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客户,您好!我们是北京一家专注互联网技术服务公司,可以提供收录效果好,文章排名好的网站进行发文,发得多,各种关键词排名就多,流量越多越稳定,如果您有需要欢迎您前来资讯!可以随意添加图文和视频广告,助您的企业或者项目服务实现推广效果!如需合作欢迎请加微信
昨日,#猫扑关闭发帖功能#成为微博热门话题,引发网友热烈讨论。
“猫扑网”近日宣布将关闭发帖功能。目前猫扑网的大部分帖子都是一个月前发布的。如果不是这个消息,很多人可能已经几乎忘记了这个曾经承载了无数人青春与回忆的网络社区。
不能发帖还能干什么?如今,猫扑这个已有24年历史的网站,已经成为一个名存实亡的网站。
虽然如今很多社交型或者知识型的论坛社区依然很受欢迎,但是十几年前,猫铺论坛的火爆程度甚至要大于如今的同类社区。
那时的互联网远没有现在丰富多彩,基本上只有几个大型的论坛社区,供网友们聚在一起聊天、畅谈——豆瓣、猫扑、人人网、天涯社区。
有人说,1995年成立的清华大学更多的是一个大学生的小天地(没有太多的利益牵扯),而老一辈网民对互联网社区的最早了解,也是从猫扑和天涯开始的。
毛铺的成功,是时代的巧合
猫扑网成立于1997年10月,正值互联网发展的早期,那时还没有宽带,也没有3/4G网络,上网方式只能通过电话拨号上网,这个时代也在一定程度上筛选了用户,毕竟那个时候能用PC上网、能留在互联网社区的,大多都是优质用户。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猫扑早期其实是一个游戏社区网站,也是中国大陆最早的个人游戏网站之一,主要以游戏讨论为主。
当时接触游戏和网络的人大多比较专业,原创文章水平较高,一些老用户也表示,早期猫扑是一个“无论你的游戏问题有多奇怪、多刁钻,都能在这里找到答案”的地方。
据知乎用户“张不同”回忆,刚诞生的猫扑聚集了一批二次元爱好者,圈子虽然小,但黏性很高,在互联网发展的早期,这个圈子里的人质量很好,这也就是最早的猫扑和(猫扑用户)。
希望大家可以点击下面的小卡片,你们的点击就是我坚持下去的动力,点一下就好,非常感谢!
另一位知乎用户“龙骑兵”表示,偶尔会有与非游戏内容相关的话题,虽然只是闲聊,但大家围绕这些话题的讨论还是很认真的,质量也很高。
但随着知名报刊杂志的推荐,猫铺的名气越来越大,大批新的“网虫”蜂拥而至注册,史称“外星人占领猫铺事件”。用户多了,讨论话题也更加多元,猫铺的讨论焦点也从游戏变成了“大杂烩”。
2000年前后的“猫扑热锅”BBS,只有一个版块,不分主题,左右分栏,各种稀奇古怪的主题在一个网页里就能浏览到,这种形式很适合论坛阅读,也比版块式的模式更能吸引人气和内容。
随着聊天内容的增多,一部分老用户妥协留下,一部分则选择离开,至此猫扑也完成了从垂直游戏论坛到综合论坛的转型。
草根网络文化的摇篮
2005年至2010年,猫扑抓住机遇,引领中国互联网Web2.0时代的到来,当时,中国的互联网正从拨号上网走向家庭宽带。
进入Web2.0之后,猫扑网不再仅仅是一个论坛,它吸引了大批年轻人来创造属于自己的网络文化。
无数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一度汇聚于此,使得猫扑成为当时众多网络文化的输出者和处理者,成为中文互联网上最活跃的娱乐社区。
它造就了许多早期的草根网络名人,一些早期的网络流行语也是从这里流行起来的。
“人肉搜索”在猫扑网诞生。
2006年2月,一则用高跟鞋踩死小猫的视频引发网民愤怒。猫扑用户迅速分析视频中的场景,并将地点锁定在某省。不到一周,事件主角的所有信息就被挖了出来。
后来,猫扑不仅开辟了专门的人肉搜索板块,还首创了人肉搜索引擎(现已失效),也是从那时候起,网络隐私、大数据等概念开始普及到普通网民当中。
许多流行的网络梗和流行语,包括至今仍在使用的表情符号,都源自猫扑。
“别崇拜我,我只是个传说”、“很色情很暴力”、“......说”、“宁愿玩科比也不玩柯南”等热门梗都源自猫扑,而至今仍被众多网友使用的表情符号“233”也由此诞生。
早期的草根网红也都是从猫扑出来的。
大家所熟知的“犀利哥”“芙蓉姐姐”“奶茶妹妹”都是从猫扑成名的,此外,伴随猫扑成长起来的易小星、筷子兄弟、情感写手等网红至今依然活跃在网络上。
衰退已经很明显
随着流量的激增,猫扑还面临成本问题。
2004年4月,千橡集团收购猫扑网,随后开始大规模商业化,导致网站广告内容激增,甚至影响到用户的正常阅读。
猫扑从经典的左右栏页面,变成了新版适合投放广告的论坛页面,此后优质帖子越来越少,精彩回复也越来越少,极大损害了原本纯粹的社区精神,用户也逐渐流失。
与此同时,猫扑管理层也进行了大规模改组,大量核心员工和管理人员离职。
2006年11月,猫扑网正式宣布转型为新门户网站,定位为“中国互联网第一娱乐门户”,猫扑的表情包、汽车、八卦等板块均拥有较高的流量。
互联网社交产品不断更新换代,但猫扑却未能及时改进,用户界面不再优化,很多用户对论坛的评价机制颇为不满。
与此同时,在百度贴吧、人人网等互联网产品的压力下,猫铺的用户群体被肢解。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移动互联网逐渐取代PC成为主要流量入口,以新浪微博、微信为代表的碎片化阅读、自媒体迅速崛起,用户的选择越来越多,BBS逐渐衰落。
论坛为无数第一代网民提供了消磨时光的好去处,但互联网世界总是有起有落,像猫扑一样曾经风靡一时的老网站也不少,如今都消失了:西祠胡同、铁血论坛、网易论坛、大旗网等等。
天涯、贴吧等几大承载着很多人青春与回忆的平台,也失去了往日的辉煌,被新兴的社交平台推到了历史的角落。
有人说以文字内容为主的互联网社区正在逐渐被历史抛弃,其实豆瓣、虎扑、知乎等仍然活跃在互联网生态中,它们都有着自己鲜明的特色,会通过较高的进入门槛筛选用户,从而保证内容质量和社区氛围。
也有人高呼,社区永远不会消失。从西祠西路到天涯猫铺,再到贴吧豆瓣,人们永远需要一个地方聊天、认识新朋友、八卦、听故事,甚至吵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