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技大学团队在 2023 第九届华为软件精英挑战赛普朗克计划全球总决赛中夺冠

2024-09-26
来源:网络整理

2023年第九届华为软件精英挑战赛“普朗克计划”全球总决赛,一支由三名研究生组成的“Team”(“ Team”)团队,在来自645所高校的2万名学生中脱颖而出,从3000余名学生中脱颖而出,披荆斩棘,赢得最后的对决,成为全球冠军!

什么样的队伍敢用下划线作为队名呢?“我们当时太专注于比赛了,根本没时间考虑队名,就直接写下了下划线。”三位队员回答道。

如此敬业的团队,来自一所如学校标志一样沉稳、内敛、踏实的学府——电子科技大学。

它是新中国第一所无线电大学,是国家首批七所重点国防院校之一;是我国电子信息领域唯一的一所985高校,堪称“电子信息院校排头兵”。

从跟随3G、同步4G,到引领5G;从神舟飞船、北斗卫星,到我国新一代战斗机;从芯片制造、人工智能到大数据……在电子信息领域,一切“瓶颈”技术,都是他的战场;一切技术制高点,都是他的专长!

他,冥界中的绰号:程典!

不求容易,不逃避困难

说起“电子科技大学”,很多没听说过的人可能会感到疑惑:没有地名,没有校名,是在西安吗?在杭州吗?还是在桂林吗?还是在北京吗?

因此,“城电”两个字就成了比“电子科技大学”更响亮的名字——哦,在成都。

电子科技大学前身为成都电讯工程学院,是1956年根据周恩来总理的亲自部署,由上海交通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等院校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信工程专业合并组建而成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七所国防工业院校之一、“211工程”、“985工程”、“双一流”建设高校……建校以来,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始终稳居中国高校“第一梯队”。

除了出色的履历,成都电子科技大学还经常被学生亲切地称为“电子神科大学”。它到底有多“神”呢?——明星、技术、“努力”都不必提。

截图来自B站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自建校以来,就是众多人才的聚集之地,来自半个中国的学术大师们肩负着为重建中的祖国培养无线电专业技术人才的重任,他们每一个名字都是中国电信事业的一段传奇。

“中国微波之父”林维干,61岁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即中国科学院院士),76岁解决电磁界“哥德巴赫猜想”,是新中国近50年来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他曾任华南工学院电信系原系主任之一,后从广州西迁成都,来到成都电子科技大学,潜心育人,为新中国的微波事业和人才培养做出了开创性贡献。

林伟干院士

“中国功率器件领军人物”陈兴碧是中国科学院院士,20世纪50年代,他敏锐地把握了半导体研究方向,果断转专业,他发明的超结器件被国际学术界称为“功率器件的新里程碑”,多项发明成为“第二次电子革命”的突破口。2015年,他荣获国际功率半导体器件与集成电路年会(IEEE)颁发的最高荣誉“国际功率半导体先驱奖”,成为亚太地区首位获此殊荣的科学家。

陈兴碧院士(中)因在超结功率半导体器件领域做出的杰出贡献,入选首届名人堂,成为我国首位入选名人堂的华裔科学家。(图片来源:电子科技大学微信公众号)

“中国太赫兹之父”刘盛刚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他盛年来川,在成都理工大学扎根六十余年,也深耕物理电子学领域六十余年,年逾古稀仍在倡导太赫兹研究蓬勃发展。他是陈嘉庚奖、KJ奖、国际红外毫米波和太赫兹学会特殊贡献奖获得者。短短二十余年时间,他让我国太赫兹研究从“一张白纸”一跃成为世界领先。

刘胜刚院士与团队成员在讨论(图片来源:电子科技大学微信公众号)

从“宇宙”到“日常生活”,成电的“黑科技”无处不在,让祖国一天天强大起来:

