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机关总结常见电信网络诈骗手段,助您增强防范意识

2024-11-09
来源:网络整理

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

当前,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频发,特别是针对未成年人、在校学生的诈骗手段。公安机关总结了常见的诈骗手段。请您仔细阅读,增强防范意识,避免上当受骗。

1. 冒充公众人物诈骗

骗子冒充名人、网红、有公众影响力的知名企业主,以可以与名人、网红互动、交友、见面、吃饭、索取签名、合影等为借口,诱骗学生转账。以及知名企业主。 ,从而构成诈骗罪。

警方提示:

身份无法辨别的明星、来历不明的粉丝群体、需要扫描二维码填写数字的可疑行为,应该引起广大学生网友的警惕。天上没有掉馅饼,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2、冒充领导、熟人、老师进行诈骗

诈骗者利用受害人领导、熟人或孩子老师名义的虚假社交账号,加受害人为好友,然后要求受害人帮忙转账,从而达到诈骗目的;

骗子会长期潜伏在学生家长群中,突然在群里冒充老师进行收费,让人难以察觉。

警方提示:

(1)熟人换号、微信、QQ,要求付款的,多是假的;

(2)不要轻信以“00”开头的境外号码要求转账的电话;

(3)收到转账请求时,务必通过电话、视频或亲自确认;

租号玩支付密码错误次数过多_租号玩支付密码几位数_租号玩怎么修改支付密码

(4)必须设置学生和家长的群聊并进行审核,防止诈骗者进入。

3. 虚假购物和服务欺诈

骗子会在正规店铺和平台发布信息,然后诱导受害者离开平台进行交易,实施诈骗;

骗子利用互联网发布“保考”、“保学位”的广告,等待受害人上钩。

警方提示:

(1)网上购物需谨慎,私下交易优质低价商品需谨慎,以免财产和信息两败俱伤,并注意检查所使用的购物软件和交易平台是否正规、值得信赖;

(2)不点击可疑链接,不轻信糖衣子弹,不向陌生人转账,警惕异常服务。

4、游戏账号、游戏装备、网络聊天诈骗

骗子在网络平台发布买卖游戏装备、游戏账号、免费皮肤等虚假信息,诱导学生在虚假平台进行交易。

骗子会通过钓鱼网站盗取学生账号、密码等重要信息;或者以“注册费、押金、解冻费”等名义要求学生缴纳各种费用,然后封杀学生。

骗子会冒充警察或教育局工作人员,威胁向学校和家长举报学生玩游戏、早恋等私密信息,控制学生转账或手机共享屏幕,控制手机转账或通过查询账号、更改支付密码再转账等方式诈骗或盗取学生家长账户资金的行为。

警方提示:

“低价充值”、“高价获取”等信息存在猫腻。同学们应提高警惕,不要在非官方网站上进行网络游戏交易。学生天职就是学习,不能长时间玩手机。家长应控制学生接触手机的时间。给学生的手机不得与支付账户或银行卡号绑定。

5. 不要让自己成为“骗子”

租号玩怎么修改支付密码_租号玩支付密码几位数_租号玩支付密码错误次数过多

骗子会通过游戏和在线聊天来赢得学生。时机成熟时,他们会诱骗学生打工,并要求学生通过拨打所谓的电话追债、产品推广、客服理赔等方式帮助骗子赚钱。学生不接。认真对待并拨打电话。事实上,他们所说的这是一个诈骗电话。

警方提示:

不要相信你通过游戏和在线聊天认识的虚拟朋友。回到现实才是真正的事情。寻求帮助、打电话兼职、借用、租赁、购买手机号码、身份证、银行卡等通讯账号、支付账号、网络社交账号。他们都是骗子,不要相信他们!

信息综合自:来安县委安全办

全媒体推广丨活动策划丨商务合作

视频制作丨微电影丨高清直播

请联系:

【点击下方“收藏”名称,轻松查看信息】

丨丨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