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宣城新闻10月16日讯(记者周冉赵家辉)在安徽省广德市,一座“竹村画廊”蜿蜒数百公里,一侧有山有树,一侧有湖。 , 如此美丽。
如果说“竹村画廊”适合自驾的话,那么另一条路的成功验收则满足了户外运动爱好者的需求。今年4月,规划总长200公里、一期工程路段长37.7公里的“广德全民登山健身步道”已竣工。通过中国登山协会验收,正式授予“国家级登山健身步道”称号,成为全国第32条。安徽省第三条、皖南地区第一条国家登山健身步道。
文化旅游“动脉”的打通,与广德多年来保护生态环境、将文化旅游融入其中的努力密不可分。
生态支撑文化旅游发展
路村乡是距离广德市最近的乡镇。它集竹林幽深的甘溪谷、竹海茫茫的稷山、千年古刹七十二景的灵山、灵秀甲东南的麓湖于一体。是广德市南部山区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最好的生态乡镇。享有“广德后花园”的美誉。想要真正感受“竹海之国”的魅力,就需要到山里走走。
安徽省户外运动协会会长史健告诉记者,广德国家登山健身步道有自己的特色。 “与那种一出发就没有‘回头’的步道不同,广德国家登山健身步道可以随时进出,更适合全民健身休闲。”
广德国家登山健身步道(广德市委宣传部供图)
步道主线为从稷山竹海风景区至唐流村的穿越路线,全长17公里。还有四个环路,分布在一期穿越线经过的四个行政村。建设过程中充分利用了原有的山路和机械耕作。道路应尽量保持原有的自然风貌,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良好生态提升旅游活力。芦村乡高庙、石狮、石君河段位于浙江省安吉县小丰镇夏阳河上游,是黄浦江源头之一。近年来,芦村乡、晓风镇积极探索建立补偿增效、联防联治工作机制,实现流域共治、生态共享,促进环境互利共赢。安徽、浙江两省的保护与开发。今年9月,安吉县芦村乡人大与小丰镇人大签署《跨省共建和生态水保护》及两地人大联合宣言。通过上下游的共同努力,不仅成就了美丽的水乡、绿色的海岸,还带来了丰富的商机,让两省毗邻的村庄尝到了生态旅游的甜头。
从“山区”到“风景区”,路村乡的转变有目共睹。依托当地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优势,以麓湖、稷山、赣西万亩竹海为重点,近年来,芦村乡坚持“生态立乡、振兴生态”的发展战略。 “旅游兴乡”,全力打造“湖光山色”,“生态鲁村”乡村振兴示范区不断探索“农旅融合”“文旅融合”发展模式,沿线打造多个景观节点和精品旅游线路,带出竹香画廊“示范段”,形成产业振兴、乡村美丽、农民致富的生动局面。
美丽的公路吸引着各地游客
一条路连接人文与自然,一条路带动区域旅游,一条路振兴乡村经济。
在广德,说到乡村振兴“一号工程”,“竹村画廊”旅游景点名声大噪。
“竹香画廊”旅游风景步道(中央电视台广德市委宣传部供图)
近年来,广德市委、市政府推动落实“竹香画廊”建设“1+3+N”工作机制,成立专门工作班,建立调度等工作机制、监督通报,形成“交付、运输、维护”工作机制。 “修路、文化旅游、风景优美、农业发展、镇村治理”的工作格局。这条借助竹资源打造的风景长廊,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主引擎”。不仅连接竹海、太极洞等8个A级景区,还连接291个大型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同时,全域旅游遍地开花,开通了与安吉、长兴、宜兴等地的旅游线路,便利“一地六县”旅游资源交流共享。
“十三五”以来,广德市累计投入农村公路建设约20亿元,实施新型农村公路1400多公里,整治危桥56座,实施安防工程1300多公里。在此基础上,先进行试点示范,然后逐步点连线、线连面、环连。通过公路的完善改造,竹香画廊风景路实现了从“路”到“旅”的转变,将公路打造成核心旅游景点,连接沿线美景,将其发展成为“旅游胜地”热线”。
据统计,今年中秋、国庆“超级黄金周”期间,广德市共接待游客101.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5.87亿元。游客主要客源为上海、南京、杭州、苏州、无锡、常州、湖州等长三角地区游客,占游客总数的75%。乡村休闲度假、亲子游等旅游产品受到游客青睐。
10月14日上午,2023年广德全民登山健身步道正式启动。作为“竹乡画廊”景区步道的重要节点,它与“竹乡画廊”相得益彰,让乡村振兴的“经济纽带”更加牢固有力。 “爬步道、爬山、赏风景、吃农家菜”成为景区特色的旅游亮点。 2023年,预计国道沿线村庄集体经济收入约200万元。
丰富旅游新内涵
“竹香画廊”项目以修路、连接路景、发展一地产业、富足一地人民为总体定位。加快建设连接6镇3乡、总长199公里的主环线,建设连接6镇、3乡、总长585公里的22条支线。对接村组文化旅游资源,打造集便民出行、旅游观光、现代农业、文化会展于一体的乡村振兴示范区。
根据规划设计,“竹乡画廊”分为五个主题版块,充分发挥沿线乡镇文化旅游特色,带动村民致富,振兴乡村。
“竹村画廊”沿线的巴店镇毛田村米工坊乡村创客空间(总台央视记者赵家辉摄)
80后杜丹、李娟姐妹在洞庭乡高峰村数据河畔建起了民宿,为游客提供餐饮、住宿等服务。民宿门口就是政府投资建设的“小楼·非遗工坊”,展示竹扇、竹编等安徽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两姐妹既是民宿老板,又是工作坊的志愿者指导员。它们吸引游客驻足体验,也为民宿带来人气。 “‘竹香画廊’洞庭乡示范段建成后,连接了红岩溪漂流、乐府山庄、洞庭湖、大溪坞观景台等景点,部分民宅改建为民宿、马术、餐饮等产业。 “这里生意兴隆,很多长三角地区的游客慕名而来。”洞庭乡副乡长任元培说。
家住“竹香画廊”沿线的桃州镇居民李想也抓住了发展机遇。随着上海、杭州、南京之间往返的公交车越来越多,她经营的农家乐平均月营业额已经达到25万。李响告诉记者,农家乐的客人中约有30%是“画廊”带来的散客游客。因为味道好,环境好,已经有很多“回头客”了。
在芦村乡,依托国家登山健身步道和稷山3A景区已有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该乡共签约承德现代庄园、木春度假山庄、老鸭滩白水漂流、远山营露营基地等营地相继开业,深受游客欢迎。稷山风景区、云景牛山风景区均已成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节假日期间,每天接待游客超过5000人次。
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也带动了附近农舍和住宿的兴起。村民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增收,幸福感、获得感大幅提升。据了解,芦村乡结合丰富的旅游资源,兴办农家乐、民宿100余家,为近2000名村民提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6000万元以上。
广德是安徽省唯一同时与江浙接壤的县。作为长江三角洲的几何中心,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如今,优质线路蜿蜒穿过广德的山山水水,将原本散落在乡村的景点连成一线、片片,打造出生态宜居的“风景”和繁荣产业的“振兴”。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