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抖音真的推出外卖服务,周大龙会毫不犹豫地加入。
周大龙是广州连锁小龙虾餐厅“周大龙虾传奇”的老板,尝试抖音多年,虽然还未掌握短视频的运营技巧,但他感觉有所收获。
近日,有关抖音外卖服务尚在内测中的传闻又有了新进展,喜茶、肯德基均在抖音上开通外卖小程序,提供外卖服务。
“我们要抓住抖音外卖的机会,到时候我们可能就会成为第一批商家。抖音一开始肯定会邀请、打造第一批商家,赚到钱之后,就会有很多人想来试试。”周大龙跃跃欲试。
抖音进军外卖市场
外界将喜茶、肯德基入驻抖音视为抖音“心动外卖”服务正式迈出的一步。
7月中旬,字节跳动在抖音APP上内测外卖服务,将其命名为“心动外卖”,目前功能页面仍显示处于内测阶段。
喜茶方面坚决否认与“心动外卖”有任何关系。喜茶公关部人士向南方都市报记者表示,“喜茶上线抖音的外卖,其实是基于喜茶自身的小程序能力,与心动外卖没有任何关系,所有配送流程和服务都是复用微信小程序的。”
喜茶外卖在上的入口
至于肯德基为何在抖音上推出外卖服务,其向记者表示,肯德基不断尝试拓展更多渠道接触消费者,以带来更加便捷、多样化的体验。
据了解,在配送方面,喜茶委托了顺丰,肯德基则使用中通。
不久前,经营小龙虾餐厅的周大龙收到了加入抖音外卖服务的邀请。据他介绍,抖音本地生活团队只向他发出了口头邀请,具体细节还未谈妥。
抖音是否有意自主经营外卖业务,或成为外卖聚合平台,外界猜测颇多。
抖音公关部一名工作人员向南都周刊表示,“抖音不会做外卖平台,不会像美团、饿了么那样做外卖服务平台。我们跟美团、饿了么还是会有合作关系,‘心动外卖’会是一个信息聚合页面,聚合流量之后再跟外卖平台、有配送队伍的商家合作。”
事实上,美团外卖、饿了么均已在抖音开通外卖小程序,用户在授权后即可在抖音上享受其提供的外卖服务。
抖音、快手瞄准本地生活服务
虽然抖音否认要在外卖领域与美团、饿了么竞争,但它正在不断深耕美团的核心“战区”——本地生活服务。
早在2020年9月,抖音就上线了“心动餐厅”美食榜,据悉,此次活动共吸引16万用户投稿,相关视频播放量超170亿次,获赞超2.6亿次。
据《晚点》报道,2020年12月,字节跳动商业化部门成立了致力于拓展本地生活服务的“本地直营”中心,该中心将围绕生活服务、文旅、餐饮等行业进行用户探索。
今年3月,抖音上线团购功能,主打餐饮、酒店民宿等,提供店内结算和物流配送两种消费模式。
目前,抖音“同城”页面包含“限时闪购”和“热门榜单”两大板块,此外,抖音二维码还作为团购和点餐支付的入口,出现在线下餐厅的餐桌上。
上的“同城”页面
另一家短视频平台快手也在规划布局本地生活服务。
今年5月,快手开始测试同城团购功能,目前已在北京、成都、哈尔滨、南充、西安等5个城市的“同城”页面新增“特色团购”功能,主要提供美食餐饮类的团购服务。
在快手侧边栏,“本地生活”成为一个单独的板块,用户可以在这里购买餐厅、酒店、公园景点、美容院、健身体检等优惠券。
快手“同城”页面
此外,快手还上线了“吃喝玩乐上快手”微信小程序,还提供食品饮料的团购服务。
抖音、快手加大对本地生活服务的投入,一方面是因为本地生活服务的潜在市场巨大,根据艾瑞咨询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本地生活服务市场规模为19.5万亿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2.5万亿元;2020年,我国本地生活服务线上渗透率为24.3%,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30.8%。
另一方面,抖音、快手收入模式单一,正在寻找新的盈利方式。
据Tech星球报道,抖音最大的收入来源是广告,其次是直播和电商,字节跳动官方披露,2020年公司营业收入2366亿元,同比增长111%,营业亏损则高达1470亿元。
据快手2021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其主要收入来源为网络营销和直播,占比分别为50.3%和42.6%,目前快手的亏损还在扩大,2021年第一季度,快手实现营收170.19亿元,同比增长36.6%,亏损额高达585.85亿元,同比增长89.5%。
快手2021年第一季度收入来源
餐馆老板渴望寻找新渠道来吸引顾客
短视频平台巨大的流量池对于商家来说极具吸引力,据官方披露,截至2020年8月,抖音日活跃用户6亿;截至2021年3月31日,快手日活跃用户379.2亿,日活跃用户超过1亿。
8月初,广州川菜连锁店“二胡辣汤雪花牛肉”在抖音上推出多款团购套餐,短短一周多时间,一款售价136元的四人套餐就卖出了1万多份,售出1200份,另一款售价128元的双人套餐也卖出了350多份。
而与此同时,在美团上,同一款四人份套餐半年销量仅达近2000份,同一款二人份套餐半年销量仅有21份,其他套餐销量大多在40份以下。
