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款观察
智付之家网(ZFZJ.CN)3月4日,石基信息技术宣布,旗下石基商用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公开退市方式顺利完成对海信智能商用系统股份有限公司57.75%股份的收购,继续聚焦消费领域。
本次收购金额约4.62亿元,加上此前持有的25%股权,石基信息现共持有海信智能商用82.75%的股份,成为海信智能商用的控股股东。
石基信息表示,通过控股海信智慧商业,石基信息将能够为酒店、餐饮、零售等行业的软件用户提供与软件紧密结合、优化的配套硬件,通过软硬件的融合,更加便捷地进行下一代云系统的创新,并将创新成果开放给行业,为用户创造更多价值。
公开资料显示,海信智慧商用为企业用户提供软件、硬件、咨询、运维、各类终端产品等全方位信息化解决方案,产品涵盖商业软件、商用收银机、金融支付终端等。在外界的认知中,海信智慧商用更像是一家偏向硬件的终端厂商。
早在1989年,海信就开始专注于收银机系列产品的研发和销售,并在商业收银、金融支付等多个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去年底,媒体报道称,海信智慧商用还推出了聚合支付平台——海信,为用户提供支付申请、支付渠道、支付营销、支付对账等完整的支付服务。
值得注意的是,海信智能商用官网显示,“连续12年国内POS市场占有率第一品牌,在百强连锁市场占有率超过65%”。
不过,根据尼尔森最新发布的支付行业分析报告,2017年亚太地区POS终端出货量排名前十的企业中,中国厂商有4家,分别是新大陆、昇腾、百富、爱创,而海信智能商用并未入选。(注:因联迪被收购,因此未入选)
而智付之家查阅2016年的数据,前十名中也没有发现海信智能商用的踪影。
也许是因为海信之前的出货量巨大,目前的市场份额仍然可观,又或许是海信对POS终端的定义与尼尔森不同。
前几年MPOS非常火爆的时候,海信智能商用也想进入其中分一杯羹。
业内人士透露,2017年6月,海信智能商用已与持牌支付机构中汇支付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无独有偶,协议签署后不久,就传出海信商用旗下一款MPOS产品存在安全隐患并被中国银联公开通报的消息,这一负面信息或多或少影响了两家公司的合作进程。
为引导银联卡受理终端市场规范有序发展,中国银联于2017年组织开展银联卡受理终端随机检查,主要对市场实际部署的终端进行抽样测试,验证其安全功能设计是否与通过认证测试的产品一致。
银联表示,青岛海信智能商用系统有限公司生产的HZ-M20 mPOS终端安全设计被修改,存在安全风险。
对此,银联认证办公室已取消上述终端的银联卡受理终端安全认证证书,要求海信商用停止生产、销售上述终端,并暂停其一年内同类新产品的认证申请。
此外,智发之家在银联官网搜索银联近期发布的《通过银联卡受理终端产品企业资质认证的厂商名单》时,同样未能找到海信智能商用的名字。
近年来,支付机构与终端厂商呈现相互渗透的趋势。
2016年5月26日,新大陆发布公告称,将以直接及间接方式收购福建国通星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收购价格合计为6.8亿元人民币,并表示将通过本次收购进入盈利能力强、发展前景广阔的第三方支付业务,加速从硬件设备提供商向数据运营服务商转型。
2017年11月21日,新国都宣布以现金7.1亿元收购嘉联支付100%股权。新国都认为,随着央行对电子支付牌照审核趋严,第三方支付行业准入门槛进一步提高,几乎不再发放新牌照,新国都可借此机会进入支付收单行业,这也是公司战略转型的重要一步。
以上两起案件均为终端厂商收购持牌支付机构的案例,也有支付机构或其关联公司收购终端厂商的案例,如海信智慧商用案。
石基信息旗下拥有持牌第三方支付机构 。
石基信息完成对海信智慧商用的收购后,拥有了终端厂商与持牌支付机构两大高度协同的资源,未来发展空间更大。
- - - - - - - - - -
来源:支付之家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