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籍来华人员支付便利化提升,国内国际支付无缝对接成趋势

2024-08-05
来源:网络整理

第一财经网6月27日讯:随着外国游客赴华旅游意愿增强,外国人在华支付的便利性受到高度重视。6月份,成都宽窄巷子景区游客如织。来自尼泊尔的游客苏迪普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的支付体验,他表示,以前自己更习惯用现金消费,外币兑换机让他可以轻松兑换人民币现金,支付过程顺畅。

“去年我来中国留学时,老师就教我们用微信和支付宝绑定银行卡付款。”正在西安游览长安十二时辰景区的留学生Mike告诉中国网财经记者,现在他已经能熟练使用手机支付,不用携带现金和银行卡就能买到自己喜欢的美食。

提升支付服务水平,畅通支付瓶颈,推动支付惠民,实现国内国际无缝对接,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内在要求,是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推动高水平开放的内在要求。今年3月初,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见》,为优化支付服务、提升老年人、来华外国人支付便利性指明了方向。

随着支付优化不断推进,支付便利化成效如何?近日,中国网财经记者赴成都、西安实地探访。针对“出行难”、商户境外银行卡受理终端(POS机)覆盖不足、使用现金“找零难”等困难痛点,一些地区在机场、景区、高铁等地建设支付服务示范区,聚焦银行卡、现金、移动支付、账户服务等重点工作,推动支付适老化、国际化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支付服务环境持续改善。

解“堵”:建设海外宾客支付服务中心

机场是境外旅客入境的第一站,目前,成都、西安两地均在机场设立境外旅客支付服务中心,此外,西安还在高铁站、5家5A级景区、地标性景区设立支付服务示范区,进一步提升支付服务水平。

记者在成都天府国际机场看到,不少外国游客穿梭于航站楼之间。位于1号航站楼国际到达厅的海外客人支付服务中心,中国银行、中国电信、携程外汇三个服务区排成一排。外国游客经常前来咨询、寻求帮助。自今年4月23日启用以来,服务中心已服务了上万名海外客人。

“有的旅客关心汇率,有的想了解国内银行卡刷卡情况,还有的想了解如何使用国内移动支付。”中国银行支付服务区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天府国际机场海外宾客支付服务中心是目前全国服务功能最全的机场海外宾客支付服务中心,可24小时提供服务,包括办理银行卡、激活电话卡、外币兑换人民币零钱包、绑定外卡等,为海外宾客提供一站式服务。

天府国际机场境外旅客支付服务中心设有ATM取款机和外币兑换机,方便境外旅客提取现金。“外卡客户通过ATM取款,设备支持银联、万事达等境外卡,可提供中、英、日、韩语等多种语言,支持7*24小时取款,平均每笔取款处理时间不到1分钟。”中行支付服务区相关工作人员详细介绍说,通过这里的ATM取款,可以提取10元面值的钞票。

记者了解到,中国银行支付服务区内的外币兑换机,可实现外币现金兑换人民币现金或数字人民币硬钱包。该设备服务界面支持8种语言,提供19种币种、共156个面值的外币现金兑换服务。“每笔兑换业务平均办理时间在3分钟以内。”中国银行支付服务区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境外旅客支付服务中心也实现了24小时服务,提供现金取款、外币兑换、国内电话卡办理等服务,为境外旅客排忧解难。“今年5月份以来,每天受理业务至少有十几笔,多则二三十笔,主要是外币兑换人民币现金业务。”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境外旅客支付服务中心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为方便境外旅客用人民币现金支付,服务中心还为顾客准备了人民币现金钱包。

除机场外,西安北站还专门设立了游客和外宾支付服务中心,这也是国内首个设立在高铁站内的支付服务中心。配合高铁列车到站时间,目前营业时间为每天5:30-23:30。服务中心配有存取款机具、外币自助兑换机具、人工服务台等设备设施。支付服务中心人工服务台提供零钱包兑换、外币兑换、外卡取款等咨询,指导外宾使用自助设备,协助外宾下载各类移动支付工具。

