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能开始直播并解释一下企业微信吗?
企业微信的专业教学和实用信息什么时候发布?
不用说,这些学生都是非常有眼光的。
毕竟最近利用企业微信做好线上业务的玩家还不少:
彩虹已将全国5万名导购员与500万顾客连接起来。 3月6日,彩虹
屈臣氏在全国拥有3,900+门店,利用企业微信提供20,000+导购,连接超过300万消费者。凭借其用户基础,屈臣氏小程序在今年妇女节创下了单日GMV过千万的纪录。
西贝在全国拥有300多家门店,通过+客户经理,每天利用企业微信与多名食客在线互动。此前疫情期间,线上收入占总收入的80%以上。
……
因此,我们决定推出《利用企业微信玩转私域流量》系列专栏,一步步教你从流量引流到转化。
这是我们专栏的第二篇文章。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介绍了企业微信吸引流量的一系列功能。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将通过一个案例向大家介绍如何运营企业微信私域流量获客。
01
获客渠道有哪些?
我们通过线上线下渠道来看看,目前哪些渠道适合使用企业微信作为私域流量获取渠道。
我再次强调,企业微信具有个人账号“活码”和群组“活码”功能。如果您担心短期内分流过多的流量不安全,可以进行相应的设置。
1)在线获取客户
① 公众号
如果你有公众号,可以直接推广招聘文章,或者在能吸引流量的文章中放上个人账号二维码或者加群二维码。
比如,之前企业微信3.0推出后不久,我们就尝试利用运营俱乐部创始人@小兴的品牌效应,在我们分析的有用文章中进行“上钩”。当天添加@小兴好友的人数超过1000人。
▲ 现在可以添加好友,但还没有分享。
包括李佳琦、罗永浩,也都是利用公众号推文来吸引流量(毕竟都是文章10万+的大佬)。
除了推文之外,还可以在自定义菜单栏中添加社区或个人账号入口,这样也能持续吸引用户。
② 朋友圈/微信群
如果你有一定的微信私域流量资源,可以直接发帖到朋友圈,或者在已有的微信群中发布消息,完成第一批企业微信用户的招募。
比如,今年2月14日,企业微信全面开放客户群和朋友圈时,@小兴深夜发朋友圈,欢迎大家扫描二维码添加好友,讨论新玩法私域流量。一个朋友圈添加了1000+好友。 。
第二天,我们在现有的微信群里以“企业微信交流群”的名义发出了一波招聘。不到2分钟,队伍就达到了100人。
③ 小程序
利用企业微信吸引流量的一个好处是,不仅可以通过二维码被动添加好友,还可以通过小程序被动添加好友。
只需为个人账户(可多个)或群聊(可多个)生成一个小程序按钮即可。该按钮可直接作为企业客户服务窗口。
拼多多利用小程序打造“灵活应用”。
有的朋友可能知道拼多多有一个小程序,叫做“拼多多”。简单理解,它以员工的名义向大家推荐产品,这样大家通过邀请获得优惠券后,就可以以更低的价格购买。 。
在这个小程序中,拼多多嵌入了“咨询员工”按钮,员工可以是在拼多多工作的任何人。
但实际上,我们点击咨询后,进入了客服页面,给客服发了一个小程序,对方要求我们添加真实的拼多多客服企业微信。
④ 微信广告吸引流量
最后,还有一些企业会直接利用微信广告来吸引流量。
包括电商行业、母婴行业、美容行业、保险行业等,都利用朋友圈广告中的落地页引导用户添加企业微信。然后通过后续促销和其他活动来增加转化。
今天我在朋友圈看到一则9.8元试课的广告。
购买课程后,你会进入课程激活页面,这里实际上可以添加老师的企业微信账号。然后进行后续的测试、课程等(最后当然是转化客单价较高的课程)
2)线下获客
除了线上获客外,很多企业还利用企业微信将线下流量吸引到线上。这也是疫情过后线下玩家会关注和投资的重点。