成电让我国掌握了高端行波管的自主研发能力,助力神舟飞船、北斗卫星的“心脏”更加强大;多光谱电磁辐射控制材料等技术,助力我国新一代战斗机翱翔蓝天;首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四代印制电路生产线,让几乎所有品牌的手机都能在中国智造的“底盘”下诞生;全球领先的太赫兹技术作为6G通信的基础,让6G比现有的5G快100倍;还有大型防爆多功能巡检机器人,助力中国“超级工程”更安全,还有外骨骼机器人,让残疾运动员骄傲地站在残奥会上……

成电人不畏困难,敢担重任、坐稳板凳,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这把剑是用“精”铸成的,默默无闻,不张扬,坐落在西南一隅,记录着一所大学在拓展祖国电子科技版图中的激情与忠诚。

向着光明前行,乘着潮流前行

如今,这所力求“特色化”的大学已全面覆盖整个电子信息学科,站在浪尖,乘风破浪、淘汰出局,并凭借强大的学科实力在电子信息领域脱颖而出。

2022年中国最佳学科软科学排行榜中,成都电子科技大学9个学科跻身全国前10名,其中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连续4年蝉联全国第一,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连续2年位居全国第一。凭借雄厚的学术实力,成都电子科技大学近年来在软科中国大学排行榜中势头强劲。

站在新时代、面对新要求,成都电子科技大学继续凝聚智慧、引领创新、勇担使命。

面向国家战略需求,成都电子科技大学走在前列。在最为迫切的集成电路学科建设中,成都电子科技大学获批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无论是科研还是教学,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始终走在电子信息领域的前列。

科学院pi_科学院网站_中国科学院电子支付平台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围绕人民生命健康,积极探索医工交叉技术创新转化。“小护士”智能机器人驰援武汉方舱医院;新冠病毒早期快速精准检测诊断试剂盒应用于抗疫一线,获得欧盟准入资格;在儿童全身性癫痫病理机制研究方面取得突破,荣获我国生物医学工程领域最高科技奖——黄家骧生物医学工程奖。

面向区域经济主战场,学校充分发挥学科、人才、科研优势,牵头建设的天府江西实验室成为支撑成渝双城经济圈和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要载体;积极参与制定四川省“5+1”产业体系新一代网络技术、集成电路与新型显示、大数据、智能装备等8个重点产业培育规划;与成都市共建高校成果转化产业带,携手打造中国“西部硅谷”。

“十三五”以来,学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家科技奖11项,其中成电人掌握太赫兹成像关键技术,荣获2020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攻克网络空间安全关键技术、《网络环境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荣获2019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此外,成都理工大学牵头承担重点研发计划、重大项目等重大关键科研任务,比前五年翻了一番,科技经费总额增长46%。今年5月,成都电子科技大学未来媒体研究中心团队领衔的《多媒体哈希检索理论与方法》项目荣获我国智能技术领域最高奖项——第十二届(2022年度)吴文俊人工智能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张晓松教授团队主导的“网络环境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图片来源:电子科技大学微信公众号)

截至2023年7月,成都电子科技大学拥有国家高层次人才300余人,其中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IEEE(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院士仅20人。他们为工程科学技术的进步或应用做出了重大贡献,是学术界和科技界公认的业界权威和杰出学者。

今年9月,成都电子科技大学新一批学生即将入校。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寄给每位本科生的本科录取通知书里,都有一块小小的AR电路板,上面连接着电线,勾勒出校园的轮廓。电子在通路中传导,通过扫描电路板就能生成3D校园场景。无限的未知与刺激,等待勇敢者去探索!

追求真理,心存宽容

大学应该是什么样的?是微风中能遇见挚友的地方,还是晨昏漫步中能偶遇大师的地方,还是藏书丰富的图书馆,让人流连忘返的校园环境?

