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时候的小霸王到长大后的游戏机、掌上游戏机,我记忆里的游戏机、掌上游戏机好像都是四四方方的,背部是平的,不过随着手机逐渐成为最常用的游戏平台,四四方方的,背部是平的,这种造型已经越来越不常见了。
是的,当然,手机作为一款数码综合设备,应该具备覆盖方方面面的功能,以及兼顾精英和大众的设计。更何况近年来越来越曲线的机身,随着尺寸和焦距的增加,机身的横向面积也随之增大,已经被挤压到所剩无几的空间,所以除了利用纵向空间,别无他法。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如今凸起的摄像头装饰越来越多,高度也越来越高,想要把手机平放在桌面上,已经渐渐成为一种奢望,横屏状态下摄像头装饰会占据很大的握持空间,玩游戏的时候会很尴尬。
因此,凸起的摄像头装饰其实饱含着“泛旗舰”类别无法抑制的渴望和需求。
然而高端手机,比如“电竞游戏手机”,就没有这样的顾虑。它的一切设计和功能都比较简单,只服务于“游戏体验”。作为“电竞游戏手机”的领军品牌,红魔举起锤子,瞄准凸起的摄像头,狠狠砸了下去,于是便造就了如今的平板游戏旗舰——红魔9 Pro系列。
方形的造型,扁平的背部,红魔 9 Pro+ 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舒适。当然,为了进一步的游戏体验,它还有很多更舒适的功能。
平整、完整、整洁,这才是游戏手机应有的样子
其实在红魔 9 Pro 系列之前就已经出现过采用平板设计的智能手机,比如第一代小米 MIX、锤子 T1,还有早期的一加 8。不过那时候手机的功能还没有现在这么多,元器件密度也没有以前那么高,现在这么饱和,而且那时候镜头又小,所以才有可能做成平板。
但现在智能手机内部的情况已经完全不同,制作纯平板的机身考验的是堆叠工艺,这不仅是对行业的挑战,也是对自己的挑战。
那么红魔9 Pro系列是如何实现这样的设计的呢?
首先这些元器件需要在固定的机身区域内平整布局,公版的尺寸肯定是无法满足这个要求的,为了将摄像头模组完整打造到机身下方,红魔9 Pro系列上半部分接近一半的元器件都进行了重新定制。
表面上看,为了防止镜头玻璃带来的凸起,平板机身必须采用“镜头与后盖一体化”的玻璃机身,同时这块玻璃需要满足机身强度和摄像头镜头的质量标准。毫无疑问,这又是一个需要定制的部分。红魔最终携手行业领先的机身玻璃厂商,经过极为严格的透光偏色、防刮擦验证,终于打造出一块可以作为摄像头镜头的机身玻璃,并最终运用在了红魔9 Pro系列上。
最后,当你真正上手,在红魔9 Pro系列的背部滑过,感受到那种通透顺滑的感觉,你就能体会到什么叫工业设计的艺术,这是只属于理工男的浪漫。
机身背部的平整度与正面屏幕的完整度相匹配,毋庸置疑的是,红魔9 Pro系列依然搭载了高品质的UDC真全面屏,这也是目前手机市场上绝无仅有的特点。
这款全面屏手机首次在屏下采用了京东方Q9+发光材料,蓝钻排列,支持类DC调光和高频PWM调光,屏幕尺寸为6.8英寸,93.7%屏占比扎实,毫无水花感,分辨率达到了的FHD+分辨率,的刷新率,几乎覆盖了颜值、色彩、护眼、视觉完整性等所有关键体验。
红魔9 Pro系列在整机四周采用了相当规则的矩形边角设计,再加上扁平的机身造型,看起来格外酷炫,机械酷感遍布全身。
金属中框上,所有功能按键均排列在同一侧,另一侧仅留出风冷通道,看上去非常整齐简洁。
但一旦打开风扇、背部的 RGB 灯带以及肩部按键的灯效,就仿佛给这台冰冷的机器注入了活力。红色的 09 灯效不显眼却又十分神秘。这款黑暗骑士的配色,倒是有些 2014 版机械战警的味道。
超激进性能释放,红魔?疯狂的魔鬼!
