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y上线当天,在银行信用卡部工作的小李就到附近的汉堡王尝试了一下。 “真的很方便,收银员训练有素,商家和用户看起来都很积极。”办理过多次支付产品促销活动的小李对Pay充满赞誉,她的银行也已经在计划接入。
Pay于2月18日正式进入中国,背靠“银联”,获得国内19家主要银行支持,开门红。但现在说银联与Pay的合作会成功还为时过早。
中国工商银行电子银行部总经理侯本奇在署名文章中表示,银联和银行正在与Pay、支付宝、微信支付争夺市场份额。关键不只是技术本身,还有商家费率、用户频率、促销方式等。 “如果这些方面的策略不明确,支付宝短期内不会对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市场份额产生太大影响。”
银联目前的尴尬是显而易见的。
据易观智库统计,截至2015年第三季度,支付宝以71.51%的市场份额占据移动支付市场第一名,腾讯旗下的财付通以15.99%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二,同比增幅较上季度提高2.91个百分点。拉卡拉当季市场份额为6.01%,排名第三;银联商务移动支付市场份额仅为0.49%,排名全国第八。
面对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围攻,银联早已迫不及待地想扭转局面。此次,银联选择与具有强大品牌潜力的苹果公司合作。
支付实际上是银联云闪付支持的一项特定服务。一位银行人士告诉新京报记者,银联与Pay的联盟实际上是为了推广自己的移动支付平台“闪付”。
去年12月,银联联合20多家商业银行推出基于智能终端和NFC技术的非接触式支付解决方案“云闪付”。
继Pay之后,银联还宣布将与三星合作推出Pay( Pay),将于本月24日在国内面向国行/edge+用户推出公测。此外,银联还正在与华为、小米等品牌手机厂商洽谈合作。各路“支付宝”将依托银联平台加入移动支付潮流。
银联利用这种基于NFC技术的新型支付方式来与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竞争。
更重要的是,银联选择利用Pay开启移动支付突破口。 “支付只是一个支付工具,没有账户系统,没有资金存款,没有持卡人信息存储,没有核心消费数据和隐私记录。相当于把信用卡数字化了,走的是银行卡消费路线,受到银联和银行的欢迎。”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第三方支付内部人士表示。 “支付并没有破坏发卡机构、收单机构和卡组织之间原有的关系,与微信、支付宝减少‘中介环节’的方式完全不同。”
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发卡机构、卡组织、收单机构都会支持Pay。对于银联和银行来说,支付似乎是最合适的“救命稻草”。
银联与银行“突围”面临重重障碍
抵抗一:分享游戏
银联此次选择的合作伙伴并不是“软柿子”,而是实力极其强劲的苹果。由于苹果无法积累数据并提供后续的金融服务,因此它必须从收入中分一杯羹。
在美国,Pay与VISA、、 等卡组织合作。它得到近450家银行机构的支持,支持150万商户。上线一年内交易额占美国零售交易额的1%。收费模式基于当前的一些信用卡和借记卡收费结构,向发卡机构收取费用,约为交易金额的0.15%或0.5美分。
在中国,苹果也提出了类似的计划,但谈判几乎破裂。现在应该是双方妥协的结果。据财新报道,目前Pay的卡手续费比之前谈判时的0.15%降低了一半以上。
有银行内部人士也表示,由于美国的信用卡商户手续费高达2%-3%,强势的苹果一定不适应中国的“白菜价”手续费。 Pay与银联合作可能会选择手续费相对较高的商户。 ,以维护各自利益不受损害。
更有人担心,当消费者习惯使用Pay后,银行会逐渐沦为二流角色。与Pay对接的银行和银行间组织越多,对用户的粘性就越大,Pay的筹码就越大,银行的话语权就越小。
阻力二:无敌补贴
如果银联和银行能够以“割断”为代价,夺取足够的移动支付市场份额,那是值得的。但这似乎并不容易。
银联+Pay首先面临的两大竞争对手是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两家资助者靠着一场赤裸裸的补贴战,几乎瓜分了中国的移动支付市场。就在十多天前,支付宝斥资超2亿通过春节红包与微信支付“大战”。沉浸在支付宝和微信的“红包场景”中的中国消费者将支付习惯转移到 Pay并不容易。
上述第三方支付公司内部人士透露,继红包场景之后,支付宝、微信纷纷斥巨资拓展线下支付场景,买水立减、消除零支付等,千方百计补贴离线用户。通过多轮并购,支付场景已覆盖水、电、煤、餐饮、美容美发、旅游、公交、手机充值、景点门票、酒店住宿等各个方面。
更大的困难在于推广。银联内部人士也承认,“我们的业务模式没有他们灵活,我们是开放的,而他们是闭环的。他们自己做所有的环节,可以播放很多场景,而银联的播放场景确实很弱。”
他们有完全不同的系统和基因。银行银联受到严格监管,束手无策,而互联网公司则灵活得多。
抵抗3 限量版
从相关渠道获得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有1030万用户可以使用Pay功能。如果每个人都绑定 Pay,那么用户数量将超过1000万。相比之下,2015年第三季度,约有1.9亿活跃用户使用支付宝作为移动支付工具,排名第二的微信支付也拥有超过1.5亿活跃用户。
上述银行内部人士表示,“对于用户,我们只会做一款支持银联‘云闪付’功能的解决方案,不会做第二、第三种支持‘三星Pay’、‘小米支付’的解决方案,他们有一套的套餐,使用体验类似,“云闪付”只需下载一个APP即可。与支付宝、微信支付竞争的主要任务还得由银联和银行独自完成。只有“云闪付”成功了,银联才能真正成功。
另外,Pay目前只能在600万台POS机上使用(“云闪付”标识)。这600万台已经占所有现有POS机的60%。根据央行部署,到2017年5月,全国所有POS机将完成磁卡向非接触式IC卡的改造,届时所有POS机将支持NF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