而这些,成都电子科技大学恰好都有。而成都电子科技大学或许还能展现出一所大学最酷的一面。

这里有一位非常宠爱粉丝的校长。

疫情期间,有同学在“文艺成店”公众号的“云游成店第一期”推文下留言,称“想看曾晓首秀”。(“首秀”即“亮相银杏大道”之意)

因此,曾勇校长响应广大学生的号召,亲自上镜,帮大家喂食西湖天鹅,展示湖边“万条绿丝垂”的美景,还“登场”为大家介绍森林公园的梧桐树和校园里的其他花草植物,缓解同学们对成都电子科技大学的思乡之情。

图片来源:电子科技大学公众号

这里,还有一批基础扎实、思维开阔、技能齐全的“六角战士”。

成电秉承“价值塑造、思想启迪、引发好奇心、激发潜能、探索未知、个性发展”六位一体的培养理念,致力于培养创新型、引领型人才,不畏艰难险阻,在追梦路上积蓄力量。

有优秀的工程师肩负着国家的重任。1993届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毕业生焦璐,在我国通信业蓬勃发展时期,毅然放弃了巨龙通信、中兴、华为等高薪企业,响应“航空梦”的号召,选择了成都飞机设计院,主持和参与了歼十系列、枭龙系列、歼20系列等型号的航电、武器系统的系统设计。如今,她已成为国家重点型号负责人、航空工业首席专家、成都飞机设计院副院长,在国防科技主战场上辛勤耕耘近30年。

还有抓住潮流先机的高科技创业者。1982届成都电子科技大学雷达对抗专业毕业生张帆告别研究生生涯,趁着改革开放春风,创业到深圳,创办汇顶科技。在固定电话时代,他的团队攻克了“来电显示”的芯片、电话线的供电技术;在无线通信时代,他们又开拓创新,逐步掌握了电容触控、电容指纹、屏下光学指纹等先进技术,成为安卓阵营全球第一的指纹识别方案供应商,助力各类移动支付认证,从而助力中国领先欧美发达国家进入无现金时代。

还有优秀的青年学者,致力于从0到1的探索。1998级应用化学专业校友熊杰留校任教,一直深耕超导物理、超导材料等领域。2019年,他的团队终于在高温超导方面取得首次成功,量子金属态的发现解决了国际学术界悬而未决30多年的重要物理难题,研究成果发表在正规期刊上,被评价为“将推动量子器件领域的发展”,入选“2019年中国大学十大重大科技进展”。随后2022年,在高温超导体中发现玻色子奇异金属态,发表在官方期刊上,被评价为“凝聚态物理领域的重大进步”。

图片来源:官网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国留学学生以素质全面、专业知识扎实、能力强、潜力大的鲜明特点,受到社会各界和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

而成都电子科技大学的学子在国家级乃至世界级高水平竞赛中争金夺银也是“行家”,在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中夺冠、连续三次荣获ASC超算大赛一等奖、在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跨学科建模竞赛中17次斩获最高奖……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全国普通高校学生竞赛七轮榜单》(2012-2022年)中,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名列全国第三、全国第八!

用拼搏激励青春,用艰苦奋斗追逐梦想,电子科技大学校友们用行动诠释了“求实求是、大气磅礴”的校训,他们是电子科技大学最响亮的名片!

如果梦想“诗意”,现实“受挫”又如何?没关系,成都电子科技大学是全体学子坚实的后盾。正如校长曾勇在2022级本科生开学典礼上所说:

在追梦的路上,当你即将“突破防线”的时候,当你感慨“芭比Q”的时候,当你夜深人静“emo”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成都电子科技大学是你的家。

“人生是一场有趣的冒险,它的意义和价值不仅体现在里程碑事件上,更体现在坚持不懈、乘风破浪、奔赴山海的过程中。”

成年人了,这广阔的世界,这浩瀚的宇宙,大胆地去走遍每一座山和海,每一处斑驳的地方,勇敢地跨越每一个晴夜与暗夜,去书写自己独一无二的成年人故事。

相信追光的人,必将光芒四射!相信追光的人,必将无可阻挡!

想要查看电子科技大学排名及专业,欢迎来到“软科大学数据库”小程序,点击下图立即体验!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