消除“痛苦”:提供多元化、包容性的支付受理环境

不仅在机场、高铁站等重要交通枢纽,在热门旅游景点也随处可见外国游客的身影。四川是西部内陆地区对外开放高地,陕西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两地对外交往广泛,旅游资源丰富,优化支付服务十分重要。

为提高支付的便捷性,成都宽窄巷子景区、西安大雁塔大唐芙蓉园景区、西安长安十二时辰景区等景区的商户收银台旁,支持手机支付、现金支付及各类外地卡支付的标识格外醒目。大部分游客采用刷卡或现金支付方式,部分外地游客熟练地亮出手机屏幕上的支付码。

在成都宽窄巷子景区,外国游客苏迪普告诉记者,他用兑换外币的人民币现金在景区购买了餐饮,品尝了中国美食。现金支付的顺利进行,离不开银行“零钱包”的帮助。“工行定期为商户提供‘零钱包’、未流通人民币兑换等服务,避免因无法找零而导致现金被拒收。”工行成都分行杨珊珊说。

刷卡支付是境外游客广泛使用的一种支付方式,接受境外卡的商户也越来越多。“对于境外游客来说,刷卡、现金、手机支付等购物支付方式还是比较方便的。”宽窄巷子一家文化创意商店的店员说,境外游客在店里购物时经常使用刷卡支付。

“成都大运会以来,工商银行持续推进宽窄巷子外卡支付场景建设,其中超过110家商户由工商银行提供外卡收单服务。工商银行为宽窄巷子建设了智能收银系统,满足来蓉外籍人士的各类支付需求。当商户出现支付问题时,我行会在30分钟内到达商户现场解决问题。”杨珊珊介绍,今年以来,宽窄巷子外卡交易量超过1500笔,交易额132.8万元,同比增长700%。

对于留学生和一些提前做好出行计划的外国游客来说,移动支付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去年我来中国留学的时候,老师就教我们怎么用微信和支付宝绑定银行卡付款。”正在西安游览长安十二时辰景区的留学生麦克说,现在他已经能熟练地用手机扫码支付了。

记者注意到,西安大雁塔、大唐芙蓉园景区内的商户也能支持“刷脸支付”。商户收银台摆放着中英文版的《外国游客来陕日常消费场景支付方式指南》,详细介绍了各种支付方式的操作流程。“外国游客只要将已有的国际银行卡与支付宝绑定,就可以通过刷脸支付。”大唐芳华汉服店工作人员杨红英告诉记者,店里的POS机可以支持国外刷卡,店里每天还会准备200到500元的零钱,满足不同消费者的支付需求。

破解“难点”:携手构建可持续发展模式

优化支付服务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综合施策、多方面联动。近日,人民银行分别在成都、西安召开优化支付服务工作推进会,加强与各部门、各行业的协作,指导督促川陕两地金融机构加大工作力度,共同推动支付服务优化工作。

会议要求,各单位要把优化支付服务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坚持实事求是、问题导向,再接再厉、长期工作,不断提高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精准性,推动构建可持续发展模式,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结合。

“我们要按照‘既满足市场需求,又避免资源浪费’的原则,进一步构建商业可持续发展模式,把这项工作作为重点工作,不懈怠,逐步实现国内国际支付无缝对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张青松在推进支付服务优化升级工作会议上表示。

人民银行四川省分行行长闫宝玉表示,下一步,他们将会同有关部门不断构建优化支付服务长效机制,以“点”为基点,加强银行网点建设;以“线”为基点,纵向拓展行业重点商户;以“圈”为基点,横向打造支付便利精品商圈;以“宣”为基点,加强支付便利化宣传推广。

人民银行陕西省分行行长魏革军在会上强调,下一步将按照“既满足市场需求,又避免资源浪费”的原则,进一步提高工作的科学性、精准性和可持续性。一是深化部门协作,进一步加大与商务、文化、旅游、交通等部门的协调配合;二是聚焦重点领域和重点机构,持续发力;三是加强宣传推广,继续广泛开展支付服务宣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