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记者劳莹莹实施“App”战略四年来,让招商银行看到了零售业务非线性增长的可能性。在招商银行看来,从“卡时代”到“App时代”的跨越,重新定义了零售银行的服务边界。
11月18日,招商银行在北京发布招商银行App 8.0。这不仅是一次例行的大版本迭代,也是招行近一年来探索零售金融3.0转型后的思考和回答。近日,招商银行零售金融总部行长张东在接受经济观察网等媒体记者专访时,介绍了一年来招商银行零售金融3.0转型的历程,详细解读了招商银行零售金融3.0转型的历程。提出“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并总结出开放战略。生态是加速零售金融3.0转型的可靠路径。
据经济观察网记者了解,截至9月12日,招商银行App用户数已突破1亿,其中非招商银行用户超过1300万;截至10月底,App月活跃用户(MAU)达4967万,金融场景使用率为87.7%,非金融使用场景为63.43%,通过App渠道理财金额为6.48万亿元。
“零售金融3.0”口号提出当年
回顾过去,招商银行通过两次尝试进入了零售金融1.0和2.0时代:20世纪90年代,招商银行推出“一卡通”,让人们从存折时代走向零售金融时代。银行卡时代,迎来零售金融转型1.0时代。 ;本世纪前10年,招商银行抓住中国家庭资产快速增长的机遇,以AUM(资产管理规模)代替储蓄存款作为核心指标,构建财富管理运营体系,引领零售业金融进入2.0时代。
2018年,招行提出了转型“应用时代”和零售金融3.0的“口号”,并进一步提出以MAU(月活跃用户)作为驱动招行零售金融转型的“北极星”指标。
据经济观察网记者了解,在明确战略转型方向后,招商银行近一年来进行了多次尝试。一是将原远程银行中心更名为网络运营服务中心。除了传统的服务职能外,还被赋予了管理客户的使命和责任。通过线上直营模式,直接触达并为客户提供财富管理服务,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分行、分行分散经营的做法;其次,以金融科技为先头,重构商业模式,突破“线性增长”的约束。这就是招商银行3.0时代的路,即实施App先行战略,通过“平台内置、场景外扩、流量管理”全面推进零售数字化转型,构建零售数字化转型。全产品、全渠道、全客户的集团服务体系。
招行之所以持续加大对两款App的投入,集全行之力谋划布局,是因为招行发现App不仅能为用户提供更多的服务功能,还能推动变革。在整个零售商业模式中。 。依托App平台,招商银行看到了零售业务非线性增长的可能性。
经过一年多的探索,招商银行已经勾勒出零售金融3.0时代的版图。在此背景下,我们顺势推出招商银行App 8.0。本次8.0版本升级与之前招商银行自己账户登录不同。还对接第三方账号系统,支持微信登录、ID登录;公开会计是收支功能的进一步升级。据了解,招行App收支场景月活跃用户近3000万。 8.0版本推出的公开记账功能,从用户角度提供全方位的现金流管理,可以帮助用户实现“任意账户收支,记录在一个App”。
“引进来”和“走出去”开放策略
与1.0时代以规模取胜、2.0时代以结构、质量取胜不同,零售金融3.0时代,商业模式成为成功的关键。客观来说,金融场景属于低频场景,用户粘性和活跃度相对较低。因此,作为招商银行零售金融3.0转型的主战场,招商银行App必须做出改变。以金融和交易为基础,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策略,不断向金融上下游延伸,通过引入更多样的泛金融和生活服务场景,广泛拥抱各领域合作伙伴。
据经济观察网记者了解,小程序平台在招商银行App 7.0版本上线。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和优化,已成为App开放生态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引进来”方面,小程序平台已对接社保、公积金、高德、顺丰、沃尔玛、饿了么等300多家合作机构,涵盖便民、出行、旅游等领域。 、快递、购物、外卖、娱乐、教育、健康等高频生活场景,MAU(月活跃用户)超过700万。
“我们向第三方合作伙伴开放API,不仅仅是支付,还有用户系统、核心用户功能、一些金融风控能力,以及我们在APP上数字化操作的能力给我们的合作伙伴,让他们可以和我们共同管理我们的应用程序上的客户。因此,我们现在的合作伙伴普遍都有相同的目标。一方面,我们为客户提供非金融服务;另一方面,对于我们的合作伙伴来说,“招商银行拥有近5000万月活跃用户,他们可以在这个平台上进行运营,通过招商银行的平台能力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合作伙伴也相信可以实现双赢” ”张东说道。 。
在招商银行看来,开放生态战略不仅要“引进来”,更要“走出去”。据张东介绍,招行目前正在与大型优质企业洽谈合作,但并不是简单的出口。招商银行需要这些优质企业在行业内形成互补,而不形成竞争关系。同时,招商银行的客户相对年轻、活跃,也希望企业客户的概况与其相匹配。
招商银行“走出去”将同时输出三大能力:一是智能账户,基于“一网通”开放用户系统,输出二类、三类账户,探索电子一类账户;第二,通过智能账户支付能力构建聚合;三是输出小零钱理财功能,让用户“赚到花”。
今年,招商银行内部正在悄然试点两个试点项目,上述三项能力均在输出。一是与芒果TV达成战略合作。招商银行推出电子钱包,导出三类账户,并在支付结算、营销红包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尝试。二是与华为钱包的合作,将第三类账户延伸至第二类,同时在第二类账户中开放变更理财相关产品。
拓展生态系统,开拓非招商银行借记卡客户
从招商银行的角度来看,开放用户的目的是为招商银行与客户之间的互动打开更广阔的开放空间。客户的定义不仅仅是招商银行的客户,而是任何持有银行卡的客户,或者没有银行卡的客户,甚至是暂时没有银行卡的客户。不愿意与招商银行进行银行账户互动的客户可能是招行的潜在客户,这实际上就是用户的概念。据招商银行介绍,目前整个招商银行APP现有用户超过1亿,其中约80%是内环用户,即招行借记卡持卡人,而中环和外环用户,即招商银行借记卡持卡人。也就是说,潜在客户,大约占20%。
“从中外环的用户来看,我们的比例还比较小,还处于起步阶段,处于不断扩大开放的状态。在向外拓展的过程中,我们现在已经形成了我们发现中外环有近2000万的用户,他们的金融需求都比较小,但他们对消费和借贷的要求较高,包括品质生活、内容、吃、看。我们需要对这个群体有足够的了解,他们的喜好是什么,他们的行为轨迹是什么,我们需要有一定的数据积累,然后我们才会去规划它的产品。招商银行零售金融总部总经理助理曹伟表示。 “为什么要用招商银行APP?”招商银行曾对非招行借记卡用户进行过调查,得到了很多答案。例如,可以使用招商银行App取款、收红包、使用App拍摄证件照等,给招商银行零售团队带来启发。
他们也意识到,为更多客人提供服务的前提是基础设施建设。比如,需要构建更加完整的场景,从财富延伸到生活、信息,满足用户全场景的需求;其次,还需要有服务其他行业用户的能力,或者说有服务更广泛开放用户的技术和平台能力。以大家都熟悉的招商银行的餐票业务为例。调频期间每秒并发交易数达到28万笔。如何将低频的金融业务转变为高频的日常生活业务,对招商银行的底层技术提出了挑战。对于招商银行来说,今年仍然是储备年,他们决心建设基础设施。
本文经“原创”认证为原创,作者为经济观察报。访问.io查询[]获取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