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产业新赛道:如何把握新机遇,抢占制高点?

2024-11-14
来源:网络整理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颠覆性技术对经济社会产生巨大影响。当前,我国经济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趋势明显,数字经济也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近年来,我国出台多层次、宽领域的政策文件支持数字经济全面发展。各地都在抓住机遇,布局数字智能产业新赛道。上海静安区正在率先试点,产业融合、场景丰富、创新驱动发展的数智产业发展格局正在逐步形成。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迭代,数字化、智能化正在催生新的产业赛道,同时也赋予传统经济新的活力。如何抓住新赛道、新机遇、新挑战,抢占数智产业制高点,成为当前各地经济发展的焦点。

近年来,上海静安区围绕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在数字经济领域走在前列,持续推动“云、数据、智、智”融合发展。产业链”,导致涌现出一大批创新型龙头企业和小企业。不同领域涌现出不少“隐形冠军”,涌现出不少引人注目的“新面孔”。数据显示,上海静安区拥有数据智能相关企业约1700家,核心大数据企业数量占上海全市三分之一以上。目前静安数智产业发展趋势如何?积累了哪些有益的经验?未来将如何规划?

布局行业前沿

地下地铁不仅无人驾驶,还能自动计算发车频率;无人机飞行表演在旅游景点频频上演,引人关注……在静安区3.31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诞生了许多这样的项目。大数据应用场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和美妙体验。

这里曾经是一个烟囱林立的老工业园区。现已成为上海首批数字经济特色新兴产业产业园区、民营企业总部集群、市级城市数字化转型示范区、首批超高清视频产业示范基地。 ...位于静安中环路北侧的上海市北高科技服务园,是近年来静安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生动注脚。

目前,园区已聚集跨国公司地区总部26家、数据智能企业700多家、经信委认定的大数据企业170多家。是全市大数据企业最集中的区域,数据智能企业税收接近5年实现年均两位数增长。

很多人在处理文档时都使用过“CS全能扫描仪”。这是上海禾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旗舰产品之一,用户遍布全球。在今年7月举行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和合信息向公众展示了多项图像内容安全防护技术,涉及AI图像篡改检测、生成图像识别、个人信息保护等领域,为业界展示了为人工智能在图像领域的可信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性。合合信息智能创新事业部总经理唐琪表示,合合信息致力于为人工智能的可信落地带来多元化的技术赋能工具,助力行业健康发展。

“市北高新园区有很多像合合信息这样的数据智能公司。”上海市北高新集团党委副书记、总裁陈军向记者展示了数据智能产业链图谱。该地图基于使用逻辑。分为服务层、技术层、资源层和应用层。园区700多家企业持续加大区块链、大数据安全、人工智能等技术领域的研发力度;拥有中心城市极为稀缺的近8000个电容量机柜资源,形成云计算、智能计算、大数据的产业集聚生态系统;应用场景涵盖金融、智慧城市、生命健康、交通、工业等众多领域。

“在此基础上,市北高新园区不断夯实产业基础,拓展产业外延,打造数字经济+总部经济新高地、全国数据元市场互联互通的重要枢纽节点,已着手“走出一条‘云、数据、智能、链’融合发展的新道路”,陈军表示。

“在市北高新园区的引领下,静安在数字化、智能化新赛道上的布局日益清晰。”静安区科委主任孙中峰表示,在规划未来产业发展时,要深化优势产业发展,继续瞄准数字科技产业发展,特别是抓住机遇围绕“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试点”和“可信数据经济试验区”建设,力争用五年时间形成更具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在拓展前沿产业方面,要加快打造以AR/VR/MR技术为支撑的虚实融合平台,积极培育元界与其他行业融合的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并创建许多动态数字应用程序。示范场景,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 ”孙中峰表示,对于传统产业来说,也要抓住数字经济的发展机遇,聚焦新赛道、新技术,推动传统商贸流通业数字化转型,提升传统商贸流通业的影响力。专业服务业,推动专业服务业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延伸。

