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实现排污许可全覆盖的攻坚之年,各项基础性工作该如何抓好?广东巧用“小程序”助力排污许可证发放登记。
只需在电脑上点击“企业排污许可证分类”小程序,即可一键分类生成不同管理类别清单,清单内容包括单位地址、企业名称、组织机构代码、管理类别等信息,这一基于“第二次污染普查”数据开发的软件系统,为全省排污许可证管理分类按下了“快捷键”。
方便快捷,小程序大有帮助
“东莞市第二次污染源普查涉及10万个污染源普查对象,如果全部通过人工筛选确定排污许可管理类别,至少需要一个多月才能完成。现在有了这款软件,只需要20分钟,就能初步掌握全市污染情况,没想到分类管理效率这么高!”首次试用这款软件的东莞市生态环境局排污许可管理人员王章雷对小程序的功能赞不绝口。
王章雷介绍,有了初步分类成果,基层工作人员一周多时间就能完成企业管理类别明细工作,工作效率提升了至少一半,特别是在当前抗击疫情的特殊时期,对基层工作帮助很大。
“小程序以2019年排污许可分类管理清单为基础,通过内置规则,建立分类要求的信息标准,对‘第二次污染普查’数据进行采集、加工、挖掘和分析,最终形成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管理类别的分类清单。”软件开发人员、省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李宝志介绍。
“用户无需对普查数据进行二次处理,直接按需求导入即可,程序可以快速智能地读取,并根据内置规则对普查对象进行批量处理,识别其管理类别,操作十分简便快捷。”
共同创造援助条件
按照生态环境部要求,各级生态环境部门需根据“第二次污染普查”数据,按照《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证分类管理清单(2019年版)》逐一确定各企业的排污许可证管理类别,并在月底前报送固定污染源发证登记清单。
“广东普查户数约60万户,各市、自治区要各自开展这项工作,工作量巨大。加之春节假期恰逢疫情爆发,给工作带来很大困难。”省生态环境厅环评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
2020年排污许可工作时间紧迫、要求高,基层工作压力大,省生态环境厅组织集体努力,积极为基层开展排污许可工作创造条件、提供便利,春节前省生态环境厅就已经忙于组织省环境信息中心、专家组完成全省各地“两污普查”数据向全国排污许可清理整顿平台的导入工作,随后又责成省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会同省环境科学院、省技术中心等技术单位通力协作、加班加点,仅用20多天就打造出针对排污许可分类管理的小程序。
“面对疫情,各城市部分基层环保人员被抽调到一线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排污许可工作面临工作量大、人员不足等突出问题,使用小程序一方面可以减少人力投入、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可以协助省级部门和地方政府预估2020年排污许可证发放登记工作量,为形成污染源信息清单奠定基础。目前,小程序已下发到各地试运行,将在实际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环评部门相关负责人说。
加班开发小程序
“我们在和时间赛跑。”谈及小程序的发展历程,李宝志老师感触颇深。
小程序的开发时间是在春节前后,为了让小程序在节后能够顺利运行,李宝志老师和同事陈周阳、关云锦以及省环科院的许冲、张伟杰同志精打细算、倒推式推进,花了2天时间梳理出107个行业、4个通用流程的规则,又花了4天时间将规则转化为编程语言。李老师本人从除夕开始就不断加班,整个程序在5天内就搭建完成。
“在如此紧迫的时间限制下,我们要不断调整、测试,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李宝芝说,通过反复补充完善规则、多次调试程序,小程序最终纳入分类规则153条,覆盖普查纳入的41个工业行业类别和集中式污水处理厂,数据读取分析时间由最初的3小时优化到15分钟,基本实现了排污许可管理类别的快速精准划分。
来源:广东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
广东生态环境微信编辑团队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