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话题。
微信官方数据:每天有10.9亿人打开微信,7.8亿人查看朋友圈,但只有1.2亿人发布朋友圈。
这个数据符合社会运转的逻辑——沉默就是大多数!
发不发朋友圈、发不发抖音,其实体现了一个人的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是一个人性格的一面镜子。
喜欢发帖的人和不喜欢发帖的人可能都会暗自认为对方是个白痴。
其实我觉得没必要,每个人发表或者不发表都有自己的理由,世界应该是多元的,没必要非黑即白的评判。
我们来理性的分析一下这两个端。
为什么要发朋友圈?
益处:
社交:朋友圈是社交媒体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发布内容,人们可以与朋友、家人、同事保持联系,增进社交。分享生活:人们可以通过朋友圈分享自己的日常生活,如旅行、美食、日常趣事等,让远在千里之外的亲朋好友也能感受到自己的生活状态。表达情绪:朋友圈是表达情绪的平台,无论是喜悦、悲伤还是愤怒,都可以通过文字、图片或视频表达出来,得到他人的理解和支持。记录回忆:朋友圈的内容可以保存下来,成为个人回忆的一部分,通过回顾过去的朋友圈内容,可以重温往事。推广自己:对于自媒体人和创业者来说朋友圈是一个重要的推广渠道,通过发布相关内容可以吸引注意力、扩大影响力。锻炼表达力:可以锻炼你的思维能力和思考能力,提高你的表达能力。
伤害:
信息泄露:朋友圈发布过多个人信息,可能导致隐私泄露,对人身安全构成风险。社会压力:过于频繁地在朋友圈发布内容,可能给自己/他人带来社会压力,被贴上某些特定的标签。。虚假信息:有时为了吸引眼球、追求热度,人们会发布虚假信息,或者夸大事实,误导他人。过度攀比:朋友圈经常展示别人的光辉时刻,容易产生过度攀比,影响个人心态。职场隐忧:政治因素、职场擂台、环境气氛的负面影响……
为什么不发微信朋友圈呢?
益处:
保护隐私:不发朋友圈可以更好的保护个人隐私,避免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减少社交压力:不发内容可以避免给他人带来社交压力,让彼此更容易相处。避免过度攀比:不参与朋友圈的展示,可以减少对别人生活的过度关注,避免产生不必要的攀比心理。节省时间:编辑、发布朋友圈内容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不发帖可以把这些时间省下来做其他更有意义的事情。
伤害:
社交减少:不发朋友圈可能会减少与他人的社交,导致彼此之间的联系变弱。失去记录机会:不发朋友圈意味着失去了一次记录生活点滴的机会,这可能会使未来的记忆变得模糊。错失推广机会:对于需要利用社交媒体平台推广自己的人来说,不发朋友圈可能会错失一些推广机会。缺乏表达渠道:对一些人来说,朋友圈是重要的情感表达渠道,不发内容可能会让他们觉得无法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想法。
如果选择发送的话应该怎么发送呢?
发布内容时需要保持平衡。你需要能够分享你的生活并传达信息,但你也需要避免发布过多内容或发布不适当的内容,这只会给你带来麻烦。
以下是一些如何发好朋友圈的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