照顾创新幼苗

不久前,人工智能领域企业深圳云天励飞科技有限公司展示了其自主设计研发的新一代边缘计算芯片Deep系列SoC芯片,并公布了“云天天数”的最新进展。大模型。这是公司继今年4月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后的又一重大事件。

同样表现抢眼的还有亿达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今年7月,该公司成功主办“AI无界智链全球”论坛,与200多位行业专家共同探讨数字智能供应链新范式;几天后,该公司荣获上海首个人力资源服务奖。创新发展大赛一等奖。

在谈到自己的成就时,两家公司不约而同地提到了他们背后同一个“父母亲”——上海静安大宁功能区。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静安大宁功能区以全生命周期精细化服务为企业业务发展提供优质“土壤”和“养分”。

自2021年聚焦科创产业以来,静安大宁功能区通过“园区+基金”、“招商+招商”的帮扶方式,探索推广“房东+股东”服务模式。今天,静安大宁功能区与相关国际投资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搭建行业优质企业对接平台,筛选潜力科技创新企业,将每一项科技创新成果融入“苗”纳入全生命周期管理。

全生命周期管理发挥什么作用?以云天丽飞为例,静安大宁功能区投资云天丽飞科创板IPO战略配售,进一步增加了企业与功能区的“粘性”;同时,静安大宁功能区携手云天励飞,运用AI+安全、端云协同、数字孪生等人工智能新技术,为区域内的智能管理和数据化运营提供算力基础助力静安大宁功能区乃至静安区数字化建设项目。一系列举措为企业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同时,静安大宁功能区还邀请金融机构为企业量身定制、系统规划综合金融服务解决方案,持续为企业输血造血;并与上海国创科技产业创新发展中心开展战略合作,加强“专业“静特新”企业评价与培育;与静安区人才服务中心共同为企业制定专属人力资源规划方案,帮助企业引进优秀人才,让其在静安大宁功能区安全发展……

“栽梧桐树,引凤凰来”。近两年,静安大宁功能区已有科技创新企业216家,产业已初具规模,集聚效应持续更加凸显。静安大宁功能区建设主体大宁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毛立鹏表示,下一步,园区将进一步利用功能区的园区生态和便利交通,打造凭借“一核、两产业集群、一商业集群”、完善的配套设施、优质的服务等独特优势,静安大​​宁功能区将建设成为具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示范区。

“数智产业的发展一方面需要优质载体空间的保障,另一方面对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孙中峰说道。

苏州河流经静安区,形成苏河湾。普华永道亚太及中国税务主管合伙人黄佳表示:“苏河湾是一个可以聚集多种要素的地方。目前,苏河湾的产业发展逐渐呈现张力,优质的承运资源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优质企业入驻。”

阿斯利康全球研发中国中心、恩智浦半导体、海格电气等一批领先科技服务企业落户于此,国泰君安、大辰资本、上海外服、尚基金服等一批知名专业服务企业入驻、盈科律师事务所落户于此。机构纷纷落户……苏河湾功能区建设主体苏河湾集团董事长朱明生表示,苏河湾功能区已逐步形成科技服务产业集群,科技金融服务业快速发展,科技服务业快速发展。专业服务业优势突出。这也使其服务水平大幅提升,打造静安服务科技成果转化的“绝活”。

今年4月,以苏河湾功能区为核心区的上海科技服务业发展示范区正式揭牌。随后,苏河湾集团旗下上海静安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有限公司与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全球创新网络项目上海全球科技创新中心、阿斯利康上海国际生命科学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创新园。多方将形成合力,推动成果转化,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发展,培育壮大创新型龙头企业、链主和“隐形冠军”。

“成果的转化就像秋天的收获,我们从春天开始播种、浇水、施肥,尽力做好全生命周期涉及的每一项工作,同时让产出反哺技术,然后通过技术升级,增强成果应用能力,形成良性循环。”上海静安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朱明远表示。

