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神曲如何改写音乐行业?真正“有价值”的流行音乐

2023-12-13
来源:网络整理

“有时候我点抖音上的视频,BGM特别好听。我搜了一下,发现只有15秒的副歌,连完整的副歌都没有。” 音乐爱好者小吴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在他作为听众看来,抖音对于音乐来说是一场灾难。

有舆论认为,抖音给音乐行业带来了负面影响。 音乐创作变得更加残缺,价值观的表达变得更加肤浅。 “短视频威胁论”正在行业内迅速传播。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表示,流量平台强大的推广能力也为无数创作者提供了进入行业的自然入口,因此“创作环境会更好”。 一些主流歌手和传统唱片公司也逐渐向流量靠拢,选择在这场“流量战”中拥抱流量。

抖音神曲如何改写音乐行业? 什么是真正“有价值”的流行音乐? 卷入流量与音乐内容产业之争的音乐人和音乐公司如何选择改变还是坚持?

30秒的音乐是次品还是新的音乐形式?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短时间内吸引受众注意力成为赢得流量战的核心。 抖音平台也深知这一规则,对短视频设定了15秒至60秒的时长限制。 在这种限制下,用作背景音乐的歌曲更有可能缩短前奏或将副歌放在前面,以快速展现副歌的高潮。 比如陈雪宁的《绿》,歌曲开头直接以电话音的形式演唱副歌部分。 《火羊瞌睡》翻唱了《夏天的风》,并改变了原来的编曲,把最朗朗上口的副歌部分放在了歌曲的开头。

“抖音火了以后,歌手们发现,一首歌火起来只需要30秒,很多人甚至没有写出完整的歌曲。或者一首3分钟的歌,就是30秒的反复重复。” 泥屋娱乐联合创始人兼CEO田甜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为了快速抓住听众的耳朵,一些音乐人写的歌曲越来越短,有的甚至只写十几秒的副歌部分。

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华语乐坛,全世界的音乐创作也在发生着同样的变化。 2019 年发布的一份报告发现,流行歌曲的平均长度越来越短。 从2013年到2018年,Hot 100的平均歌曲时间从3分50秒下降到3分30秒。 2018 年所有热门歌曲中,有 6% 的歌曲时长为 2 分 30 秒或更短,比前五年增加了 1 个百分点。

资深音乐产业观察家陈贤江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两个。 一是注意力碎片化的影响。 音乐家需要在短时间内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另一个原因在于目前流媒体建立的补偿制度。 在传统唱片时代,如果出售实体专辑,音乐家就会获得报酬。 流媒体时代,报酬不是按照实体唱片销量计算的,而是按照播放次数计算的。 在目前的流量平台上,播放时间超过30秒就被认为是一次播放。 因此,很多音乐人都卡在30秒的创作里。 在很多人看来,这是一种比较“鸡贼”的做法。

针对这种歌曲较短的现象,一些音乐从业者也“颇有批判”。 “音乐是一门时间的艺术,需要时间来展现。不完整的音乐作品在表达价值上是不完整的。从这个角度来说,这是音乐的悲哀。” 田田说道。

双鱼音乐厂牌音乐人、经理人李舒也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当你在抖音上听到一首好听的旋律,但搜索后整首歌并不令人兴奋时,感觉很失望。 的。”

然而,一些从业者认为这种现象是媒体技术发展的结果。 “在唱片时代,一首歌曲持续三到四分钟的行业惯例并不是没有挑战的,”音乐评论家邓科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在他看来,信息传播技术的每一次迭代都对音乐内容产生了影响。 在古典音乐时期,交响乐通常持续20至40分钟。 唱片时代的到来打破了这一规律,将观众的审美习惯固化在三四分钟的长度上。 如今流媒体时代也带来了新一轮的变革。 “这就像在大屏幕上看电影和在手机上看短视频一样,”他说。

对于部分听众反映的抖音歌曲聆听体验不佳的问题,邓科认为不应简单地归咎于音乐音量的变化。 “正因为低质量的内容充斥其中,很多人都会本能地感到厌恶,但不能说形式、格式有问题,任何形式、规范都可以形成好的作品。” 邓轲对此进行了分析。

抖音里很火开头噔噔的歌曲_抖音神曲心开头的歌曲_抖音开头bgm

在陈贤江看来,音乐市场劣质内容泛滥的原因并非是音量的缩短。 “关键是在新时代,统一的行业标准还没有建立。” 他说。

他分析说,传统录音时代制作的作品平均水平之所以比现在高,是因为它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行业标准,即以录音品质为核心的标准。 只有通过专业的音乐训练和丰富的经验积累,才能将录音质量控制在专业标准之内。 但现在,技术更加多样化,发行渠道更加丰富,受众分层更加严重,标准变得模糊。 一些制作水平很低的歌曲也可以通过流量平台在目标受众中传播,难以建立统一的行业标准。

“当然,音乐的体积被压缩了,这对内容创作来说是一个挑战,所以很难做出一首流行的抖音歌曲。” 邓轲说道。

如果我们不制作专辑,就不再有“国王”或“女王”。 抖音是罪魁祸首吗?

