决方案)要逐步分解成行业、公司层面的具体目标任务,再在公司层面分解到各个业务线,这个合规一般要求公司所有业务线都要整改,整个公司都要跟进。
这种合规要求应该也是典型的大型项目集,公司非常重视(积极响应和支持国家战略),这样在先进性上有一定的保证,一般来说在公司业务层面优先级会相对最高,利润是第一要务。具体的改造方案在各个业务线之间要保持一致(为了方便理解,简单来说我们的业务可以分为线上无卡和线下有卡POS机)。根据线上线下不同业务线的实际需求,改造难度等形成整体的项目集路线图,根据项目集层级对子项目进行调整。
在实施过程中,作为PgM,需要确定各业务线转型的总体方案要求,各业务线要执行统一的转型方案,保持一致性。前期的方案准备会非常关键,当然也不至于太迟。各业务线子项目层面的事情,不能插手太多,需要分清项目组合经理和子项目经理的职责。
作为PgM,重点会放在理解子项目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依赖上。比如在推动某条业务线转型时,也会牵扯到其他业务线(存在依赖关系)。从收益上来说,只有所有相关业务线都实现了转型要求,才能实现公司层面的达标。
项目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战略上需要实现的组织效益。需要一定的治理结构来确保成功实施。关键环节会升级,确定适用于所有子项目的细节。正常定期召开会议,监督整体进展,及时解决可能需要处理的关键难点问题。升级机制一般根据受影响的业务范围确定。
从另一个角度看,一个项目集可以理解为一个重大变更,变更带来的变化会给众多利益相关者带来正面或负面的影响,即正收益或负收益,这就需要争取正收益利益相关者的持续支持,并减少负收益利益相关者的影响,才能顺利实现预期结果。重大变更需要经过治理委员会GB(或类似组织)的批准,这就是治理。治理的目的是最大化地确保与组织战略一致的收益实现。
07
项目经理联盟:目前你们的项目和组合管理在管理体系和管理团队建设上处于什么状态?如何看待组合管理在中国企业的应用前景?在中国推进PMI的项目有哪些?集中式管理体系对中国企业有什么帮助,又会带来哪些困难?
:我们公司的项目管理已经够成熟了,但是对项目组合管理比较陌生,业务项目都是在PMO层面管理,我负责生产基础架构运维,涉及到生产系统,往往需要全公司一起配合,这其实也包括项目集,但是大家可能对这个概念不太了解,内部提出来的时候,大家会觉得很新奇,这跟林总介绍的有点不一样,同样,现在的情况还处于普及阶段,实际落地肯定会有难度,需要时间,虽然概念不是那么清晰,但是方法可以量体裁衣,可以灵活运用,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能带来实际可见的效益,我们会支持该技术的推广和采用,在公司内部进行相关培训应该也会有帮助,我们可能是先驱者,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通过项目组合管理体系的推广,应该可以避免很多浪费,应用有效的治理模式,也能把实际执行层面的工作与公司战略紧密联系起来,根据战略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确保在组织层面获得更大的效益,更容易实现。
08
项目管理联盟:请您谈谈项目经理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要求( ),您认为PMI总结的项目经理胜任力模型符合企业的需求和现实吗?
:项目经理需要具备以下素质和能力:沟通能力、大局观、应变能力、透明度。
当项目变大时,你所接触的利益相关者会有不同量级的规模,你需要特别注意沟通的一致性,跳出当下的琐碎,以全局的眼光看待大局。
信息传递的一致性非常重要,我在真实项目的执行中得到很多深刻的体会。
有些规则或者条例在不同的团体之间需要尽可能透明,各个子项目的成员之间可能会互相参考,一旦出现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可能非常严重。
大型项目(集)通常要求很高,遇到问题或者挫折是常有的事,过程中你会发现很多人进进出出(项目或者公司),所以对于主推者,项目经理来说,修炼心法也是很重要的,提升执行效率,练习正念很重要。
投资组合经理胜任力模型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很有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但也需要根据不同企业的情况进行量身定制,尽可能适合各个企业的文化现状。
09
项目管理联盟:作为国内为数不多成功获得PgMP证书的高级项目经理,请对那些打算参加PgMP学习的人分享一下您的建议?您对项目管理联盟的整个PgMP培训和考试服务有什么看法?包括对师资和教材的评价?
:项目经理协会是一个非常专业的培训机构,相信专业的力量,你也可以成为下一个PgMP。
这次我们可能比较幸运。疫情缓解的时候,上海线下课,林老师的现场授课很有感染力,很多场景到现在还深深的印在脑海里。举个简单的例子,在整个项目生命周期中,需要验证这个项目是否还符合公司的战略,案例是否还成立,是否需要继续做下去。当时,老师从教室的一边走到另一边,每走一步都会停下来立正,然后转向所有人问:“?”。
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有同学提出疑问,我们要学会接受,放下之前的认知,先接受好的东西,学完之后再有自己的思考。尽量不要用自己的经历去评判整个学习和备考过程,很容易误入歧途。原因很简单:项目经理联盟的老师是整个备考流程的专家,我们很多人都是第一次参与整个流程,听取林老师的建议和安排很重要。再加一个详细的例子,考试前一个月,我在进公司工作之前,每天把老师建议记住的几个概念记下来,感觉非常有效。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老师制定了一个总体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路径和方法。每一位参与的PgMP准考证持有者,都可以通过管理自己的学习和准备,达到获得证书的预期效益。一批学员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证明了项目经理联盟的良好口碑。
师傅领你进门,修行还是要靠自己。考试准备本身就体现了PgM的好坏,可能需要半年甚至更久(由于新冠疫情之下考试延期等原因),不管你能不能坚持下来,感觉都是一场非考试式的考试,当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PgMP证书的价值。相信每一个经历过这个过程的同学都会收获颇丰。
项目管理联盟是中国项目管理领域权威的专业组织,项目管理联盟创始团队于2003年在中关村德胜科技园注册成立北京共创世网络管理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共创国际”)。项目管理联盟自2000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中国PMP培训,是中国首家提供项目管理咨询培训服务、国际项目经理认证的专业机构。18年来,项目管理联盟引领中国项目管理、产品管理培训的行业潮流。尤其项目管理联盟是中国领先的PgMP、PfMP认证培训机构,中国90%以上的PgMP、PfMP均由项目管理联盟培训。
◆由国内首批获得PMP认证的项目管理专业人士于2001年在北京共同发起成立,是国内最早推广项目管理协会(PMI)®体系及PMP®认证的机构。
◆2003年,作为美国项目管理协会在华首批五家授权机构之一,开展国际项目经理PMP培训,培养了中国第一批PMP国际项目经理。
◆2005年在国内率先推出实战项目管理培训,课程涵盖IT项目管理、研发项目管理、工程项目管理等,累计服务企业客户超过500家。
◆2012年在国内率先引入美国项目管理协会的项目组合管理标准SPM及PgMP认证,并培训了国内最顶尖的300名项目集群经理PgMP。
◆2015年在国内率先引入美国产品开发与管理协会PDMA产品管理体系及NPDP认证,培养了国内首批产品管理NPDP专家。
◆2016年在国内率先引入美国项目管理协会( )的项目组合管理标准及PfMP认证,并培养了国内首批PfMP证书持有者。
◆2020年我们在国内率先推出项目管理(PBA、ACP、PMP、PgMP、PfMP)、产品管理(NPDP)全系列在线课程,助你学会抗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