“静安将深耕大数据、区块链、芯片设计、数据安全等重点领域,打造开放的数字技术创新平台,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力争在前沿技术领域实现突破。边缘和共性关键技术领域。”静安区委书记余勇表示,依托各类服务实体,静安将大力实施“百企成长”计划,建立全生命周期培育机制,通过“一企一策”加大支持力度让更多优秀本土企业脱颖而出、成长壮大。为参天大树。

孙中峰介绍,静安将聚焦科技创新领域,围绕科技创新,通过量身定制专业化服务团队、扶持政策、评价机制等,支持一批有成长潜力的本土骨干企业加快成长。企业的整个生命周期。五年内,力争10家以上上市公司、20家以上成为特定领域创新领军企业。

丰富的场景应用

新技术要发挥作用,就必须为其提供应用场景。采访中记者注意到,静安区立足本地区实际,为各类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了丰富的应用场景,让这些“新苗子”在市场考验中加速成长,实现迭代。更新。

信谊科技开发了基于区块链的中药方剂流通质量监管平台,为每张中药方剂打造独一无二的“身份证”,清晰记录中药饮片的种植、生产、采购、调配、煎煮、流通等过程。处方。各个环节的重要信息,确保中药饮片的安全、有效、可追溯。消费者可以通过微信小程序查询相关信息。

静安区体育局与亿联科技打造了“静安体育公司配送”项目。配送券的生成、发放、领取、使用、流通等数据信息均加密记录在区块链上,避免了配送券的重复使用。数据欺诈等问题...

随着数智融合逐步在千行百业应用落地,相关企业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稳,也为提升我市能源水平、提高核心竞争力注入了强劲动力。

作为上海首个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数字化示范区,静安区今年加大力度,鼓励和支持更多品牌企业在此设立数字经济功能总部、研发中心和开放创新平台。静安区商务委员会主任沉虹表示,在建设数字商圈过程中,静安大力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应用,支持购物中心提供AR购物、跨境融合服务等情景化、沉浸式服务。数字消费场景,着力打造数字消费全面拓展、要素流动活跃的数字创新街区。

一系列数智行动为企业带来新的增长点。欧莱雅中国已完成“美容数据湖”建设,“美容技术中心”在静安成立。通过数字化创新,欧莱雅中国线上销售额近年来保持两位数增长;通过数字化赋能,久光百货重塑了“人、货、店”,多渠道、多场景触达用户。去年线上销售额同比增长150%,大众品牌占比84.86%交易...

“未来,静安将持续推进商业数字化转型,依托大数据产业和商贸服务业优势,加快培育数字消费经营主体,优化升级消费平台水平,积极打造数字消费应用场景,推动数字智慧经济成为赋能静安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沉宏说。

数字技术创新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孙中峰介绍,静安将进一步向更广、更专业、更深层次拓展,激发创新产业活力,带动相关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此外,要积极活跃创新生态,引导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机构、产业投资基金等社会资本加大对科技创新和未来产业的投资。同时,要构建科技创新的金融生态系统,把握不同的技术领域和阶段。企业创新规律提供更加完善的技术转移转化服务、技术中介、人力资源等公共服务,推动创新技术走向市场,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应用。

在数字智能平台建设方面,除了阿斯利康全球研发中国中心、上海静安国际创新走廊等国际平台外,还有上海市北区块链生态谷、上海科学院区块链技术研究院等产业生态平台。向静安集合。静安区还启动了可信数据经济示范园区建设,并推出了《上海市静安区可信数据经济试验区发展规划(2023-2025年)》。未来将在上海建设一批数据安全产业基地和国家级产业基地。数据公共空间、上海可信数字经济研究院等优质平台。

从宏观上看,具有静安特色的“南北联动、产业融合、生态繁荣、场景丰富、创新驱动”的数字智能产业新格局正在逐步形成。 “静安区将持续打造‘数字智慧城北’品牌,围绕打造全国数据元市场互联互通重要枢纽节点的目标,在大数据等重点领域深入发力。大力吸引和培养数字经济领军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数字智能产业集群,积极打造更加开放包容的创新生态,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于勇 说。 (经济日报记者 李志国)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