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教育部加强研究生教材建设的有关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凝聚动力、长远发展任期展望服务国家需要,精耕细作培养创新人才,艰苦奋斗、艰苦奋斗提高人才。培养体系,精心谋划、精心布局研究生课程教材建设,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
注重精心谋划,课程建设不断创新。在课程建设方面,山东大学立足研究生阶段特点,围绕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学习和宣传解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时代,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我们精心策划设计了多个项目,鼓励研究生教师积极探索。 2020年起,积极推进思政示范课选拔工作。 2021年组织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研究与课程品牌”项目35个,探索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效举措纳入研究生学习的课程材料。模型挖掘成果显着。研究生课程《文学》被评为国家级思政示范课,其他5门课程被评为省级思政示范课。精心建设国际课程,总数达到354门,占课程总数的11%。今年,3门全英文课程入选国家首批向印尼提供的高水平MOOC课程,另有多门课程已推向海外其他国家。
注重激励保障,教材建设取得丰硕成果。提前谋划优秀教材编写激励保障机制,组织实施教材规范化管理,积极为山东大学首届研究生评选30本优秀教材,推荐评选国家级和省级优秀教材,建立结合研究生公共课程和研究生课程教学智慧教学创新计划,建设“山东大学建校120周年研究生公共课程”“智慧教研系列”。 2021年全国优秀教材(高等教育)评选中,文学院杜泽训教授的《文字学大纲》(修订版)荣获一等奖,文学院张世山教授的《中国艺术民俗学》荣获一等奖。高等儒学研究院荣获一等奖。 《学习》荣获二等奖。经济学院陈强教授的《高等计量经济学及其应用》(第二版)等12部教材被评为山东省普通高等教育一流教材。其中,《语言学大纲》作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已单行本发行,成为全国发行量最大、使用最广泛的语言学教材之一。全国20多所大学研究生使用该软件。培育推荐图书和考研参考书,展现辐射效果显着。公共课程智慧教研系列中,高等儒学研究院马来平教授编写的《人文研究方法论》、经济学院杨凤录教授编写的《复杂世界中的经济学》等教材受到多所大学教师的欢迎。深受好评。
注重集中注意力,教学取得新成效。山东大学坚持深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持续播种、精心培育,培育研究生课程教材建设的实验田。深化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打造“研究型思政课”品牌工程;持续培育和打磨精品课程,持续评选国家级精品课程;深化智慧课程建设,打造一批研究生智慧专业课程,推动国际课程平台在线工作;建立精品教材创作激励保障机制,努力编写和使用优质教材,大力编写新兴学科和应用学科教材,出版山东大学研究生专业核心课程精品教材。推动研究生教材修订,加强教材规范使用管理;开展首届国家教材建设奖宣传工作,切实发挥获奖成果的示范引领作用。坚持精品课程选拔和培养。 2021年,5门课程被评为教育部精品课程,15门课程被评为山东省研究生教育精品课程,16门课程被评为山东大学研究生教育精品课程,70门课程被评为山东省研究生教育精品课程。山东大学研究生精品课程持续培育课程。落实数字中国建设战略部署,打造15门研究生公共课程智慧教学创新计划、10门研究生数字能力公共课程、4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公共选修课,全面推动新时代研究生教育信息化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