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门研究生课程、8.5万个案例、30万多条产学研需求信息……近日,国家智慧教育平台2.0正式上线,新增研究生教育版块。本版块立足研究生和导师的需求,强调“研究”和“应用”。
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于今年3月28日正式上线,并于7月8日进行全新改版升级。7月14日,教育部学位管理和研究生教育司司长洪大勇在发布会上介绍。教育部新闻发布会表示,学科建设遵循研究生教育规律,以研究生和导师为中心,以信息化带动研究生教育改革。
该部分开设了除军事学以外的各学科、各专业的研究生课程,共建共享高质量的研究生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核心课,更好地为研究生夯实知识基础。案例教学是研究生教育特别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教学方法。该版块提供国内最大、规模最大、最全的“中国专业学位案例库”,包括文字案例、视频案例、小微案例4500个。以及短视频案例。它还共享“中国临床病例结果数据库”,提供超过8万份由一线医生撰写的标准化病例报告。
“目前,我国有700多个研究生培养单位和多个学位授权点,但各单位、各授权点之间的发展质量并不均衡。”洪大勇表示,平台上提供的各类资源都经过精心打磨和精挑细选,资源可以通过平台更充分、更公平地共享给各培训单位的导师和学员。
学术研究与合作是研究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版块为研究生提供了丰富的科研信息。洪大勇指出,通过版块建设,可以搭建新的学术交流平台,为学生提供学习和交流空间,为教师提供培训和拓展空间,共同构建超越时空界限的学术共同体。
提供近4年20万次博士“论文选题检索”,为研究生选题提供参考;链接中国科协网站提供的“院士讲堂”计划,发布中国科协评选的重大科技问题,培养研究生提高学术视野,强化问题意识。 ;它还提供在线论文写作指导和科研工具使用课程,这些都是科研人员可以使用的“干资料”。此外,还为研究生导师提供“教学交流”、“能力提升”、“政策解读”等方面的在线资源。
弘扬科学家精神、坚守诚信底线、遵守学术规范和科研道德的教育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科建有“学术规范和科技道德自评题库”,共500题,可自动生成试卷,供学校组织考试和学生自评。在这里,您还可以看到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教育报告会视频。洪大勇指出,这些内容让研究生守住学术底线,恪守学术道德,为创新奠定坚实的基础。
研究生教育板块还与中国科协“科创中国”平台对接,实现学校与企业的供需对接,服务产教融合、双向增长。该版块目前已聚集超过30万条企业创新需求。
洪大勇在回答科技日报记者提问时表示,目前我国有研究生333.2万人,研究生导师55.7万人。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保证质量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保证水池水质的方法一是对水池实施净化工作,二是引入水源活水,改善水质。”洪大勇强调,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研究生教育版块的建设是引入源头生活水的一种方式。努力成为变革时代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先行者和试验田,为研究生教育推动变革注入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