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试正在进行,一位带班多年的高中班主任通过分析自己班级的期末成绩单,发现了一个现象:
手机使用频率与期末成绩成反比,也就是说,经常使用手机的人对成绩的影响或大或小。在成绩下降明显、排名靠后的学生中,几乎所有人都有手机,而且大多用手机玩游戏。有一个男孩对手机相当上瘾。
经过多年观察,他还发现:
重点班级的手机拥有率远低于普通班级,而且班级里玩手机最多的学生往往不是常人眼中的“富二代”,而是一些普通家庭的孩子。
富裕家庭的孩子自控力更强,或者说家长对如何管控孩子使用手机有更清晰的认识。而经济水平较低的家庭对孩子过于溺爱,上课时经常拿出手机瞟一眼,课间打游戏,甚至和老师说话时也盯着屏幕。
这再一次证明使用手机对学习的影响巨大。
玩手机对学习有多大影响?它如何破坏注意力并影响成绩?
破坏注意力
我拿起手机想查找问题,却被页面闪现的一条新闻吸引;
坐在课桌前要做作业,就拿起手机向同桌抱怨英语老师;
正在我绞尽脑汁想办法解决一道题的时候,一行歌词闪过我的脑海,我忍不住拿起手机找了首歌来听;
时间过得真快,我好像一直都在努力,但总是无法在12点之前完成作业。
....
无法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对某一问题缺乏深入持久的理解和思考,似乎已经成为被手机控制的现代人的“通病”,而“集中注意力”的状态也越来越少。
手机带来的满足感太容易获得了,而一旦习惯了这种“触手可及”的满足感,就不会再愿意去做那些“高投入”的事情了,比如在高度自律的状态下完成作业、思考问题。
在回答“人生最重要的是什么”这个问题时,巴菲特说:“我的答案是专注,比尔盖茨的答案和我的一样。”对于一个学生来说,能否培养出高考所需的能力,取决于他专注力的强弱,而不是低水平的时间投入。
沉迷手机的学生很难在学习中进行持续深入的思考;没有深入的思考,肤浅的学习不利于掌握困难的内容。
占用宝贵的时间
高中生放学后没有多少时间,有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看几页课外书、做些健身运动、或与家长聊聊天;有的学生则利用一切机会拿起手机,一旦拿起手机就难以放下,越玩越想玩,更不想换台学习,从而进入恶性循环,成为手机成瘾者。
罗振宇在2018年跨年演讲中说:游戏巨头做的王者荣耀,是每隔十分钟给人一个刺激点,而吃鸡游戏则是每隔三分钟给人一个刺激点,有的甚至追求每分钟一个刺激点。说白了,只要你坐在游戏面前,你就根本下不下来,你想下也不让下。如果你下下来了,就意味着游戏厂商的失败。
是你聪明还是游戏制作者聪明?他们是一支高手队伍,而你们只是小人物,怎么可能与他们竞争?
别人下课认真学习的时候,你却找机会熬夜玩手机;别人上课认真听讲的时候,你却在做白日梦、打瞌睡;别人休息或者备课的时候,你却兴奋地和同学聊着升级打怪的事,根本停不下来。谁能考好成绩?还用我说吗?
破坏与周围人的关系
高中生一旦爱玩手机,家长难免会害怕、担心、着急、生气,或直接干涉,拔网线、摔手机,吵架、骂人;或到处寻找解决办法,想想就偷偷流泪,为孩子的未来担忧;老师们对他们缺乏抵抗力感到愤怒,屡劝无用,干脆不管;学生在压力之下,不管从手机中获得多少乐趣,一旦面对现实,立刻就会感到特别有压力。这是大多数沉迷手机的孩子的生存状态。
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自身意愿与父母、老师意愿的矛盾,使他们的关系处于不和谐的状态,不可能得到真正的快乐,也不可能在高压学习的环境中取得真正的进步。
首先,你必须明白你已经上高中了,这是一个非常有压力、非常重要的时期。
问问自己,你真的那么依赖手机吗?没有应用程序和手机词典,你就不能正常学习吗?或者这会造成很大的损失?
答案肯定是否定的!不要为自己无法放弃手机找借口。
用手机查英文单词或成语比查字典要快,但用字典记忆更深刻,而且有效。而且查问题的时候,要自己动脑,或者问老师、同学。如果遇到不懂的问题,查字典当时确实很方便,但会形成依赖。
进一步说,问问自己,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是来自他人的虚荣心,还是一份理想的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