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联与微信支付合作,条码支付业务接入测试服务开启

2024-11-09
来源:网络整理

理性·建设性

银联与微信支付的本次合作不涉及发卡方快捷支付业务,仅旨在将收单方商业银行财付通条码支付受理业务纳入银联网络,符合监管要求。

在直连中断的限制下,4月1日,中国银联宣布,中国银联与财付通支付技术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正式启动微信支付条码支付业务合作。

公告显示,银联与微信支付已完成系统对接、联合测试和生产验证,各项准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即日起,中国银联将为收单机构提供微信支付条码支付业务准入测试服务。各收单机构可根据中国银联和微信支付的指引,登录银联开放平台获取相关文件并批量接入。

此次合作被业界视为“打通直连”任务的实质性落实。随着财付通与银联合作意向的敲定,支付宝未来的合作路径也备受关注。

银联解释,条码支付直连包括“发卡侧直连”和“收单侧直连”。其中,发卡方直连是指快捷支付业务;收单端直连是指目前商业银行与支付机构采用直连的方式,为条码支付机构拓展商户,为商户提供条码支付机构收单服务。

“银联与微信支付的本次合作,不涉及发卡方快捷支付业务,仅旨在将收单方商业银行财付通条码支付受理业务纳入银联网络,符合监管要求。要求。”银联相关人士表示。

掌握侧面规划设计原则

银联支付商户平台登录_商户登录银联支付平台是什么_银联商户服务

接近银联的人士向经济观察报详细解释了合作后的交易流程。未来财付通的交易清算模式将变成“商户-收单方-银联-支付宝/财付通(以下简称“A/T”)-“银联或网联发卡行”目前仅解决直接断网问题收单端,发卡端,网联、银联此前已有系统布局,主要看市场机构如何选择。

该人士进一步解释称,A/T目前占据移动支付市场90%以上的份额。从其市场定位和当前市场发展趋势来看,A/T机构不太可能回归完全自编码的自获取系统。一般收购方的地位。 “如果A/T回归纯粹的收单角色,就只能利用一些直营的本地推广机构来帮助其拓展商户,比如 No 、QR Fire、支付宝的口碑等,但这样效率会低很多较低是因为市场上有相当多的优质商户,牢牢掌握在一些收单机构手中,包括收单机构和收单银行,这些收单机构除了本地推广之外,还提供一些资金结算和营销服务。 A/T 想要的。要维持目前的市场发展规模,某种程度上“必须依靠这些收单机构的力量”,接近银联的人士表示,“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由于A/T拥有大量的用户,收单机构市场上也有强烈的合作意愿。但如果这些收单方的身份降格为纯粹的市场拓展角色的话,就只能以本地推广、贴代码、上传商户信息的形式参与产业链。资金流向与他们无关,获得牌照也毫无意义。对于一些规模较大、实力较大的收购方来说,可能会完全失去参与的热情。”

同时,上述接近银联人士进一步补充称,即使A/T回归收单角色,也只是解决其“资金二次清算”问题,但并不意味着会出现“资金二次清算”的情况。不存在违反“信息二次清理”的可能性。

所谓“信息二次清理”,是指收单方为了控制风险,主动要求将风险识别、商户拜访等管控环节交给外包机构。外包机构以电子形式批量传输和保留商户交易信息,识别提交给用户的发卡行号、卡号、交易时间、交易类型、交易金额、POS终端信息等核心数据其本身就违反了《关于加强银行卡安全管理的规定》《关于预防和打击银行卡犯罪的通知》(银发[2009]142号),关于“对涉及处理的外包服务机构《规定》规定,收单机构不得允许外包服务机构存储银行卡号以外的信息。以风险控制为名,介入收单业务核心数据环节,“二次清算” “信息”涉及信息数据被截取、转售、丢失或篡改的风险,且数据报送没有严格执行“T+1”的硬性制度。“所以为了彻底解决资金二次清算和二次清算的问题,信息清理,我们认为有必要在收单方嵌入清算环节。根据296号文件的精神,成立了A/T等机构。新的定位是条码支付发行方是条码服务提供商,这为这一模式的合规性提供了基础。”

与此前银行清算中心、深圳金融集团、农信银行等机构的“透明传输”模式相比,银联人士表示,本次方案的设计将坚守三个底线:“一是所有资金划转行为原则上都是通过央行大小额系统完成,其次要保证下游收单机构及时足额付款,保证清算效率,更重要的是避免清算过程中出现资金断流;机制 ”

“断直连”期限即将到来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随着4月1日条码支付标准的实施,“断直连”也将面临大考验。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规范创新支付业务的通知》《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的通知》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要求,支付机构需断开直连处理条码支付业务涉及​​跨法人主体,并迁移至具有合法资质的清算机构办理。

经济观察报从多家支付机构获悉,近期,网联正在密集传达加快交易速度的要求。

近日,网联披露数据称,自去年6月30日正式启动降量以来,截至今年3月31日,非银行支付机构网上支付清算平台(简称“网联平台”)已自2017年6月30日起休市,每日减量启动以来,累计资金交易划转及清算交易笔数已成功突破100亿笔。已对接并开始迁移340多家银行、100多家支付机构。已完成超过100亿笔资金交易转账及清算,成功交易金额近3万亿元,最高单日交易处理规模突破1亿笔。 。

“两家清算机构都是正规部队,有央行授予的资质,内部当然存在竞争。”一位接近中国网联的人士表示,“但现阶段,银联和网联最重要的任务是协助监管,尽快完成‘断直连’的首要任务,将支付交易带入市场。”将两大机构纳入监管清算体系。在这个问题上,两者的关系应该是合作多于竞争。 ”

银联支付商户平台登录_商户登录银联支付平台是什么_银联商户服务

从目前来看,银联在清算领域已有十余年的系统建设和市场经验积累。其在交易处理速度、资金清算效率等方面的服务能力在现阶段确实略胜一筹。但作为重点支撑和建设企业,银联在线清算机构也是清算市场的重要参与者。

支付宝和财付通两大支付巨头的清算模式也对清算市场的未来格局产生深远影响。如今财付通在收单端迈出了一步,支付宝将如何选择还有待观察。

不过,也有相关业务人士对这种模式表示犹豫:“发卡端模式还没有落地,银联和中网都可以接受,而且会有不同的排列组合。如果A/T选择发卡方,涉及到银联卡清算业务,是否需要支付银联品牌费,这些细节目前还不清楚。”

推荐阅读

洞察不断变化的商业世界

经济观察报|理性且有建设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