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派来的每一位编辑、记者孟庆建
深圳记者孟庆建报道
在美股表现惊艳的品牌折扣网站唯品会终于迈出了进军金融链的第一步。互联网金融卡位之争已从平台电商巨头延伸至垂直电商圈。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唯品会近日已通过广东省金融办审批,取得小额贷款公司牌照。预计本月中旬正式开展小额贷款业务。
昨天(7月3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致电唯品会负责人。对于小额贷款业务是否会进一步发展分期付款、理财等业务,该负责人表示,目前唯品会主要用好它。会有健康可持续的现金流,会推出供应链金融服务,其他创新业务还是次要的。
业务或将于本月中旬正式上线
7月2日,唯品会小额贷款公司总经理倪惠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唯品会已通过广东省金融办审批,取得小额贷款公司牌照。预计本月中旬正式开始运营小额贷款。贷款业务。
据了解,百度、京东小贷公司落户上海后,唯品会一直在发展互联网金融业务。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早在今年5月发布财报时,唯品会CFO杨东浩就表示,“唯品会设立小额贷款公司已获得上海当地财政部门的批准。预计一两个月后就会正式成立。”
据媒体报道,自去年11月起,唯品会开始通过旗下保理公司向平台上100多家供应商提供应收账款融资,累计投资金额超过3亿。
据倪惠平介绍,唯品会小额贷款的设计理念主要是依托母公司唯品会的电商平台,为供应商和供应链成员提供融资服务。
向供应商贷款有两个设计方向。一是100万元以内的普惠小额贷款,高频次借贷,随时还款,含合同,完全在线完成;另一类是针对优质客户,贷款金额为300万元。库存抵押等500万元左右的抵押贷款,与银行操作基本相同。
此外,唯品会正在申请类似支付宝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希望通过对个人消费信用进行评级来提供消费贷款,例如汽车、奢侈品的分期付款。
小额贷款成为互联网金融的练兵场
一位业内人士认为,互联网企业涉足金融服务,模式必须与生态相匹配。唯品会现有的特卖业务模式与供应链金融模式非常天然,对于维护电商平台生态系统将起到非常显着的作用。看看阿里巴巴小额贷款,我们可以看到供应链金融也是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 。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底,阿里金服已服务贷款对象超过34.2万户。阿里巴巴小贷贷款余额约人民币124亿元,小微贷款业务总收入达人民币17.2亿元。
倪惠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唯品会小贷公司前期并没有考虑赚钱。小额贷款提供者的贷款利率设定为7%至8%。甚至低于银行同类产品。赚取 2 至 3 个百分点的毛利率,以弥补可能出现的任何不良贷款。
“我们是这样算的,如果投入一笔钱,有可能带动金额3到5倍的销量。如果放弃资本平台收益,主平台会有3到5倍的收入。”销量、回报率都会更高。”倪惠平说。
上述业内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由于小额贷款牌照门槛较低、审批相对容易,因此成为不少互联网企业布局互联网金融的练兵场。在唯品会之前,阿里巴巴、百度、京东、一号店等互联网公司相继推出小额贷款业务。
同时,基于小额贷款业务还衍生出多种创新服务。例如,天猫最近推出的分期信用购买概念,帮助消费者通过小额贷款分期付款。确认收到货物后,阿里巴巴小贷将立即全额划转货款。这项服务类似于京东此前推出的“京东白条”。
互联网金融行业分析人士认为,发展小额贷款业务的关键是做好风险控制。互联网企业单纯依靠线上交易数据进行风险审查并不可靠,需要辅以线下尽职调查来降低坏账风险。
倪惠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小贷业务前期的风控模式肯定会更加严格。唯品会的目标是将坏账率控制在1%至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