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上小学的儿子俊俊冒用了她的身份,不知从何而来添加了一个“教育专家”,痛心疾首。这是现场版的“抱怨父母”。
君君说,他这样做,其实是想用专家的话来“教育”父母如何做父母。
结果,林妈妈和家人同时收到了军军发来的聊天记录截图,上面显示了军军作为母亲与“教育专家”的对话。君君说应该发给家里的大人们反思一下如何教育孩子。
然而,他唯一不敢寄给父亲的就是……
原因是我想找一个人来照顾我的父母。
下半年即将升入小学五年级的俊俊平时看起来很乖巧,但心里显然是一个有自己主见的男孩。
这件事完全是他一个人的“策划”。
他有一块手机手表,并用这个号码申请了一个微信帐号。他偶尔会和同学聊天,主要是完成作业和打卡。他说最近遇到了一些小麻烦。他的父亲经常批评他,两个人不能在一起说话。
“我觉得我父亲的教育方式有问题,但我帮不了他。”君君想找一位专家来告诉父亲如何做父母。
小军平时都会上网查问题,所以他就想上网搜索一下。他输入“家庭教育问题”,弹出了很多网站。其中一人拥有“教育专家”的微信公众号。他决定加个好友来聊聊这件事。 。
“我怕专家认为孩子想不通,所以才冒充妈妈。”君君学着妈妈的语气,把家里的小矛盾,无论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的小矛盾,都一一诉说出来。顺便说一下,我是站在妈妈的角度来评价自己的。
下午6点到9点,君君与“教育专家”热情地聊天。
从随后的聊天截图中可以看出,专家们对君君描述的问题一一进行了解答,也教育了家长如何与孩子沟通,尊重孩子的个性。君君觉得专家更懂孩子,所以想把聊天记录发给家人。
在父母眼里,孩子太有个性了
投诉有点夸张
林妈妈看了君君发来的聊天记录,觉得有点傻眼,就发到了自己的微信朋友圈,给大家看看家里的调皮孩子。
当记者给林妈妈打电话时,俊俊正好在附近,并表示想说话。他一开口就停不下来。他说父亲太残忍了,他不敢寄给父亲。
君君举了几个例子。他说他的父亲总是做与他相反的事情。他明明最喜欢游泳,却没有放他走,还安排去踢足球。
“暑假天这么热,所以爸爸每天就安排我去踢足球,我最不喜欢这样,太阳这么大,所以他说别人还在做,为什么不可以呢?”我吃苦耐劳,就像没有骨头一样。”君君又说:“我家里奶奶说我能吃苦,我在这么灿烂的阳光下不也能坚持下去吗?”
记者问俊俊如何评价自己是否能吃苦。他认真地回答:“中间吧,不算太多,但吃点苦也没关系。”
“每次我不同意父亲的意见,他都会打我,我会用任何衣架打他。如果我还哭,我父亲会说,如果我继续哭,我会再打他。”俊俊说,他的父母对待他的妹妹不一样。只要姐姐一哭,他们就会问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哭。明明是妹妹自己丢了东西,可她的父母却还责怪他丢了……
见俊俊又在抱怨,父亲在电话那头打断了他:“你快完了,我去告诉记者。”
军军的父亲说,孩子的无知让大家都笑了。 “现在的孩子性格太多,让家长很难为人父母,而且孩子们的评价也有点夸张。”他解释说,没有大人陪伴去游泳并不安全,但暑假期间他仍然需要适度锻炼。我们早上八点踢足球,太阳不是很亮,还有同学陪伴。父母觉得挺好的。没想到,如果孩子说怕晒太阳,家长肯定要批评他,太难受了。关于哭,一个快五年级的男孩动不动就哭,他的父亲也觉得太没有男子气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