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维护粉丝的权益,小Z第一时间发文提醒粉丝、说明情况,将违规广告带来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
同时,我们也向小Z询问账号是否受到影响,他表示因为违规,账号收到了封禁一个月的处罚通知,并表示以后再遇到此类广告会更加谨慎,并提醒大家加强审核,注意辨别,避免再次遭遇同样的骗局。
从小Z的描述中,我们可以发现,这种“以猫换王子”的骗局,采用的是插入直播链接的方式,在帖子发布后,在无人察觉的情况下,再将其替换为非法广告链接。而且由于模板消息无法删除,发布后极有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一旦接到投诉,将判定为违规,封禁、停权的处罚,对账号的影响巨大。
其实,这并不是什么新型骗局,早在去年8月,官方就曾发文提醒公众号运营者。据“太原网警巡警执法”8月21日消息,有自称正规银行APP的广告主主动向微信公众号所有者提供广告文案,发布后通过“动态二维码”功能迅速修改二维码指向链接。此时,通过链接下载的APP就变成了不知名的金融APP,并非本文发布前测试的银行APP。
图片|截图自“太原网警巡逻执法”公众号
此类广告常用的手段是以银行名义诱导下载来源不明的应用程序,此时已有不少公众号接单发布。
可以发现,去年这波骗局今年卷土重来,老一套套路,只是形式不同,不少公众号主表示防不胜防,甚至不敢轻易接广告。
敲响警钟!警惕非法广告行为
小Z等人的遭遇也给公众号运营者敲响了警钟。
广告诈骗的套路是啥?
首先,这起针对公众号广告的诈骗是如何发生的?套路是什么?他们是一步步引导运营者进入骗局的:
第一步:广告主以正式文案的名义向运营商提供广告文案,包括公众号文字链接、模板消息、图片等广告形式。
第二步:谨慎的运营人员收到广告文案后会进行测试,确认广告正规合法;然后在约定发布时间后,广告主会要求运营人员在发布后尽快截图并给予反馈。此时,你可能已经掉入陷阱了。
步骤3:广告主收到公众号运营方确认帖子已发布的反馈后,立即进入“直播链接”或“动态二维码”后台,修改链接指向违法广告内容。
第四步:当运营者发现内容被替换时,已经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影响。据观察,这些广告大多将直播链接插入到文字链接和模板消息中。此类消息无法删除已经发送给大众的文字和链接,只能通过发布另一篇文章、提醒粉丝不要落入骗局来消除。
这些骗局大多打着合法合规的幌子,实则为不知名的理财软件。网警检测发现,此类软件在正规应用商店无法搜索、下载。
对于金融广告,微信已多次发布整改通知,如今明确表示,以下四类金融营销内容一律不得发布:
禁止金融欺诈营销和推广
· 禁止虚假金融营销宣传
禁止误导性金融营销和促销
禁止误导性金融营销和促销
加强广告审查
那么,运营商该如何避免此类骗局发生在自己身上呢?
当广告商主动找你寻求广告合作时,一定要严格审查其公司及广告资质,广告文案中含有外部链接时一定要谨慎,不要贪图短期利益,否则可能会蒙受更大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