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勿在加油站接听电话
这是安全常识
但也许你没有想过用手机扫描二维码来支付油费。
危险系数有多高?
两部门通报的案件
加油站爆炸危险区域扫码支付存在安全隐患
3月23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应急管理部联合发布9起安全生产领域公益诉讼典型案例。其中包括督促整改加油站扫码支付安全隐患行政公益诉讼案件。
两部门在案例报告中指出,扫码支付所发出的电力可能会产生射频火花。不少加油站推出了手机扫码支付服务,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出行带来了便利,但在加油站爆炸风险地区手机扫码支付确实存在安全隐患。
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应急管理部联合发布的案件报告显示:
2020年1月,中石化销售浙江石油分公司微信公众号推送的一篇文章《疫情当前,下车不用下车就可以交油费,进店就可以开具发票,还有……》引起了网友热议。引起了浙江省海宁市检察院的关注。
海宁市检察院走访调查发现,辖区62家加油站存在工作人员要求车主用手机扫码支付加油费的情况。加油站旁边印有一个可以用手机扫描的二维码。
2020年6月15日,海宁市检察院报浙江省检察院批准后,决定立案审查。为解决“加油站爆炸危险区域扫码支付是否存在安全隐患”问题,海宁市检察院召开专题会议,邀请浙江省安全协会专家出席会议,指导,并联系通讯部门对手机进行电磁辐射实验。
测试结果:扫码支付传输功率远大于打电话
多地已全面暂停爆炸危险区域扫码支付。
通信专家测试了手机在待机、拨打电话、扫码支付、观看视频四种场景下的等效平面波功率密度(W/m2)。
■ 测试结果表明:
以上四种场景手机都会发出电量,其中手机扫码支付发出的电量远大于手机通话发出的电量。
同年7月3日,为听取多方意见,海宁市检察院召开公开听证会,邀请安全专家、通信专家、法律专家、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参加听证会。听证人由公众代表和海宁市应急管理局担任听证人。当事人、社会各界人士、新闻媒体等参加了听证会。听证会上,安全专家分析了手机扫码支付所发出的功率可能引发射频火花。通信专家讲解了四种不同场景下手机的W/m2。法律专家分析了行政机关履行职责的法律依据。解释道。通过公开听证会,最终得出“加油站爆炸危险区域扫码支付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结论。
同年7月7日,海宁市检察院根据听证结果向海宁市应急管理局发出诉前检察建议,要求其对辖区内加油站进行专项检查,查处违法行为依法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经营管理,积极落实整改措施,同时加强日常监管,有效消除支付安全风险。
上一条新闻:杭州停止“下车加油”
目前,全国多地已禁止在加油区使用手机支付。如需扫描二维码支付,需前往加油站办公区。
去年7月,杭州市应急管理局通过工作组要求各地严格执行《加油站运营安全规定》。
杭州市应急管理局危险矿山处巡视员徐晓荣告诉记者,根据《加油站作业安全规定》第6.2.7条规定,“当有人吸烟或者使用非防爆物品时,站内移动通讯工具,加油应立即停止并及时停止。” 。
“使用移动通讯工具包括打电话、扫码支付等,根据规定,扫码支付是不允许的。”
杭州不允许这种支付方式的最重要原因是,加油站加油区域属于易燃易爆区域,使用手机存在比较大的安全隐患。
徐晓蓉举了一个例子。使用手机时,会产生射频电流。射频电流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会产生射频火花,例如遇到柱子上的锈迹时。这时,如果恰巧有油气泄漏,达到爆炸极限,就会发生爆炸。
加油站加油区是易燃易爆区域,也是风险较大的区域。在这里使用手机与在飞机上不使用手机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徐晓荣表示,在车内使用手机支付而不下车加油的行为违反了加油站运营安全规定。目前,杭州各区县市已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如果加油时仍遇到“不下车就加油”的行为,可拨打应急管理举报热线进行举报。
提醒
车主们正在加油
特别注意以下安全问题
↓↓↓
除了拒绝扫描二维码支付
加油时请关闭汽车
加油后,确保已拔出油枪
加油站内外禁止吸烟、照明
加油时注意静电
不要随意穿脱或拍打衣服
不要在加油站内随意停车
逆行或穿梭
加油时请勿携带易燃易爆物品
加油站不接受电话
重要的事情说3遍
想扫描二维码支付吗?
请离开爆炸危险区域
移至加油站办公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