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对于刷脸支付行业来说是影响巨大的一年。在新冠疫情的新常态下,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口罩,在人们很少露面的情况下,刷脸支付几乎停滞。在这场“黑天鹅”事件之下,整个刷脸支付产业链在2020年急转直下,交易量下滑、库存压力严重、扩张困难等问题给产业链上下游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受疫情影响,刷脸支付短暂沉寂,随之而来的是刷脸支付设备扫码功能的重视。2020年9月28日,支付宝将刷脸支付纳入整体IoT战略,并发布全新激励政策,首次在刷脸支付设备中加入扫码激励。
无论是蜻蜓还是桌面人脸识别收银设备,对于扫码DAU的补贴金额为【设备开通次月起的补贴期内,每个自然日在单台设备上进行有效扫码支付交易的去重支付宝用户数累计之和】×0.2元;简单来说就是每天去重用户数乘以0.2元。
2020年11月,支付宝启动“新蓝海计划”,包括刷脸支付设备在内的IoT设备也被纳入激励计划,新一轮刷脸支付竞赛已经拉开帷幕。
微信支付2020年更倾向于巩固自身的产业链,根据2020年7月举行的微信支付成长计划人脸识别专场活动的公开发布来看。
疫情逐渐稳定后,微信支付的刷脸支付呈现出良好的增长趋势,2020年3月至6月,微信刷脸支付月活跃用户数环比增长超过40%,月复购率37%,新增用户数环比增长超过32%。
在激励政策没有发生大变化的情况下,微信支付在算法升级、体验优化、新增摄像头、增加增值服务等方面做出改进,在夯实产业链的同时凸显自身的产品能力。
银联在刷脸支付方面的动作一直受到业界关注,目前尚处于试点阶段,但产品不断升级。在2020年11月的银联认证企业年会上,银联透露了刷脸支付产品的升级方向:
1、探索终端激活解决方案,即解决用户线下终端激活痛点,丰富现有的激活渠道;
2、优化云闪付App刷脸支付功能模块,从功能首页、激活管理、产品操作等方面进行功能优化;
3、进一步优化系统性能,在算法层面实现N值的突破。继续优化处理能力、系统容量、安全防护等,研究多模态辅助识别,实现1:N识别能力的突破。
那么,随着2020年三大支付巨头不断调整市场和产品策略,2021年刷脸支付行业又将会发生哪些变化呢?
移动支付网在2019年发布《2019刷脸支付行业发展报告》后,5月27-28日在重庆举办的“2021第四届中国金融科技发展大会”上,将发布全新《2021刷脸支付行业发展报告》,报告以“后疫情时代刷脸支付发展”为主题,剖析核心内容,全面解析后疫情时代刷脸支付的发展。
报告从刷脸支付基础、背景与环境、行业现状及巨头动态、发展趋势等方面,从政策、市场、产品、事件等角度,尽可能详细地阐述刷脸支付的发展,并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