“二胡辣汤雪花牛肉”的经营者闫峰告诉南都周刊记者,“最开始我们在抖音上推出团购券的时候,买的人很少,后来我们加入抖音官方活动,利用网红到店引流,一下子就火了起来。”
“门店探店专家团”是抖音于2020年4月推出的一项活动,抖音官方支持专家门店探店视频的流量,鼓励其通过视频的方式展示商家的产品、环境、服务,从而曝光、引流、种草。
相比于商家对短视频运营经验的缺乏,达人相对专业的内容制作往往会带来更好的效果。
今年5月,位于广州帕迪的音乐餐厅“清漫·派对餐厅酒吧”在抖音上推出多款团购套餐,由于销量火爆,8月13日,“清漫·派对餐厅酒吧”在抖音上荣登广州美食热度榜首。
“青漫聚会餐厅酒吧”品牌部齐如彬说,“我们上线抖音的时候,广州疫情刚刚结束,我们店想转型线上,抖音团队也来找我们。我们主要靠直播带货和网红进店,一个月网红会推5、6次产品,折扣会比美团稍微高一点,但差别不是特别大。”
据了解,抖音线上邀请商家发起团购的条件大多是“0门槛、免佣金”。
闫峰透露,抖音不收取任何费用,但如果你选择网红来你的店铺,你需要给网红分成,“分成比例是看网红有多少粉丝,有的套餐,一单需要网红分20块钱,但也不是一概而论。”
齐如彬透露,抖音上推出的一些团购套餐是零佣金的,利润主要与网红分成,但小部分也需要支付佣金。
此外,抖音官方推出“餐饮扶持计划”,邀请网红免费拜访指定商家并发布视频。
相比邀请网红的成本,抖音实现的交易额更加可观。
闫峰计划未来把精力更多地放在抖音上,减少对美团的依赖,“美团的营销费用越来越高,但效果却越来越差,现在我用1000块钱做推广,效果只有以前的一半。”
相比于市面上的外卖、团购平台,他认为抖音与用户的连接更直接,“用户看完短视频会立刻下单,被吸引到就会购买,然后到店消费。但对于美团来说,人们到店之后才会考虑购买团购券,所以两者还是有区别的。”闫峰说。
短视频火爆,大众点评火爆
短视频平台的普及效应显著,这是否意味着抖音、快手在本地生活领域有很大机会?
在本地生活领域,最强劲的竞争对手是美团。
美团能够在2011年的千团大战中脱颖而出、站稳脚跟,美团的配送团队和现场推广团队是其非常重要的护城河。
(艾媒咨询)首席执行官张毅对南方都市报记者表示,“像美团这样组建外卖配送和营销团队并不容易,即便到今天,美团本身也还没有完全梳理好这方面的问题。原因一是配送队伍庞大,但素质普遍较低。二是这些业务涉及民生,苦、累。无论是团队的业务设立,还是社会对这类服务的监管,都有比较高的门槛。”
强大的营销团队让美团能够深入餐饮、酒店的毛细血管。据美团财报显示,截至2021年第一季度,美团拥有710万活跃商家、5.69亿交易用户;还有强大的外送团队,让美团在履约时能够“迅速送达”。截至2020年,美团平台骑手人数达950万。
美团2021年第一季度财务报告
美团负责交易,而其2019年收购的大众点评则负责推广本地生活。虽然商家尝到了短视频平台的甜头,但谁也没有否认大众点评的地位。
闫峰称,“就算在抖音上运营,也不能抛弃大众点评,大众点评是基础和背书,消费者会去看看你的店怎么样,如果你的店不好,他们就不一定会来店里。”
周大龙也被这个问题困扰,短视频种籽效果明显,但大众点评去籽效果更明显。
而且,不管是种草还是拔草,价格依然是影响消费者选择的重要因素。
7月初,家住上海的魏晓在短视频平台购买了港式茶餐厅的套餐,这是她第一次在短视频平台购买团购券,她觉得很划算,“吃得很饱,菜品很好吃,味道不错,服务员态度也很好,店面装修也不错。”
虽然消费体验不错,但魏晓认为下次团购还是会多个平台比较,“就去折扣最好的平台”。
此外,虽然看上去专家走访引流效果明显,但业内人士认为,专家走访能维持餐厅热度多久仍是一个问题。
七月底,许悠在看短视频的时候,被美食博主推荐了一家铁板烧店,尝过之后,她觉得自己做错了,心里纳闷,为什么美食博主会推荐这么平庸的菜?师傅们吃得这么尽兴?
张毅指出,“短视频有媒体属性,媒体习惯于追逐热点,长期来看,探店模式是否可持续还很难说。而且,不管是商家还是达人,为了促成生意成交,在推荐的时候都会有夸张成分在里面,未来很有可能会成为一种趋势。久而久之,用户的好奇心就会逐渐消失。”
面对抖音、快手将战场转移到本地生活,商家也蠢蠢欲动,美团似乎有了些危机感。
美团创始人王兴今年曾在社交媒体上表示,“美团在外卖方面最大的对手似乎是饿了么,但更有可能颠覆外卖的公司和模式是我们还没有关注到的”。
美团已经开始反击。
8月初,美团App开始内测“短视频”入口,用户可以在美团上“看”短视频,近日,美团还在测试外卖社交功能“番小圈”,用户可以分享点外卖、分享美食信息给好友。
不过“威胁”还在继续,除了抖音、快手,其老对手阿里巴巴7月升级组织架构,将饿了么、高德、飞猪等位置服务整合成生活服务板块,又称“飞高”,其中饿了么负责“到家配送”,高德负责“目的地配送”,飞猪负责“酒店及旅行”,与美团的外卖+到店+酒店及旅行颇有相似之处。
本地生活服务的战场硝烟弥漫。
餐馆老板们很高兴终于有人能做出点贡献。“这是好事!”几名餐馆员工说。
(应受访者要求,闫峰、魏晓、许友为化名)
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