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群委托购彩票中大奖,兑奖时却找不到中奖彩票,这是怎么回事?

2024-10-03
来源:网络整理

案例回顾:某微信群委托一名彩票购买者中奖,结果发现彩票并未实际发出。

来自重庆的马先生是公司附近一家彩票店的常客。为了方便购买,他后来加入了该店工作人员小王的微信群,由小王代他购买彩票。 2016年1月29日,马先生通过微信向小王发送了六组彩票数据。小王都表示,票是按照马先生选定的数据开出的。第二天,抽签结果揭晓。马先生购买的两套彩票中奖,第六套数据可中奖1万元。但令马先生没想到的是,当他去店里兑奖时,店员只拿出了五张彩票,并声称找不到能获得100元中奖利润的彩票。 ,所以他拒绝兑换奖品。

马先生认为,他按照合同购买了一张可以获得1万元中奖利润的彩票,但未能拿到彩票并获得中奖利润,蒙受了巨大损失。遂提起诉讼,要求重庆市体育彩票管理中心与小王共同赔偿其损失1万元。

法院判决:代购属于无偿委托,存在故意或者严重错误的,才予以赔偿。

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根据已查明的事实,相关体育彩票商店并未销售马先生声称中奖的体育彩票,因此重庆体育彩票中心不承担义务。以兑现奖金。

此外,小王建立了微信群,并接受群内彩民投注、购买彩票。他没有获得彩票中心或投注站的授权,也没有以重庆市体育彩票中心或体育彩票商店的名义进行。这应该被视为他的个人行为,而不是他的官方行为。 。因此,小王代购彩票的行为实际上构成了马先生与小王之间的无偿委托合同关系。

当小王接受马先生的委托但没有实际购买彩票时,他无法预见到马先生想要购买的彩票是否会中奖,也无法预见自己的行为会给马先生带来损失。损失。因此,小旺旺未按照马先生的要求实际购买,不存在主观故意或者重大过失。根据合同法相关规定,小王无需赔偿马先生的损失。

律师声明:购买未完成的,我们不承担责任,但实际购买不会影响合同的有效性。

合同法第四百零六条第一款规定:

无偿委托合同中,受托人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给委托人造成损失的,委托人可以要求赔偿损失。

彩票合同是彩票合同。彩票购买者购买彩票时,合同的效力尚未确定。无法确定他是否会中奖,但只有中奖的可能。他能否获胜,取决于各方无法预测、无法控制的因素。因此,本案中,正如法院上述判决,小王未实际购买彩票不存在主观故意或重大过失,对李亮的损失不承担赔偿责任。

但是,彩票销售人员按照要求实际购买彩票,且不存在其他违法、法律强制事项的,不影响因实际购买而形成的销售合同的效力。也就是说,如果中了彩票,买家仍然可以去领奖。 。

同时我们也提醒大家,中国体育彩票专卖店销售规定中的“八项禁止”已明确禁止网络投注和赊销彩票。事实上,彩票是通过在线聊天工具出售的,甚至第二天的结帐或中奖奖金都用来抵消销售额。赊购彩票等彩票销售属于违规行为,可能会受到行政处罚。

如果您对此或相关问题仍有疑问,请咨询相关专业律师。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