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宁一女孩差点被微信假客服骗了。
28岁的罗纳尔迪尼奥在网上购买了一条腰带。几天后,他收到短信说产品已签收,但实际上并没有收到货。这时,一个自称“快递公司客服”的人打来电话,说小罗的包裹丢失了,他可以提供两种选择:丢失一、三赔,或者退回原件。小罗选择了前者,并遵循了要求。添加了对方的微信。
随后,对方向小罗发送了支付宝双重索赔协议的链接。小罗点击后,按照提示填写了自己的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码、支付宝账号、登录密码等。当走到最后一步,需要提交支付宝支付密码和手机验证码时,小罗突然想到了平时学习的安全教育知识。他感觉不对劲,退出了界面。
随后,小罗再次登录支付宝,发现里面的人民币余额不见了。她立即报了警。后来警方发现,小罗的钱并没有丢失,那么这些钱去了哪里呢?
原来,犯罪分子获得小罗相关信息后,擅自开启“小钱袋”功能,将钱藏匿起来。据了解,“小钱袋”产品是以余额宝包装的儿童存钱罐为场景的。目前不支持消费,是余额宝转入转出的唯一渠道。目前该产品只能由“天弘基金”管理的余额宝账户独立开户。通过使用该产品,犯罪分子“隐藏”了钱,让小罗认为钱丢失了。
回想起来,如果小罗没有退出页面,泄露自己的支付密码和验证码,完成这最后一步,那么“隐藏”的钱就真的消失了。
看到这里,小编在痛恨骗子的同时,想说的是,无论什么形式的骗局,只要记住在索取个人信息或涉及金钱时要格外小心!支付宝验证码你打死也不能告诉别人,也不要在其他平台输入你的支付密码。
关键点来了。警方提醒,无论收到什么信息,只要涉及以下“八件事”,都是虚假信息诈骗。
1、任何声称公安局要求汇款的;
2.任何人要求您将钱汇至“安全账户”;
3、凡通知您获奖或领取补贴的,要求您先交钱;
4、凡通知家人发生意外的,必须先汇款;
5、通过电话索取个人银行卡信息的;
6、任何要求您开通网上银行并接受检查的;
7、任何自称领导(老板)的人要求汇款;
8、所有陌生网站(链接)都需要注册银行卡信息。
同时,在这个手机一直在手的世界,请记住并告诉你的亲朋好友以下六个“该做”:
1、接电话、遇到陌生人时,一提到银行卡就挂断;
2、一说中奖,就挂断电话;
3、一说到“呼叫转派出所或法院”,就挂断;
4.所有要求我点击链接的短信都将被删除;
5、切勿点击微信上不认识的人发来的链接;
6.任何提及“安全账户”的都是骗局!
动动手指转发给您的朋友和家人,避免落入骗子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