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客户,您好!我们是北京一家专注互联网技术服务公司,可以提供收录效果好,文章排名好的网站进行发文,发得多,各种关键词排名就多,流量越多越稳定,如果您有需要欢迎您前来资讯!可以随意添加图文和视频广告,助您的企业或者项目服务实现推广效果!如需合作欢迎请加微信
知识 | 经验 | 资讯 | 数据四大板块
从SEM到互联网整合营销
预览:
今天晚(12月22日)20:30,爱知学院视频学院将进行《2016年SEM行业总结:流量》直播,点击文章底部“阅读原文”即可进入直播间。
我今天早上看到一篇文章,立刻感觉很糟糕。
“百度又在做奇怪的事情?”艾启俊心中一惊,仔细看去。
首先声明一下,我不是百度的人,我们跟百度也没有任何深度合作,我们只是SEM行业的一个垂直媒体,百度是SEM最大的平台,我们不收钱,也没有立场代表百度说话,但是这篇文章实在是太扯了,看得不忍直视,有很多话想说。
文章内容大致是说某女士想加盟某个餐饮品牌,于是在百度上搜索“XX品牌加盟”,搜索结果如下。
是的,你没看错,除了第一条没有任何品牌名称的宣传信息外,下面的云为馆网址均为百度快照。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大家应该也能猜到。这位女士点击了图片中的第二个结果,联系上了对方,并飞到广州实地考察。结果对方的工作人员一直推荐她加盟其他品牌,于是她起了疑心,又在百度上搜索了一下,进入了另一个“官方网站”,工作人员称自己是这个品牌的独家代理商。这位迷茫的女士最终通过该品牌的一家门店,拿到了总部的联系电话,终于加盟成功。
这个故事过程曲折,结局美好,但却让本文作者震惊不已,他突然发现百度品牌特许经营中竟然有这么多猫腻,于是怀着一颗正义之心,决定揭露百度在这次事件中扮演的欺诈角色!
程女士的经历并非孤例,更离谱的是,一些加盟商在开了好几家店之后,直到在一次活动中碰到“正品”负责人,才发现自己开的店其实是假货……
品牌方明明没有推广特许经营,为什么他们却无一例外地将特许经营信息放在搜索结果的最顶部呢?
为查明幕后真相,内参君在百度上搜索了多个品牌,包括王品、海底捞、巴奴、喜家得、乐凯撒、鹿鼎记、斗牛士……无一例外,以这些知名品牌名+“加盟店”为关键词,都能搜到多个链接。
点击第一个链接,立马弹出咨询弹窗,一排客服人员热情服务,给你发信息:“你电话多少?我会把相关产品信息、优惠政策、利润分析发到你手机上,要先了解一下吗?”……界面看上去很友好。
除此之外,还可以看到不少和这些知名品牌十分相似的品牌,比如“巴奴”、“海底捞”、“乐凯撒”等,与正品只相差一个字母。
有知情人士透露:“这些都是快招公司干的!他们就是‘餐饮界的莆田帮’!”
看到这里,很多SEM从业者表示:这不就是竞争对手的词吗?所谓的山寨品牌就是因为那些品牌受保护,无法提交,所以就改词、用同音词。那... 有问题吗?
前不久,内参君接触到一家快招公司,该公司负责人称,他们经常在搜索引擎上发布招商信息,经过客户主动搜索后,会获取客户的信息,再通过数据分析,获得这些客户的联系方式、姓名、地址、门店……根据这些信息,他们会筛选出相对有价值的用户,然后重点突破。
“一般我们打四个电话就能争取到一个客户。”该负责人自信满满地说道。
对于链接显示为知名品牌,点击后却发现是自己的链接一事,该负责人表示:这是很多快手公司惯用的伎俩,目的是引诱用户点击知名品牌,从而将流量引到自己的网站。
快招公司一般会通过百度、360、搜狗、自媒体等多种渠道进行推广,“不过,50%的信息都来自于百度推广。”他说。
嗯,50%的信息是百度推广的,四舍五入了,所以这件事情百度应该负全部责任,百度在作恶,对吧?
