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举办健康医路行专场活动,探讨互联网医疗发展

2024-10-19
来源:网络整理

5月9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一场主题为“剑胆琴心不隔离,健康之路”的专场活动在网上举行。医学是相互关联的。”来自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的多位专家进行线上交流,就互联网医院如何“加速运营”以及互联网的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疫情期间的医疗救助,并通过互联网分享了“抗击疫情”中救治一线患者的医疗救助宝贵经验。

价值千万元的物资设备支援“抗疫”前线

会议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王建安院长主持开幕。他首先分享了抗击疫情的经验。 1月25日以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已派出178名专家和医疗骨干奔赴武汉。其中,重症医疗队集结了171名精锐战士,于2月14日飞往武汉,接管了整个组织。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肿瘤中心唯一的ICU。

同时,王建安院长对“战疫”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为了更好地抗击疫情,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成立了居家监测流行病学调查组、消毒隔离医疗实践过程监测组、人力资源调配组等十个工作组。医院专门成立了生命支持和家庭护理团队。有专人为一线医护人员及其家属提供“多对一”的护理。他们已向一线运送了总价值超过1000万元的医疗设备和30多吨防护物资,还派出了精神科主任陪同队伍。开展心理疏导。 “目前,医院已帮助解决物资采购、子女教育、老人医疗、科研项目申请等600余项实际需求。”

互联网医疗服务平台问诊量激增20倍

“疫情按下了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快进键。”王建安院长通过数据展现出明显的变化。据国家卫健委信息显示,-19疫情期间,医院互联网诊疗量较去年同期增长17倍。与此同时,第三方互联网医疗服务平台的诊疗咨询量也比平时增加了20倍,处方数量增加了近10倍。疫情期间,互联网+医疗不仅为患者提供居家诊疗、用药服务,还通过远程会诊系统为武汉一线医疗队提供了强有力的医疗技术支持。

据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副院长丁克峰介绍,疫情期间,共有23个科室的专家参与线上药学咨询,其中高级职称专家690人,医生360人,是普通科室的10倍。通常。已为复合慢性病患者提供用药咨询超过5000人次,药学服务覆盖全国20多个省市。

今年3月,国家医保局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发布了《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推进互联网+医疗保险服务的指导意见》。一些地区相继出台提高互联网医院医保报销的政策。多家互联网医院实现医保网上支付,打通互联网医院建设最后一公里。王建安院长表示,“相信在互联网医院的发展道路上,我们会看到越来越多来自公​​立医院的声音,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医疗平台、人工智能、科技公司加入进来。为人民提供更好的服务。”为公众提供更多、更多元化的医疗服务。”

建设互联网医院的核心在于医院的系统化建设

对于如何建设互联网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胡建中副书记认为,核心在于在医院系统化建设中保证数据安全和网络安全,实现系统化医院建设与数据安全同步。互联网医院线上服务要及时便捷,连接线上和院内系统,实现互联网+护理、远程医疗、国际医疗等服务,并走出庭院走向整个地球村。从数据采集、传输、存储以及后期数据应用的角度来看,都存在安全风险和可能的隐私泄露。因此,在互联网医院的建设中,无论是系统、架构、人员安排,还是各种管理方式,都必须保证数据安全。

在健康管理过程中,互联网医疗是一个很好的起点

在互联网医疗中,护理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丁克峰副院长介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组织了一支非常高素质的护理团队,提供互联网医疗服务。它严格控制资质并审查经验。专注于伤口治疗、静脉管道治疗、康复、母婴护理等领域,在老年护理、糖尿病护理等领域提供优秀的专科互联网医疗服务,国家卫健委也给予了高度评价。

丁克峰副院长指出:随着患者需求的不断提升,实体医院的互联网医疗仍需嵌入到核心医疗工作中。除了病房医生护士的工作外,还应该包括患者的感受。包括点餐、病人教育等,都可以很好的体现在病房功能上。

三方接口支付平台怎么用_第三方支付接口平台_三方接口支付平台有哪些

后疫情时代在线医疗服务亟需打造优秀医疗团队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副院长丁克峰详细阐述了后疫情时代如何更好发展互联网医疗的经验。打造良好的互联网在线医疗服务,医院需要建设一支优秀的医疗团队和医师助理团队,进行在线医疗分诊。同时,医疗联盟需要统一标准,信息的交流将对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发挥很大的作用。

丁克峰副院长进一步分享了他的观点:“打通互联网医疗服务闭环,全流程服务也非常重要。院前、院中、院后,院前主要是针对患者体验的便捷性最多一次为人民带来方便和实惠。”服务。医院主要是为了提高医疗水平和更好的信息交流,而出院主要是为了特殊要求,包括随访、药学和健康管理,以提高医疗服务。”

急诊医疗服务的完善和发展是时代的必然要求

“提高急救医疗服务水平是我国社会和文明进步的必然。” 5G时代将极大改变公众生活的沟通方式。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张茅主任分享精准医疗服务5G技术在急救领域的应用,包括远程监护、远程查房、远程会诊、远程手术、远程探视等,表明5G技术可以应用于不同的急救场景,并产生非常好的效果。

“互联网+医疗服务一定是拓展急救医疗服务的好途径,尤其是5G时代,提供了很大的拓展和提升空间。互联网医疗是未来医疗发展的方向。虽然目前面临困难和政策和监管限制,积极探索肯定是“需要做的”,张茅主任表示,期待未来共同将5G在应急领域的应用推向新的高度。

互联网平台需提高信息保护意识,保障数据安全

在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同时,数据和网络安全需要同步落实。对于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问题,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胡建中副书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首先,网上服务必须及时、便捷,并且必须与医院系统连接。第二点是,当所有的在线系统与医院对接时,安全系统必须随时跟进。第三点是后期应用方需要考虑隐私问题,必须有一个计划和机制来提供数据。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副院长葛方民从分析互联网医疗的隐患入手,提出个人建议:“一是加快相关配套制度和政策;二是提供技术保护伞对患者隐私保护,如电子签名和信息防火墙、加密技术、访问控制技术等进行技术维护。三是互联网平台加强对患者隐私保护的自我控制和约束,畅通患者的渠道。最后,相关从业人员加强患者隐私保护意识培养、职业素质教育。

互联网医疗是发展必然方向,积极探索势在必行

四川省人民医院副院长王力表示,创新要从国家重大需求和人民群众实际需要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推动发展。紧扣国家需求,用医学科技创新服务国家、社会、人民的需求。如今,互联网医院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互联网医院诊疗模式利用信息化的便利,实现高质量的医院服务,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

葛方民主任就首诊和随访诊断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实践中,互联网医院虽然发展较快,但总体原则与国家卫健委规定的一致。一些常见病和一些慢性病回归患者在互联网医院开展诊疗活动,一些特殊患者在特殊时期接受治疗。以及特殊疾病。未来医保推出后还可以进行更多尝试。

通过激烈的思想碰撞和观点阐述,专家们共同探讨了后疫情时代互联网+如何在医疗服务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如何高效建设和运营互联网医院,如何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就医体验。民众。问题被一一剥离,详细呈现给大家。给我们上了一堂后疫情时代互联网医院建设的公开课。也为广大医院同仁建设互联网医院提供了新思路、分享了新经验。

据了解,本次线上活动是“健康医学公路行”系列活动的第三场。未来,还将邀请更多医疗健康行业大咖参与盛会,为医疗健康行业带来更多智慧之光并照亮它。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前进方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