虽然歌曲变得越来越短,但许多歌手不再制作完整的专辑,而是继续发行单曲。 抛开抖音歌手不谈,周杰伦、孙燕姿等老牌歌手近年来都停止了制作专辑。 不少乐迷抱怨“现在的华语乐坛没什么可听的,还在听10年前的歌”。

与单曲相比,专辑是更完整的音乐产品,更有利于音乐人音乐理念的输出。

“2005年左右,有很多制作精良的专辑,都很‘特别’,不仅听起来不错,有时甚至会改变你的观念和想法。现在歌手只发单曲,这并不重要。”感觉不错。令人愉快。” 小吴说道。

是什么导致现在的歌手停止发行专辑?

“制作思路发生了变化,从过去的策划先到歌曲先。” 资深音乐从业者、音乐营销专家唐建成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在传统唱片时代,一张专辑的制作周期非常长,少则一年,多则几年。 前期需要根据歌手、艺人的特点与策划团队、制作人沟通,确定专辑的音乐方向(音乐风格、歌词内容方向)。 那么音乐风格就决定了艺人的形象包装、唱片设计等风格。 另外,还需要根据规划的定位内容进行歌曲的收集、选择、试听。 下一步是根据艺人的特点和演唱能力来确定最终制作的歌曲。 有时需要根据艺人的规划和定位,对所选歌曲的歌词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 接下来就是复杂的音乐制作和后期推广。 “这就是为什么那个时代有很多宏大的叙事,也花了不少功夫去策划。” 唐建成说道。

如今,由于抖音、快手等平台的传播路径数据非常透明,市场反馈也更加迅速,唱片公司的思维已经从“策划优先”转变为注重结果的“歌曲优先”。 与其花大量时间进行前期策划和设计,唱片公司更倾向于在大量歌曲中挑选可能受欢迎的歌曲,在市场上“盲目投资”以“碰碰运气”。 “反馈很及时,歌曲流行不流行,数据马上就告诉你。数据不好的话,我们就不写了。要做一张专辑,发一张唱片,10多首歌曲,人力和物力。”物质资源投入了,但一旦释放出来效果不好,那么损失就会很大。”邓科说。

对于这一现象,陈贤江认为,不必过于悲观。 他认为,虽然现在歌手频繁发布单曲,但仍有一些音乐人,尤其是主流歌手,仍然坚持制作精良的专辑,甚至专辑的质量因技术的发展而更高。 “比如欧美的泰勒·斯威夫特,每年也会发​​行一些单曲。但她仍然制作完整的专辑和黑胶唱片,质量都非常好。很多中国歌手也是如此,比如李“荣浩和邓紫棋。他们通常依靠的是单曲,但一张专辑必须是一个完整的产品,”他说。

但让很多乐迷最担心的不仅仅是歌手没有出专辑,而是他们相信当今的乐坛永远不会出现像周杰伦这样的现象级歌手。 在他们眼里,曾经群星璀璨的华语乐坛是最令人怀念的。

抖音开头bgm_抖音神曲心开头的歌曲_抖音里很火开头噔噔的歌曲

“我觉得市场太浮躁了,我习惯了做短期快速的事情,利润来得又快又丰厚,很难专心做音乐,专心做歌手,那么这些歌手如何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歌手呢?”周杰伦。” 李树说道。

也有人认为,如今现象级歌手难以出现的根本原因是流量平台造成的受众严重分层。 音乐行业观察家陈贤江指出,目前的平台都有自己独特的受众圈子,在选择上架歌曲的平台时,一定要考虑自己需要的受众群体。 正因为如此,某些歌曲总是在某些圈子里流行,“出圈”越来越困难,歌手的粉丝也被分成了自己的圈子。

“别说‘国王’‘女王’了,能开演唱会的歌手越来越少了。” 李澍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目前,不少抖音歌手都面临着“名歌手不红”的困境。 许多听众可以随着一些旋律哼唱,但他们不认识歌手。 此外,面对海量音乐,想要继续“出圈”也很困难。 导致一些歌手往往只有几首熟悉的作品,无法举办独立演唱会。 他们只能出现在音乐节或者其他商业演出中。

“演唱会对于歌手和歌迷来说都是一种仪式,现场听音乐往往会勾起观众的听觉记忆和审美记忆,这也是很多乐迷在演唱会现场落泪的原因。” 李树说:“如果没有音乐会,音乐界会非常难过。”

抖音神曲是“音乐垃圾”吗?

什么构成“有价值的”流行音乐?

