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互联网史上,张一鸣和宿华可谓是一对特殊的对手。
随着短视频行业进入白热化阶段,用户和商业化的竞争也日趋激烈。 不过,抖音和快手这两个领军者之间的竞争并没有进入恶性循环。 相反,我们看到了豆块之间更加高维度、更加干净的竞争策略。
在我们看来,张一鸣和苏华更像是一场侠客对决,正气凛然,惺惺相惜。
01
张一鸣PK苏华
英雄相惜,侠客对决
在阅读本部分之前,我们先看一些案例比较:
快手推出营销平台“Fe+新业务”,加速商业化;
抖音推出星图、蓝V计划等;
今年,快手独家赞助央视春晚,发放10亿红包,实现3亿DAU目标;
字节跳动推出20亿红包游戏,邀请全国人民元旦免费观看《囧妈》。
抖音签约罗永浩推广直播,快手联手辛巴师徒抢夺用户注意力……
我们再来看看其他几个维度的竞争:
邀请李诞做客,左抖音,右快手
数据上报方面,左边是抖音,右边是快手
音乐活动策划,左抖音,右快手
仔细观察中国的互联网时代,企业之间、大老板之间的恶意竞争似乎更多了。 尤其是近10年来,几乎每年都会上演多场公关大战。
3Q大战,腾讯与360胶着; 阿里巴巴、京东、PRC曾卷入多起公关丑闻,如今战火已经打到了拼多多家门口; 美团与阿里巴巴交战不断; 国内手机厂商互相争吵、互相诽谤; 字节跳动和腾讯正在经历着一次又一次的坎坷……
商业竞争是一种常态,但恶性竞争只会让商业生态变得病态。 但华哥也幸运地看到了例外。
短视频领域的两大领军者抖音和快手之间的竞争更加和谐。 没有那么多恶性竞争。 双方更像是骑士,公然亮剑。 你行动,我行动。 不存在血腥的公关战或所谓的背后捅刀子。
两者都是短视频产品,都是算法推荐的,但一个是中心化的,一个是去中心化的。 虽然模式完全不同,但都取得了相应的成功。 在商业化方面,抖音盲目跑在前面,快手则紧随其后。
不过,无论是争夺用户,还是在商业变现阶段,抖音和快手虽然都是竞品,但两者并不因为利益而发生冲突。
“这两种产品本质上是不同的,它们只是在前往各自目的地的途中相遇而已。” 苏华表示,他对两方的竞争很冷漠。 张一鸣在内部讲话中也提到,他一生最后悔的事情就是没有投资苏化。
移动互联网时代,小编认为抖音和快手是近十年来最具价值的竞争对手。 张一鸣和苏华的关系更像是一场骑士对决。 双方在积蓄力量战斗的同时,也相互尊重、珍惜。
02
抖音+中心化 vs 快手+去中心化
中国互联网产品史上最维度竞争
快手诞生于2011年3月,最初是一款用于创建和分享GIF图片的移动应用程序。 2012年11月,快手从工具应用转型为短视频社区。 抖音的上线时间晚于快手,于 2016 年 9 月上线。
虽然抖音和快手都是短视频产品,但不同的产品理念决定了它们有很大不同。 正如小编之前所说,抖音和快手都是算法技术推荐的,但抖音是中心化运营,而快手是去中心化运营。 这就是抖音和快手的核心区别。
“我只是想做一款能让普通人平等录音的产品。” 宿华曾经介绍过快手。 创始人的基因决定了产品的基因。 正是因为这种普世价值,快手的定位是让每一个普通人都有平等的机会展示自己。
快手拥有去中心化的运营理念,非常重视产品体验,“老铁文化”氛围让快手用户更具粘性。
抖音选择了与快手不同的产品运营思路——从中心化出发。
抖音聚焦一二线城市的年轻用户,利用各种运营方式推出各种挑战、话题性内容以及好玩炫酷的特效,也吸引了大量年轻用户的关注。
抖音的中心化运营使得抖音持续需要稀缺的优质内容。 抖音吸引名人,与各领域的KOL签约。 一方面解决了内容问题,另一方面也给抖音带来了巨大的用户流量。
与抖音相比,快手更早进入短视频领域。 在抖音出现之前,快手可以说已经牢牢占据了短视频的第一把交椅。 但随着抖音的崛起,尤其是2018年春节期间,抖音的日活跃度反超快手,继续领先。
虽然快手和抖音的产品逻辑和运营方式存在巨大差异,但快手更注重产品、社交、去中心化; 抖音注重运营、注重内容、注重中心化。 但通过不同的方式,两人都成为了短视频领域的领军者。 这也让抖音和快手成为移动互联网的焦点。
03
最关键、最残酷的节点
要么你死,要么我活。
不少文章指出,短视频现已形成“双超多能”的格局。
抖音和快手凭借先发优势稳住了头部位置。 后来入局的腾讯、百度等互联网巨头,追赶前者的希望渺茫。
