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知名产品 ▍“品牌信息” - 360 失信承诺
今天,“永远免费”的360在360安全浏览器上线了付费会员服务。
各种会员收费问题不仅在各类视频APP中泛滥,就连号称永久免费的360,也在近期推出了会员服务。据了解,为了推广新一代产品,360安全浏览器推出了VIP会员制度,并开始收费。这不禁让人感到意外和疑惑,收费的浏览器难道让它与众不同了?
1、360“打脸”推出VIP会员服务
根据360网站公布的信息,成为VIP会员的用户可享受六大特权,包括:DoH安全防劫持、智能隐私保护系统、DNT防跟踪、支持国密SSL协议、专属反馈通道、最新版本抢先试用等。月费9.9元,年费99.9元。
这些专业术语看上去让人望而生畏,让用户感觉好像只要付费就能获得武器一样。但经过网友分析,其中部分功能早已是谷歌等浏览器的常用设置,免费开放给用户使用。其中,科技含量最高的“支持国密 SSL 协议”功能,虽然根据中国相关密码政策法规进行了更新,相当于防护升级,但更适合政企单位,对普通用户意义不大。
面对投诉,360随即发表声明,称360仅进行“非常小规模”的测试,目前已删除所有相关页面。
周鸿祎也赶紧转发,并表示永远免费。
360此举不仅形同虚设,更违背了“永久免费”的承诺,这也是此次事件引起如此轰动的根本原因。更值得注意的是,在付费已逐渐成为常态的当下互联网时代,360的改常态,让人想到的并不是其商业模式的改变,而是其近年来愈发艰难的生存处境。
2.“免费”是一把双刃剑
相比国外软件市场的收费模式,免费软件对中国互联网行业影响深远。在免费策略下,中国互联网行业迎来了高速发展,20多年的发展,中国互联网行业实现了从无到有的巨大飞跃,如今中国数字经济规模已超过30万亿元,并且依然保持着高速增长的趋势。
显然,免费软件为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贡献最大的又是360。当年360凭借免费软件这一“武器”,轻松击败了占据绝大部分市场的付费杀毒软件。曾经在杀毒软件界风头正劲的金山毒霸、瑞星杀毒、卡巴斯基等,均被360这一“免费”武器干掉。
然而“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如今的360也正遭受着免费这一“武器”的反噬。360为成千上万的用户提供免费服务,其赚钱方式主要依赖互联网广告。360回归A股后首份年报显示,广告收入占总收入的80%。其中,弹窗广告是360互联网广告变现的主要方式。相关数据显示,如果一个弹窗广告被点击10万次,则只需花费1万元,也就是说,每次点击仅需花费0.1分钱。弹窗广告成本低廉,再加上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使得“弹窗广告”一度成为360的主要收入来源。
与此同时,360也尝试过其他盈利方式,且均表现不俗:以游戏为代表的互联网增值服务业务今年仍能保持增长势头;智能硬件业务在今年连续发布多款智能硬件产品后,也能保持两位数的增幅。可惜的是,互联网广告一直是360的支柱性收入,也是其主要的利润来源。虽然其他两项业务表现不俗,但无法改变360业绩整体下滑的态势。
此外,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PC端受到严重冲击,互联网广告市场也进入存量竞争阶段。数据显示,2019年以来,360互联网广告业务及服务收入进入负增长状态。今年前三季度,360实现营收79.74亿元,同比下降16.26%;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67.03%,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42.12%。2018年,360签署业绩对赌协议,通过借壳上市,2020年,360至少要实现扣非净利润28.64亿元。 然而前三季度360仅实现了14.97亿元的扣非净利润,也就是说在接下来的第四季度360必须实现13.67亿元的扣非净利润,显然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目标。
业绩持续缩水,业绩对赌协议无法兑现,或许这才是竞争力下滑的360不得不寻找新的生存之道,试水VIP会员收费业务的根本原因。
3. 错失移动互联网红利
有分析人士进一步指出,360面临的一系列困难,是因为其在消费互联网领域错过了移动互联网红利。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360的互联网广告及服务、互联网增值服务、智能硬件三大业务扎根于安全产品的核心理念,但与竞争对手相比,缺乏一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在C端市场站不住脚,2019年360正式决定进军B端和G端市场。截至2020年上半年,360安全等业务在B端和G端的营收均超过7亿元。不过,360未来将面临奇安信等老牌巨头的竞争,市场拓展也将面临不少挑战。不过,如果360能打开政企安全市场,或许有机会在互联网市场翻盘。
目前来看,360或许只能选择在B端和G端赚钱,在C端留住客户。在竞争愈发激烈的互联网时代,360没有足够的时间重回C位,VIP会员收费等尝试只会挑战用户的耐心。究竟是逆袭之路,还是滑铁卢,恐怕答案将在短时间内揭晓。
【超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