抖音歌曲真的是很多人所说的“音乐垃圾”吗? 不少音乐从业者认为,没有必要将抖音神曲等同于劣质音乐。 “好的内容还是有的,只是现在基数太大,导致‘垃圾’太多的感觉。汪峰之前翻唱的《平凡》《空》都是好作品。” 唐建成说道。

在被很多业内人士嗤之以鼻的同时,很多人也不得不承认,制作一首“出圈”、“爆款”的歌曲确实很难。 “我的一个好朋友10年前听了《爱情生意》,觉得很糟糕。他发誓要做一首比它更受欢迎的歌曲,但他还没有写出来。” 唐建成与《中国经济周刊》分享了这段经历。

那么,对于流行音乐来说,流行了就可以称为成功吗?

陈贤江表示,流行音乐的价值长期以来一直存在争议。 流行音乐从一开始就被定义为商业音乐,因此商业性往往是很多音乐人创作流行音乐的出发点。 然而,随着流行音乐逐渐发展为多种风格、多种门类,其艺术价值也随之提高。

不少业内人士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提到了音乐的“共鸣”效应。 “音乐是为了共情,如果你的作品能够感动别人,那一定是好作品。如果你的作品只能感动你自己,为什么还要发表呢?” 田田说道。 一些音乐从业者也认为,音乐创作不能通过自言自语来完成,而必须用每个人都能交流的“语言”来创作。

“但音乐家不需要盲目地取悦某些人群。” 陈贤江说,“最重要的是音乐的传播功能。” 在传播过程中,音乐逐渐成为维系公众情感的纽带。 “如果每个人都能一起唱一首歌,那么这首歌就能团结人们,成为一代人的文化记忆。其价值就在于音乐有共鸣的力量。” 陈贤江说道。

抖音里很火开头噔噔的歌曲_抖音开头bgm_抖音神曲心开头的歌曲

或许现在的流行音乐,尤其是抖音神曲,缺少的就是这种“粘合”功能。 自媒体的兴起和短视频的流行,让音乐成为视频中的“配角”。 与此同时,随着视频内容的个性化、个性化,音乐创作内容也逐渐成为“vlog”。 现在的音乐作品创作更多的是私人情感的表达。 当观众听到一首符合自己当下心情的歌曲时,可能会沉浸其中,但一旦脱离了自己的情绪,歌曲就很难留在他们的记忆中。 “现在的创作更像是写音乐日记,失去了交流的作用。” 陈贤江说道。

流量时代新玩法? 音色是秘密吗? 把音乐当作潮流品牌来制作IP?

“游戏玩法不同。” 不少音乐人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都提到了同一句话。 面对激烈的交通,很多音乐从业者也被迫前行。 一些老牌主流歌手,如周杰伦、孙燕姿、刘德华等,也纷纷入驻抖音、快手等平台。 音乐公司也在这些平台上投入越来越多的资金。 已经被改写的音乐行业,现在又是如何发挥的呢?

一些音乐公司有自己的答案。

“现在的歌手能够脱颖而出的是他们的音色,他们的演唱能力是首屈一指的。” 吉云文化总经理席米说道。 公司打造了几位深受年轻人喜爱的歌手,也创作了一些歌曲。 她认为,在当前歌曲大量供给、歌手同质化严重的市场环境下,音色是歌手赢得音乐流量之战的关键,能够赋予歌手差异化的特色。 “歌唱技巧可以通过后期处理技术来提高,但音色是上帝赐予的礼物,”她说。

另一方面,一些音乐公司则直接利用了音乐业务。

“把现在的音乐公司想象成一个时尚品牌或者文化公司,一个歌手或者一个乐队就是一个IP。” 田田说道。 他工作的泥屋娱乐是一家音乐厂牌,旗下拥有盘尼西林、's 、 和 等乐队。 如今,泥屋还与各时尚品牌合作,推出配饰、服装等周边产品。

在他看来,流量时代音乐商业的原则在于如何输出价值。 音乐是核心,衍生出很多商业生态。 这些商业生态都服务于音乐的核心,凸显相同的价值观。 “比如鬼福乐队,定位是数学摇滚乐队,他们的歌曲没有歌词,很多人听不懂,但他们传达的价值观和现在的二次元受众是一致的。所以我们策划了一系列与ACG合作的宣传和促进” 甜甜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分享了自己的经历。

如今,许多音乐公司不再简单地销售唱片。 在流量的冲击下,过去的主流唱片公司如滚石等都在积极寻求改变。 音乐电商的花样越来越多,包括举办线下音乐节、与潮流品牌合作等,实现音乐电商生态的裂变。

“其实这很好,如果把音乐当成一门生意的话,它的形式会更加多样,花样也会更多,这也是一种发展。” 唐建成评价道。

在用户画像方面,天天表示,他想要捕捉的受众是所谓的“Z世代”,其显着特点是“我一定是与众不同的,我有一定的小圈子,但圈子不能大,否则它就失去了独立性和基调。” 他认为音乐具有社交功能,应该以音乐为载体,输出特定圈子的共同价值观。 《乐队的夏天》的火爆就是最好的例子。 “那种我行我素、与众不同的态度,很符合现在年轻人的价值取向。”

“现在我们总是讲流量,但其实很笼统。对于音乐公司来说,重要的是找到自己需要的流量。” 甜甜说道:“‘出圈’是一门技术。”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