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扫描条码支付已经成为了生活中的常态。然而,4月1日起,央行条码支付新规将正式实施,微信、支付宝等应用静态条码扫描支付最高限额为500元/天。那么什么是静态条码?为何设置上述限额?会对我们的日常支付和商户产生哪些影响?一起来看看报道。
据悉,条码支付目前分为静态条码和动态条码两类,其中静态条码是指商户在摊位处设置的收银码。新规将各类条码、二维码支付的风险分为A、B、C、D四类,并明确了交易限额。对应的条码支付限额为:A类自愿协议,B类最高5000元,C类最高1000元,D类最高500元。其中,静态条码属于D类,由于有效期较长,一般由商户在柜台等位置张贴,而动态条码一般显示在手机等电子屏幕上,并动态变化。
奶茶店商家:现在年轻人主要用支付宝、微信扫码支付,对于我们商家来说比较方便快捷,这个限流政策对于我们的支付环境来说比较安全。
茶商:我们这里客人消费500元以上是很常见的,几千元甚至上万元也很常见,如果是500元的话,对我们影响肯定很大,因为现在的客人都比较习惯支付宝、微信。
鞋店商家:我觉得500元这个限额太低了,有的顾客买两双鞋,有时候打完折后要付好几千元,如果这样设限额的话,会比较麻烦,肯定会影响到我们商家。
不少消费者和商家都有类似的反应,觉得信用额度不够,甚至有人大喊要重新用钱包。
市民:(记者:每天500元的限额够用吗?)一天够用,除非不买衣服。偶尔吃饭、买衣服的花费大概在1000到1500元之间。感觉不方便。感觉现在用现金的人很少了,用支付宝比较方便,现在连早餐摊、菜市场都用支付宝。感觉用了很多次都适应不了。
但根据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发布的《2017年移动用户研究报告》显示,2017年,单笔支付金额在100元以下的用户占比为43.0%,单笔支付金额在100-500元的用户占比为29.5%,单笔支付金额在500-1000元的用户占比为14.8%,单笔支付金额在1000元以上的用户占比为12.6%。也就是说,72.5%的用户没有受到限制。
其实,条码支付条例实施后,民众不必过于担心移动支付金额不足的问题,因为每日500元的限额只是针对静态条码,如果消费超过500元,可以要求商户、超市等通过条码扫描器扫描用户的支付宝或微信动态支付码,此类资金交易不受新规约束。
4月将有新规出台
除了静态二维码支付每日限额500元外,4月起还有哪些新规将影响我们的生活呢?我们来简单看一下。
1、环保税将于4月1日开征。《环境保护税法》于今年1月1日正式实施,根据税法规定,环保税按季度申报,因此,4月1日将是环保税首次开征期。
2.实行“一次最多办理税务事项清单”,纳税人对于清单上的事项,在资料齐全、符合法定受理条件的前提下,最多只需到税务机关一次办理。
3.我国对乘用车企业实行“双积分”管理;《办法》从两个方面对积分计算进行管理,并纳入准入条件,负积分未冲减为零的企业将调整生产或进口计划。
4、实施《航班时刻管理办法》。《办法》共8章59条,对航班时刻分类管理、航班时刻历史优先资格、航班时刻优先分配量化规则等进行了明确规定和重大改革。
5.《机动车驾驶培训互联网远程理论教学技术规范》4月1日起施行。《规范》规定了机动车驾驶培训互联网远程理论教学的教材、教学课程(课件)和远程教育平台功能、技术要求、运营服务、课程(课件)质量、服务质量评价要求。
面对新事物,我们一开始总会有些不适应,但时间久了就会发现它的美妙之处,就像这些新规的实施,会进一步规范和约束我们的日常生活和行为,给我们带来便利。
生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