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时代,市场需求日新月异,移动支付的安全验证方式也从电子、指纹进化到“刷脸”。据美商智库数据显示,我国已成为全球3D人脸支付技术和市场发展最快的国家,“刷脸支付”已成为银行、车站、机场等公共场所的常态。人民银行发布的《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19-2021年)》(以下简称《规划》)更是给金融科技行业吃了一颗“定心丸”。
近日,在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与米姆咨询联合举办的“人脸识别与金融支付”创新峰会上,人脸识别产业链上下游软硬件企业及从业者齐聚上海,深入解析人脸识别未来的增值业务及新的市场机会。
技术全面覆盖:ToF、结构光赋能金融支付
想要人脸识别做到金融级安全,最关键的硬件就是3D摄像头,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众所周知,目前市面上主流的3D摄像头方案有ToF(飞行时间)、结构光、双目立体视觉。作为国内最早进入3D机器人视觉渠道的公司,舜宇光学的技术已经覆盖了以上三种3D摄像头方案。ToF视觉方案和结构光视觉方案均已实现量产,2016年就已达到消费级3D摄像头模组出货量kk级别。
据悉,舜宇光学为光学龙头企业舜宇光学科技旗下子公司,作为舜宇在3D视觉领域的先行者,舜宇光学在扫地机器人3D视觉模组市场上占据了较大份额,月出货量超过10万颗,成功将ToF从智能手机镜头带到了更广泛的应用领域。舜宇光学市场总监陆克文表示,除了成熟的光机基础研发能力和强大的生产能力,舜宇光学在嵌入式开发、应用算法、APP开发等方面也建立了完善的体系。
每一项技术从研发到应用落地都是一个不断突破、不断完善的过程,尤其是近段时间备受争议的人脸识别技术。值得一提的是,舜宇光学的多颗人脸识别ToF深度相机和结构光相机,最快可在0.5秒内完成识别,准确率高达99.9%。舜宇光学ToF和结构光解决方案的高防伪性和低识别误判率无疑为人脸识别在金融支付等金融级消费场景的应用提供了技术保障。
国家金融支付标准认证,构筑信息安全堡垒
隐私信息安全是公众对于“人脸识别”技术的底线,人脸识别技术的落地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监督,如何从技术层面保障人脸信息的安全,如何赋能新的应用领域,让技术惠及更多人,是从业者共同开启的议程。
央行发布的《方案》体现了监管部门对金融科技发展的高度重视。陆克文在演讲中指出,舜宇光学自主研发的人脸识别活体检测算法可以抵御3D面具甚至高仿头模的攻击,而多款3D结构光相机和TOF深度相机产品均获得了银行卡检测中心(BCTC)的人脸识别活体检测增强级认证。这也意味着舜宇光学的3D人脸识别产品已经达到国家认证的金融支付级安全标准。
国家医保局2020年25号文件对支持人脸识别应用的服务终端提出了详细的技术规范,强调了人脸识别的安全要求。陆克文透露,舜宇光学智慧光学金融支付相关解决方案预计在2021年落地医保、银联POS等场景,预计出货量将达到10万台。
在国家的监管和重视下,金融科技创新正在不断赋能金融发展。相信像舜宇光学这样我国相关产业链上的企业,能够以强大的人脸识别技术为基础,依托算法能力和信息安全防护优势,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精准高效的人脸识别服务,迎来安全便捷的“刷脸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