在得知“50%的客户信息来源于百度推广”后,内参君以“推广餐饮加盟项目”为由,联系了百度相关人员。
通过不同渠道的介绍,内参君联系到了三位不同的百度推广业务人员。
百度搜索的商务推广部门,是按照关键词来划分部门的。比如加盟部、培训部、建材部等等。
无论购买哪个关键词的广告,其效果都会归属于对应的部门。
三名百度员工分属不同的业务部门,但他们都向内参君传达了同一个信息:竞价排名,价高者得。
等一下,作者,你联系的是哪个百度?百度什么时候有这种分工?难道你联系的那些所谓的百度工作人员也是假的……
当内参君明确指出,如果准加盟商搜索知名品牌,点击之后却是自己网站的链接,该怎么办?
销售人员继续给内参君建议:如果你选择的知名品牌还没有申请品牌保护,那你可以申请。
“万一对方来找我们怎么办?”内参君露出了自己的担忧。
“他没有申请品牌保护,也就是说谁都可以用。他说是他的品牌,我说是我的品牌。”销售人员安慰内参君。
不过,另一位销售人员表示,在“魏则西事件”之后,百度总部对此类操作进行了严格管控,需要经过很多手续,但百度还有四家外部代理机构,操作空间更大。
因此,用户在百度上可以看到很多“看似知名品牌,实则销售假冒品牌狗肉”的假冒品牌链接。
百度有4家外聘机构?我可以肯定,你说的那个所谓的销售人员肯定不是百度的。
做SEM行业的都知道,百度推广业务的方向和政策都是总部把关,高管分布在百度六大分公司(位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东莞、苏州)和区域代理商。此外还有N个为大客户提供服务的KA代理商。笔者这么执着地批评百度做业内人员,却连这个问题都没说清楚?这个所谓的百度销售员不是你们瞎编的吧……还是你们找的就是做百度烤肉的公司?而不是做搜索引擎的那个?
事实证明,百度可以对假冒品牌视而不见、对欺诈信息视而不见,还可以用各种说辞搪塞侵权方……
追求利润是商业的本质,无可厚非,但遵守法律法规和经营的基本道德才是底线。
从百度在贴吧竞价销售疾病关键词引发质疑,到魏则西事件让全国人民质疑其竞价关键词,百度在推广方面的问题有目共睹。这让我想起了另一家高喊“不作恶”的公司——谷歌。
事实上,它还曾主动帮助销售虚假广告,并在被美国司法部调查后以5亿美元和解——这让谷歌意识到在美国监管体系下,犯罪的成本太高,于是喊出了“完美搜索引擎,不要作恶”的口号,而它所获得的影响力和利润超过了损失的收入。
之所以说“不作恶”,并不是这家公司的善良,而是它的监管。
百度什么时候才能停止作恶?或许,只有监管到位,光靠企业自律是不可能的,就像指望雾霾会自动消失一样!
其实我很认同作者的观点,谷歌的“不作恶”是基于监督,而不是情绪。但这并不代表我认同作者说的,这些公司在百度上做推广就是作恶。或者说对作者来说,损害了你的利益就是作恶吗?
现在我们来理一下作者的逻辑,他之所以认为百度在作恶,是因为:
1、某品牌多个官方网站出现在百度快照中。我致电百度客服,对方表示搜索结果页上的这些假冒网站只是根据搜索关键词“随机抓取”的网页,没有官方认证标识(网址后有蓝色V字),也不是百度的推广客户(网址后有“广告”字样),百度无法提供任何帮助。如被骗,建议举报假冒网站,寻求法律保护。百度推卸责任,才是恶行第一。
2、很多加盟平台都在百度上推广,竞争非常激烈,巨额的广告费都进了百度的口袋,百度不劳而获,却不管这些平台里面的加盟信息是否真实,有钱不仁是第二害。
3、利用知名品牌给假冒品牌导流,“四大代理”帮你顺畅运营,助长作恶。这是作恶之三,助长假冒品牌的嚣张气焰。
以上三种弊端,都经不起推敲。
第一,你投诉的网站不是百度推广的客户,你却拨打了百度推广的客服电话,客服给了合理的答复,你却指责百度推卸责任?你不知道国内有个电话号码叫?
