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数据显示,乳腺癌已取代肺癌成为全球第一大肿瘤,我国每年约有42万名乳腺癌新发患者,近年来年发病率以3%~4%的速度递增。
我国每年新增乳腺癌患者42万
01:22
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高峰年龄在45~55岁之间,早于西方国家的55~59岁年龄段。乳腺癌发病年龄越小,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负担越重。除了遗传因素、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改变等因素外,造成我国乳腺癌发病率快速上升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压力和情绪。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肿瘤质量控制中心乳腺癌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徐秉和:高强度的工作、缺乏运动,都可能造成体内内分泌失调。内分泌失调会影响激素代谢,导致乳腺过度增生,最终导致乳腺癌。另外压力大,会导致免疫系统出现异常,所以免疫系统功能下降,也可能导致乳腺癌。
对于乳腺癌的预防,世界卫生组织建议通过调整日常生活方式、重视疾病筛查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病风险。去年世界卫生组织发起了全球乳腺癌应对倡议,预计到2040年每年乳腺癌死亡率将降低2.5%,将挽救全球250万人的生命。
我国乳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已超过80%
国家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日前表示,近年来我国乳腺癌救治水平明显提高,但地区间、机构间不平衡现象突出。未来将以乳腺癌为抓手,探索普及标准化治疗、同质化服务,探索适合肿瘤专科发展的新模式。
目前,我国乳腺癌患者总体5年生存率已超过80%,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三级医院早期乳腺癌5年生存率甚至已达到90%以上,与西方发达国家基本一致。
30年前,我国乳腺癌5年生存率在50%~60%左右徘徊,这一跨越式提升主要得益于除传统手术、放疗外,内分泌治疗等创新药物治疗有效阻断了乳腺癌的转移和复发。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肿瘤质量控制中心乳腺癌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徐秉和:乳腺癌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还是转移到肺、肝、脑,转移到身体其他部位也会导致死亡,所以药物治疗可以减少这种死亡。有些内分泌治疗药物可以抑制雌激素和乳腺癌细胞的结合,阻断肿瘤的信号传导途径,导致细胞死亡。另外还有一些药物可以减少雌激素的合成,因为我们雌激素分泌过多会导致乳腺癌。有可能随着这个治疗的进展,乳腺癌的疗效会越来越好。
为了提高更多患者的五年生存率,打破水平不均造成的差异,国家卫健委等单位出台了一系列乳腺癌诊疗指南和考核指标,通过对全国抗肿瘤药物监测网络数千家医院乳腺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监测分析,促进全国乳腺癌诊疗的同质化、规范化。
专家提示:警惕乳房的这些变化
专家表示,乳腺癌作为体表肿瘤,在癌症中是比较容易早期发现的,早发现早治疗可以大大提高治疗效果。那么,当你的身体出现哪些症状时,就要警惕呢?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肿瘤质控中心乳腺癌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徐秉和:第一个就是如果发现乳房有皮肤的变化,比如说皮肤出现凹陷,或者是局部出现凹陷,这个就是危险的信号。里面可能有一个肿块,可能把它往里面拉了。还有就是像橘皮样的变化,就是橘皮样的凹凸不平,这个要警惕。还有一个就是乳头有血性液体,就是有血性液体流出来,要小心。另外,如果摸到乳房里面有肿块,这个也是早期的信号。还有腋窝处有肿块,这些都是一些早期的信号,提示大家要及时去医院就诊。
此外,专家建议40岁以上的女性定期进行乳房自我检查,每年进行一次乳房X光检查;70岁以上的女性建议每1至2年进行一次乳房X光检查。
如何预防乳腺癌
《中国女性乳腺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列举了肥胖、吸烟、饮酒、缺乏运动等已被研究明确的危险因素,生活中预防乳腺癌的发生,女性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控制体重:肥胖是乳腺癌的风险因素之一。遵循健康的饮食,包括各种蔬菜、富含纤维的豆类、各种颜色的水果和全谷物。避免或限制食用红肉和加工肉类、含糖饮料、高度加工食品和精制谷物产品,以保持身体在适当的体重范围内。
避免吸烟和饮酒:吸烟会导致多种癌症,包括乳腺癌。饮酒对女性的危害远大于男性,饮酒者患乳腺癌的风险比不饮酒者高出45%以上。
适度体育锻炼:有研究证据发现,适度体育锻炼可降低罹患乳腺癌的风险,如每周进行3-5次中等强度的运动,每次约30-60分钟。
不要滥用外源激素:长期使用含雌激素的化妆品、长期服用避孕药、更年期妇女进行雌激素替代治疗,都会增加罹患乳腺癌的危险。
提倡适当年龄结婚生育:不进行人工流产,提倡母乳喂养,晚婚晚育、流产都是乳腺癌的危险因素。
了解家族病史:所有乳腺癌病例中,15%有家族病史。如果你的直系亲属中有一人患过乳腺癌,你患乳腺癌的几率是普通人的2倍,如果你的直系亲属中有两个人患过乳腺癌,你患乳腺癌的几率是其他人的5倍。这类高危女性应采取加强筛查、预防药物等措施,降低患乳腺癌的风险。
来源/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