我们来看看哪些线下渠道适合利用企业微信获客。
① 线下店铺
首先是商店。
第一种方式很简单,就是直接在店里放个人账号或者社区二维码(一般是个人账号),用“挂钩”来吸引用户。
例如,天虹、屈臣氏等线下门店均采用这种方式获客。
正如我们在上一篇文章中提到的,企业微信现在拥有“联系我”个人账号二维码功能。即使对于拥有多家商店的公司,您也可以为一间商店添加“联系我”二维码。一个二维码对应店内多个导购。
第二种方法更强大。可以在支付结果页面设置导购名片,顾客付款后可以直接添加导购公司微信账号。屈臣氏目前正在使用这种方式来吸引流量(当然这种在线购买和支付也是可以的)。
一般来说,线下餐饮零售行业可以通过门店吸引流量、获客,非常适合使用企业微信。
因为这两个行业人员多、流动性大,不仅管理困难,而且如果使用微信ID,辞职很容易导致客户被抢走。
有了企业微信,员工离职时客户资产不会被带走,各种数据都可以在后台直接看到,管理更加方便(管理和服务的细节我们会在后面讨论)。
② 线下活动
二是线下活动,这也是企业微信吸引用户的渠道。
例如,用户注册后,可以直接添加企业微信个人账号或社区。离线值机时也可以再次提醒您。
去年年会结束后(当时我们的企业微信群上线了,注册时直接加到企业微信群的只有20个人),我们尝试要求大家以@小兴的名义添加好友得到了PPT,效果也不错。非常好(我们甚至标记了它)。
而且关键是,愿意参与线下活动的要么是相对忠诚的用户,要么是付费的高价值用户(线下活动往往是收费的),所以值得引导到企业微信进行精细化运营。
当然,除了门店、线下活动之外,还有传单、社区通知等,线下渠道有很多。主要还是看“钩子”能否吸引目标用户。
02
获取客户的“钩子”是什么?
在吸引流量之前,除了明确获客渠道外,还必须思考获客的“钩子”——目标用户为什么要加入你的群聊/为什么要加你?
我们可以梳理目标用户的需求,并将其与我们能提供的服务结合起来,找出“钩子”是什么。
比如,对于从事电商私域流量的同学来说,目标用户的需求是买得更便宜(方便),而他们能提供的是折扣信息,那么他们就可以提供“优惠券领取服务”。 (拼多多有很多这样的群)
那么目前比较有用的获客“钩子”有哪些呢?
1)获取信息包
信息包是低成本获客最常用的“钩子”。基本上你只需要付出一点人工成本就可以收集、整理、打包信息。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资料包的“主题”。
比如,运营社金三年银九年的时候,我们会制作一个“求职信息包”;我们还会每天制作“活动策划信息包”和“社区运营信息包”,这是人们持续需要的。
▲ 在我们的菜单栏中
欢迎有需要的同学前来领取
如果你是电商行业的小伙伴,可以制作“618买单”、“双11省钱指南”之类的信息包。
2)活动参与
除了资料包,举办活动也是获客的好“钩”。活动形式多种多样,有在线课程、直播、抽奖等,可以加入群聊/加好友参与活动。
如果是直播活动,主题(包括嘉宾)和素材基本决定了你能吸引多少人。
比如,今年2月,运营机构做了一则《疫情下互联网人必听的职业发展忠告》,效果非常好,观看人数超过人。
如果是进行抽奖类型的活动,除了设置奖品外,还需要注意主题,因为只有拥有“正名”,才能减少用户的戒心。
比如我们之前做的增加粉丝的抽奖活动,会有“新年回馈活动”这样的主题。
在活动方面,企业微信现有的一些功能非常好,包括内置的群直播功能,可以直接在聊天中发送小程序。
3)信息交流
信息包和活动一般都是作为“短期挂钩”来吸引用户,后续的留存会比较困难。如果考虑长期服务(一般以社区的形式),可以直接以信息交流为“钩子”,包括交流群、第一手资料群等。
例如,疫情期间,屈臣氏利用企业微信吸引流量:“口罩、洗手液、消毒液目前缺货,请添加企业微信,我们到货后第一时间通知您!”