2020年1月,抖音宣布DAU突破4亿。 快手去年设定的DAU目标为3亿,目前已基本完成。
如今,短视频战场日趋清晰,抖音、快手竞相争夺,竞争异常激烈。
根据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发布,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8.54亿。
当前短视频用户总量也已达到天花板,增速也在放缓。 如今的抖音正在下沉占领快手用户,而快手则向上入侵抖音用户。
截至2019年5月,抖音和快手的用户重叠度达到46.5%,并且这一比例还在不断上升。 从用户数量来看,抖音暂时领先,但快手也在追赶。
不仅在国内,双方的战火也蔓延到了海外。 据《玩玩》报道,在海外业务放缓半年多后,快手将重启海外扩张,目标明确是与抖音争夺海外市场。
除了用户争夺之外,抖音和快手在商业化上的竞争也不断升级。
数据显示,抖音2019年营收目标为500亿元,快手则为350亿元。 抖音、快手今年的营收目标也在不断提高。
目前短视频的商业化主要集中在直播、广告、电商、MCN四个方面。 抖音的主要收入来自信息流广告,快手的主要收入来自直播打赏。
抖音在商业化上一直比较激进,而快手则比较克制。 不过,从2018年开始,快手开始加速商业化进程。 未来,两方的竞争将更加直接和激烈。
抖音、快手在加速商业化的同时,也在为上市做准备。
据了解,抖音母公司字节跳动正在排队上市。 为了提升估值,抖音显然面临着巨大的商业化压力。 竞争对手快手也进入上市倒计时。
2020年是抖音和快手竞争的关键节点,事关生死存亡。
04
华哥正在思考
2020年抖音快手竞争四大要点
如今,中国移动互联网的人口红利消失,流量竞争加剧,剩余的短视频流量已接近天花板。
对于抖音和快手来说,如何最大化其库存流量变现。 华哥预测2020年抖音和快手的竞争有四个关键点:
1、双方都在努力出海,快手需要直面抖音的锋芒。
如今,国内用户红利已经见顶,海外则是广阔的市场。
在海外市场方面,抖音海外版优势明显。 目前已进入150个国家和地区。 据抖音最新数据显示,全球下载量已超过10亿次。 现在我们必须关注其影响。
快手的海外业务发展相对缓慢,尤其是错失.ly之后。 快手的海外业务一直难以起色。
抖音和快手出海时间几乎相同,但抖音处于绝对领先。 但快手并没有放弃的打算。 据界面新闻2019年9月报道,快手已重启海外业务,并招募了大量海外员工。
2020年,抖音与快手在海外的竞争将愈加激烈。
2、多方面开花,推出产品矩阵
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单一App已经变得难以使用,打造产品矩阵成为新趋势。
我们可以看到,各家公司都在打造短视频产品矩阵。 基于字节的抖音、抖音火山版、西瓜视频等; 腾讯还推出了包括微视在内的多款短视频产品。
快手也是如此。 据投众网了解,2018年以来,快手已投资并孵化了10余款短视频APP。 然而,快手的产品矩阵并没有取得相应的成果。
小编认为,未来快手将在产品矩阵方面重新调整策略,对包括抖音在内的字节跳动产品发起新的攻势。 抖音也将探索新的短视频领域。
3.电子商务是一块大蛋糕。 决战是直播带货。
直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电商配送方面,快手一直领先于抖音。 但随着抖音的投资,势必会对快手造成一定的影响,未来双方的竞争将愈发激烈。
4、结合自身优势做公益事业,并坚持做下去
一方面,参与公益事业是企业尤其是大企业的责任。 另一方面可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形成品牌广告效应。
抖音、快手此前已经有不少案例,但还远远不够。 2020年疫情冲击下,如何结合自身优势帮助重灾区恢复生产,是快手和抖音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后记:每个人都将是商业时代的见证者。 我们希望看到豆快之间高维、干净的竞争。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