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先生近日在便利店使用银行卡支付时发现,商户无需密码、无需签名,即可刷走其账户内的资金。他联系银行得知,标有“闪付”的银行卡已开通免密码、免签名小额支付功能。后来从银联官网了解到,“闪付”功能无需申请,是银行默认为持卡人提供的基本功能。同时,自2018年6月1日起,中国银联及其成员机构将闪付银行卡单笔交易限额由300元进一步提高至1000元。毫无疑问,闪付给持卡人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让人担心由此产生的各类法律风险。
1.“闪付”卡具备小额免密码、免签名支付功能
“闪付”是银联推出的一款非接触式支付产品及应用,主打小额快速支付。消费者在选择商品或服务时,确认相应金额,然后将开通“闪付”功能的银行卡轻触POS终端的“闪付”感应区,无需密码、无需签名即可完成支付。日常进行小额快速支付的商户主要包括超市、便利店、百货、药店、快餐连锁店等零售场所。
相比传统磁条卡,“闪付”卡采用的是金融IC卡,不易复制,不法分子想要改造非接触感应POS机的成本更高,技术上也更安全。“本质上还是追求交易的高效便捷,交易过程中不再需要密码、签名等传统验证方式,当卡遗失又没有挂失时,很有可能被他人盗刷。”
此外,消费者普遍反映,目前银行“闪付”卡业务办理流程有些马虎,导致消费者对该业务了解程度不够,风险防范能力不强,被冒用后申请赔偿的流程混乱,给消费者带来了诸多问题。
2.未明确提示涉嫌侵犯消费者知情权
消费者知情权是指消费者对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享有的知情权。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有权根据商品或者服务的不同情况,要求经营者提供商品的价格、产地、用途、性能、规格、等级、主要成份、生产日期、保质期、检验证明、使用说明、售后服务或者商品的内容、规格、费用等有关信息。”
银行作为金融服务提供者,开通业务时应当充分、有效告知消费者相关内容及风险。这对消费者而言是一种新模式,且服务性质与卡内资金安全息息相关。银行应充分告知“闪付”服务的特点及风险。大部分持卡人都是在刷卡消费时才知道自己的银行卡已开通该项服务,银行明显未尽到合理、充分告知义务,涉嫌侵犯金融消费者知情权。中国银联官网近日发布公告称,目前各银行持卡人已通过官网公告、发卡规定、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短信、营业网点等渠道获悉小额双免额度上调。 因此,在开通新业务时,除了对合同条款、客户签字等进行特别提醒外,还应通过口头通知、短信提醒、客户端推送通知等适当方式,确保消费者真实、充分地了解服务的内容和风险。
3.默认激活可能侵犯消费者的选择权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是指消费者根据自己的消费需要,选择自己满意的商品或者服务,并决定是否购买或者接受的权利。
据银联官网介绍:“小额免密码免签名闪付银行卡服务是国际上成熟的支付方式,也是银行卡默认开通的基本功能,让持卡人支付更加便捷。”持卡人并没有被赋予是否开通“闪付”功能的选择权,若想关闭小额免密码免签名服务,只能通过客服电话或柜台联系发卡银行取消。
小额免密码免签名服务虽然便捷、交易限额不高,但无需密码、无需签名即可消费卡内资金,是对传统银行卡使用模式的重大突破,这也增加了消费者的“无密码免签名”消费风险。因此,银行将该项服务设为默认,让消费者别无选择,涉嫌侵犯消费者自主选择权。该项服务设置为默认关闭,消费者可根据自身风险评估自行申请开通。若消费者不再使用银行卡“闪付”服务,银行也应及时提供便捷关闭该项服务的渠道,尊重消费者、维护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
4. 使用“快捷支付”如何有效降低风险?
“快捷支付”给持卡人的交易带来了便利,当持卡人充分了解并选择使用“快捷支付”服务时,可以从申请、日常使用、冒用后维权三个阶段最大程度降低风险。
首先,消费者在向银行申请办理“快捷支付”卡时,一定要认真阅读银行卡申请合同的相关条款,如对条款内容、可能存在的风险或其他事项存在疑问,应及时向银行工作人员反映、沟通,确保自己清楚了解该项服务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此外,持卡人还应根据自身的风险控制能力,设定适当的免密码、免签名限额,确保一旦发生损失,在自己的承受范围内。
其次,在“快付”卡的日常使用中,切记妥善保管自己的银行卡,不要随意借给他人。在进行消费活动时,要时刻关注卡片使用情况是否有异常,认真核对取回的卡是否为本人卡。另外,建议持卡人开通交易银行卡短信提醒功能,随时掌握使用趋势。如果长期不使用卡片,建议及时向银行申请注销,避免出现安全隐患。
最后,当“快付”银行卡被盗刷时,持卡人不必惊慌,可以通过挂失、报警、索赔,甚至起诉等方式及时挽回损失。
卡片遗失、移动设备、IC卡被盗时,持卡人应立即办理卡片挂失,可拨打银行服务热线电话挂失或到银行柜台办理挂失,可拨打110报案,也可到就近派出所及时报案并领取立案通知书。
持卡人若在挂失前发现账户内资金已发生损失,应在挂失后立即致电发卡银行客服,按发卡银行程序申请赔偿;中国银联联合各商业银行设立了持卡人专项赔偿制度。银行对持卡人挂失前72小时内发生的无密码、无签名的小额欺诈交易提供卡遗失保障服务,银行将按持卡人挂失前72小时内发生的欺诈交易金额赔偿持卡人,每张卡每年可获得100美元的卡遗失保险费,最高累计赔偿额为1万元人民币。卡片遗失后,发卡银行将按约定的流程进行调查、取证。 持卡人需要根据银行的要求提供申请材料,一般包括持卡人身份证明、银联卡交易被拒声明等,一般情况下,申请材料审核通过后,各银行的赔偿资金会在3至30个工作日内退还到持卡人指定账户,各个发卡银行赔偿时限不尽相同。如果与银行发生纠纷,消费者可以持相关材料向法院起诉,通过诉讼方式解决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