同样,拼多多在疫情期间也将企业微信作为“防疫助手”,以“口罩新预约”为钩子来吸引用户。
比如,在李佳琪的粉丝群里,“挂钩”就是直播预览、购买、购买交流的列表,还可以填写愿望清单(也许李佳琪会直播你想要的产品),甚至还有售后处理(提醒支付尾款等)和抽奖福利。 。
另一个例子是外卖团。 “挂钩”是外卖福利和商店服务。
对于有学习需求的学生来说,考研交流、四六级交流、雅思托福交流等都是“挂钩”。
附言。除了沟通之外,签到监管也是社区获客的“钩子”。
4)社区就是商业
另一种情况是,社区本身就是业务的一个组成部分。比如运营俱乐部的训练营、行业群、超级会员等。
在这种情况下,获客的“钩子”就是企业本身。能否吸引用户,取决于你的业务本身是否有吸引力。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想要快速扩大用户群,尽量提供边际成本为0的服务,比如在线课程(不含训练营服务)、信息包、折扣信息等服务。切勿提供类似人工问答服务的服务。
03
获取客户的途径有哪些?
渠道和“挂钩”到位了,基本上只要有曝光,用户就会不断增长。当然,这样的增长对于很多企业来说可能过于“佛系”。
因此,我们必须谈谈大家普遍关注的另一种玩法——裂变获客,可以在短期内实现粉丝的快速增长。
那么如何利用企业微信实现裂变呢?
附言。同样,只有边际成本接近于 0 的服务才适合裂变。
1)以增加个人账号粉丝为目标的裂变
为了便于理解,我们以信息包为“钩子”,以公众号推文获客为例。
通过推文告知用户可以添加好友获取信息包。用户添加好友后,通知对方该文章需要分享到朋友圈/
查看截图后,将信息包发送给对方。
在此过程中,可以使用企业微信添加好友的“欢迎信息”。对方加你为好友后,会自动向对方发送数据包以获取规则。 (可以使用第三方营销工具自动按渠道打招呼)
路径如下图所示:
2)以增加社区粉丝为目标进行裂变
再举个例子,以活动为“钩”,冷启动朋友圈。
将活动海报发送到朋友圈,告诉用户可以进群参与活动(比如听直播)。
用户扫描二维码加入群聊后,可以通过群欢迎信息告知对方可以将海报分享到自己的朋友圈/社区。
接下来,有两种类型的操作。一种是邀请好友进群额外奖励(一般会引导完成转发任务的用户添加个人账号领取奖励),比较友好。
另一种就比较粗暴了,直接把没有完成转发任务的用户从群聊中剔除,直接在群里发布活动链接。
如果使用第三方工具,也可以直接添加“群组验证”并分享海报后才可以进群。
路径如下图所示:
3)个人账号和社交群同时增加粉丝
上述两种操作实际上效率并不高,甚至浪费流量。一般来说,一次裂变就可以实现个人账号和社区粉丝的双增长。
再举个例子,以资讯社区为“钩子”,以朋友圈为冷启动。
在内部,活动海报被发送到朋友圈,告诉用户可以扫码进群参与活动。
但实际上,用户扫描二维码后,就添加了一个个人账户。个人账号通过企业微信欢迎信息告知对方海报需要分享到朋友圈,截图可用于进群。
查看屏幕截图后,邀请其他人加入该群组。
当然,如果仔细看的话,不难发现上述操作的底层逻辑其实都是一样的。而且如果使用第三方营销工具,还可以直接实现自动审核、自动奖励发放,更加方便。
04
结论
今天这篇文章,我们给大家介绍一些利用企业微信引流的操作和案例。简要总结如下:
当然,还有很多细节,比如文案如何写、材料如何呈现、配置多少个群主……
但最重要的是提前想好你的目标(以及你的企业是否是一个社区),基于现有的服务(产品)来吸引用户,这样你吸引来的用户会对你有用。
值得期待的是,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第三方工具开始加入企业微信玩法的挖掘。我们相信这个生态系统将会变得越来越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