这是国家工商总局在原信息产业部的大力支持下,在全国范围内设立的消费者投诉举报专线电话,联系他们比联系百度有用多了。
百度作为搜索引擎,采用爬虫技术抓取网站,收录信息量如此庞大,又不收取任何费用,想要准确区分哪些是正规网站,哪些是山寨网站实在是太难了。
另外,你举报虚假网站,会有人采取行动,你却没有采取行动举报,你也不知道百度会不会处理,却胡乱指责百度推卸责任,你这种做法是不对的。
第二,百度现在对招商加盟平台的政策非常严格,目前连六大分公司都不能开通账号,只有北京分公司可以开通账号,很多被发现违规的平台也被下线。招商加盟平台的资质要求本来就很严格,你还要求百度对网站上的加盟信息逐一进行核实,百度作为推广平台,是不是承担了太多不属于自己的责任……
第三,四大代理商我就不多说了,也就是说你说的“百度人”透露的信息可信度大打折扣。那我们再看看“巴奴”“海底捞”“乐凯撒”等山寨推广信息的出现,会给加盟商带来什么困扰吧。
艾启军以海底捞为例,在百度上搜索:
前三个品牌名称分别为“海底捞”和“海利捞”,但都没有完整的品牌名称“海底捞”;第四个是百度知道,上面明确写明海底捞不能特许经营;第五个是海底捞火锅官网。
点进最上面的宣传信息(不好意思~),我们发现这个网站是单页网站,没有任何可点击的跳转。“海底捞”三个字全部是图片,没有像大多数网站一样的“企业文化”和“关于我们”栏目。这样的网站如果被百度搜到,肯定是下线了。当我们滚动到最下面,看到的是下面这张图:
看看下面,如果你真想加入海底捞,至少要知道海底捞的公司名称是“四川海底捞餐饮有限公司”。
加盟需要投入几万到几十万的资金,并不是百度一下就能决定的,就像文章中提到的那位女士,看到相关信息后一定会实地考察,再决定是否加盟,这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伴随而来的是很多思考。
如果经过以上流程你还是被骗了,请直接打电话举报,并向百度索赔!拿到赔偿金后记得先补补脑子!
当你点击第二条促销信息时,显然是另一个品牌。
当网友搜索加入知名品牌的信息时,进入的网站却包含一个不知名品牌的信息,SEM行业的人对这个策略非常熟悉,这就是竞争性关键词策略。
那么,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品牌是否直接损害了网友的利益?非知名品牌难道就没有资格被加盟商看到,就没有资格招商?网站明明注明了这家公司的品牌,很明确地表明它不是海底捞品牌。但是,既然海底捞不允许加盟,难道就不能考虑其他火锅品牌的加盟商吗?这算什么罪名?
其实,作者的初衷可能是好的,作为餐饮行业的垂直媒体,只是曝光一些现象,提醒行业人员提高警惕,避免不必要的财产损失,并对百度进行了批评。但批评太不专业,几乎等同于诽谤,而且很多关键信息都是错误的,让公众对百度产生了更加错误的认知。
甚至还提到了“魏则西”的名字,把加盟商的投资额度放到了和人命同等重要的地位,把百度描绘成了不可饶恕的滔天大罪。按照作者的逻辑,那些被微商发展成下线的微信代理,投了钱有产品却还在做着发财梦的,腾讯是不是也应该被拿出来枪毙十分钟?
艾启军深信,百度竞价排名的商业模式和运营体系应该让更多人清楚了解,否则谣言就会泛滥,自以为是的人就会成为谣言的传播者,这并不是他们愿意看到的。
好消息是,2016年12月30日17点之前,所有未备案的网站都将被下线,诈骗事件发生的频率将大大降低。
总结一下,百度推广信息鱼龙混杂是真的,这个世界上沃尔玛超市也会发现不合格的产品,平台有责任,这是肯定的,但绝对没有本文作者说的那么十恶不赦。
如果有被骗的,请立即向执法部门举报,不要因为自己的智商不足而把问题归咎于百度,这对百度来说责任太大了!
点击标签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