作为一款专业电竞游戏手机,除了搭载目前甚至先进的顶级硬件外,性能释放策略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本质上,作为硬件的驱动力,性能策略的作用就是尽可能地探索硬件的上限。目前各家对于手机性能的调校都有自己的理解,有的保守派会根据产品定位和用户的日常使用情况来判断;有的则偏向于以硬件性能为中心,不会选择过于激进的调校方式;有的则放飞自我,任由硬件性能自由奔跑,以高跑分和流畅的游戏体验作为卖点。
那么红魔到底属于哪个流派呢?红魔的训练是独一无二的。
无论是鲁大师此前做出的《游戏性测试报告2.0》,还是各方的测试数据,在《原神》初期,并没有像现在这样“征服”,58-59帧/秒已经算是优秀的表现了,而当时的红魔手机已经可以满帧运行了。
如今《原神》的优化已经逐渐成熟,大家也开始进入《星铁》,红魔不仅再次秒杀《星铁》,首次实现满帧运行,还在《原神》上进一步提升了画质,在保证画质的同时依然保持满帧率运行。
回到这一代的红魔9 Pro+,它的表现依然无与伦比。
此次红魔9 Pro+搭载了骁龙8 Gen3处理器,全系标配UFS4.0+,超大杯Pro+版本全系16G起步,顶级配置可达24+1T。
在鲁大师的软件跑分中,红魔9 Pro+取得了10.5分的极高成绩,再次打破了鲁大师的性能记录。
而在实际的游戏体验上,红魔9 Pro+的表现同样不凡。
首先,不同于传统手机的省电、平衡、性能模式三种模式,红魔9 Pro系列在唤醒模式(性能模式)之上,还加入了非常极致的“毁灭者模式”,该模式会动态调整CPU和GPU资源,开启“毁灭者模式”后,CPU和GPU频率直接开到最高,风扇转速全功率运转。
没错,这次红魔9 Pro系列在散热方面依然内置了业界独有的“风冷系统”,全新“合金鲨鱼鳍高速离心风扇”最高转速可达1000转/分,风扇边框采用合金材质,导热系数也提升了30%。
除了主动风冷,红魔9 Pro系列还首发了业界首款散热VC,面积高达1000万平方毫米。二者的结合,让这款手机即便在“毁灭者模式”等高负荷模式下也能稳定游戏。可以感觉到整个机身的温度明显上升,但摸起来并不烫手。
实际游戏体验方面,对于《原神》、《轨道》这类高负载游戏,红魔9 Pro+在超高画质和设置下,能够毫无压力地全帧率运行游戏。
而且在红魔自研游戏芯片的加持下,红魔9 Pro系列还能从软件层面超越游戏内容和硬件的限制,实现超强分辨率,720P的分辨率可以提升到2K+()的画质效果。
同时在操控体验上,红魔9 Pro+也是少数依然坚持使用实体肩键的游戏手机。其实“肩键”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方便玩家,简化游戏操作。红魔9 Pro全系搭载了10.5采样率的玻璃肩键,支持单点、长按、一键连击等多种映射方式,同时,在激活肩键时,超大的0815超大线性马达可以模拟真实实体按键的触感。
当然,如果你想体验用真正的外设玩游戏,红魔 9 Pro 系列也支持,红魔标志性的 X- 系统为这款手机带来了一如既往的外设扩展能力,可以连接专用的游戏手柄变身为掌上游戏机,还支持键盘、游戏手柄,甚至外接屏幕进行游戏。
集性能、体验、扩展性于一体,红魔9 Pro系列可以说将玩家体验发挥到了极致。
续航方面,红魔9 Pro+搭载了超大容量电池,辅以165W超级快充,“旁路充电”功能依旧存在,开启该功能后充电器会直接给手机主板供电,而不是给主板充电,有效解决边玩边充时电池发热带来的安全隐患和体验劣化问题。
总的来说,在游戏体验方面,内外兼修的红魔9 Pro系列依然是目前智能手机行业最完善的产品,拥有非常纯粹的玩家服务,以及完美到离谱的游戏体验功能紧紧包围着每一位使用红魔9 Pro系列游戏手机玩游戏的玩家,游戏状态下的红魔就像是一个疯狂的恶魔,将一切不理想的游戏体验吞噬殆尽。
双5000万像素大底镜头,成像毫不妥协
正如前文所说,这一代红魔9 Pro系列采用了全平背机身设计,所有元器件均采用了成本相对较高的定制配件,这时候肯定会有小伙伴担心全平背板会不会挤压镜头,导致其缩水最终导致成像效果不佳?
答案是否定的。这代红魔9 Pro系列不仅没有因为纯平设计而放弃相机的硬件素质,而且相比上一代还有了大幅提升——双5000万像素大底镜头加上OIS光学防抖,让红魔9 Pro系列不仅是一款专业的游戏手机,在日常拍照上也极具竞争力。
主摄为5000万像素三星GN5,非常经典的大底旗舰,拥有1/1.57英寸的传感器面积,而且红魔还为其加入了7P镜头和防眩光涂层。副摄同样来自三星,是三星5000万像素的JN1。
那我们再来看看实际的样张表现,首先在白天光线充足的情况下,红魔9 Pro+的画质非常清晰,照片色调并不鲜艳造作,而是趋向于自然真实。
而且超广角和微距样张的表现尤为出色,前者画面边缘没有畸变,后者细节丰富,质感强烈。
而在夜间,得益于OIS光学防抖的支持,红魔9 Pro+即便在光线昏暗的场景下依然有着较高的成功率,画面纯净度和噪点控制都很出色。
很难想象,这就是曾经被诟病不注重拍照的专业游戏手机能呈现出的样张素质,红魔9 Pro系列的拍照体验虽然很难追上那些专业影像旗舰,但和普通手机相比已经异常出众。从“游戏专业”到“日常全面”,红魔终于补齐了最后一块砖,影像。
总结:敢于发起一些挑战,敢于坚持自己的一些信念
红魔,这个品牌已经成为了“网友教你造机”的巅峰,几乎每一代红魔手机的推出,都伴随着玩家的狂喜,同时也有玩家询问还有什么可以改进的,而这些玩家的声音,也终究会在下一代产品上有所体现。
红魔9 Pro系列是红魔迄今为止性能最强、最吸引人的产品,从性能和价格上看,红魔9 Pro系列无疑是目前市面上骁龙8 Gen3终端中性能最强的。(当然,不排除未来会延续这样的状态)。
而在体验方面,毫无疑问,红魔已经辐射到了玩家能够接触到的所有游戏场景,包括风冷、屏下摄像头、实体肩键,甚至外置外设,让红魔9 Pro系列拥有高端游戏体验但又不局限于游戏场景的设备。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设计,纯平后盖无疑是给市场一记重拳,打破了行业内一些妥协和借口,创造了一款全新产品,横握屏幕时手感最佳。
红魔9 Pro+就像那些热血的玩家,敢于接受挑战,也坚持自己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