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充电宝行业正迎来收获季节。
3月13日,国内领先的共享充电宝 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IPO上市申请文件,计划在纳斯达克上市。在招标文件中, 披露了其D轮融资的具体规模,融资金额为2.34亿美元。阿里巴巴、凯雷、高瓴、软银亚洲等多家资本巨头参与投资。
除了怪兽充电外,去年7月,“三电一兽”之一的小电科技也获得上市辅导,计划于今年三季度登陆科创板。曾经被无数人看不起的共享充电宝公司,如今却成为了资本的宠儿。但在上市狂欢中,峰见(ID:)认为,共享充电宝行业的故事还远没有结束。
盈利的共享充电宝
事实上,早期的共享充电宝也经历了一轮行业洗牌。 2017年,共享充电行业获得28轮融资,但厂商之间的疯狂补贴战只持续了几个月就戛然而止:泡泡充电、河马充电、小宝充电、PP充电、创电、放电科技、乐电等。企业纷纷倒闭,连美团也不得不退出。当时共享充电市场规模还不到100亿,市场容量本来就有限。
熬过混战期并最终生存下来的厂商,要么有大投资人支持,有一定的资金实力,比如有顺为资本支持的 、被聚美优品收购的街电;或者他们有独特的眼光并且领先于计划。赢得细分市场就意味着抓住火车站充电场景的召唤。烧钱大战过后,“三电一兽”纷纷宣布盈利,形成了今天的市场格局。共享充电宝的“扭亏为盈”依赖于刚性需求与场景消费的有机结合。
迄今为止,智能手机电池续航时间的进步并没有完全解决用户对功耗的焦虑。智能手机电池的创新主要体现在快速充电功率和最大电池循环次数等指标上,但最根本的电池寿命仍然受到电池容量的限制。如今,手机的重量和尺寸已经达到了用户所能接受的最大程度,未来电池容量的提升有限。移动电源仍然是必需品。
据数码博主小白评测的数据显示,随着用户对续航要求的不断提高,手机厂商开始注重提升电池尺寸。 2019年到2021年,手机电池容量大多增加了500-。但随着高刷新率、5G等高耗电功能的加入,手机使用后的剩余电量相比两年前仅增加了10%。在世界各地,手机外出时没电的情况仍然屡见不鲜。
但“刚性需求”还不够。想要共享经济健康发展,成本已经成为不可回避的一道坎。成本低廉也是共享充电行业的优势。与共享单车等重资产行业相比,共享充电宝技术成熟、成本低廉。设备损失率仅为百分之一,远低于共享单车两位数的损失率。此外,幸存的共享充电宝厂商大多都有独家合作伙伴。 与紫米科技合作,小电则选择飞毛腿和比亚迪。由于技术成熟,单个充电宝每月的维护成本仅为1.5元。
共享充电宝也成为互联网厂商进军本地服务的切入点。互联网公司通过支付系统解决了最棘手的存款问题。 2017年8月,支付宝联手各大充电宝公司推出“1分钱免押金”活动,微信支付积分也紧随其后,让充电宝公司进一步降低了吸引新客户的成本。
当刚性需求和低成本两大因素结合在一起时,所有共享充电宝企业要做的就是在当地推广。共享充电宝的命脉在于位置。在一些大型热门酒吧,共享充电宝的入门价格已经达到30万元/年。在很多小餐馆里,商家还可以获得一半左右的利润分成。 。
怪物充电表示,即使在疫情影响下的2020年,单个充电宝的平均收入也能达到570元,这对商家来说非常有吸引力。面对租金上涨,充电宝公司也可以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如今,一线城市共享充电宝的价格已经涨到3-4元/小时。 “一元钱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虽然2019年以来充电宝的价格有所上涨,但是充电的人数并没有减少,而且还是做到了。稳定增长。
经过混战,共享充电宝行业已经步入稳定赚钱的轨道,但对于以怪兽充电为首的巨头来说,他们希望通过充电场景“入侵”当地市场。
怪物冲锋为何能突破?
作为“三电一兽”中最年轻的公司, 在共享充电宝行业的浪潮中成功后来居上。艾瑞数据显示,从营收来看, 已经是中国共享充电宝领域的领先者。欧睿国际还表示, 占据中国共享充电宝市场三分之一的份额。
怪物充电的成功让我们看到了共享经济成功的秘诀:规模和运营。在早期没有专利优势的情况下,怪兽充电依靠运营和效率实现了用户的快速增长(CEO蔡光远)。从收入结构来看,营销推广费用占 总支出的70%。同时,怪物充电42%的设备部署在三线及以下城市,超过行业平均水平。
除了增加安装量之外,怪物充电在场景化营销方面也做了很多尝试。近两年, 与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草莓音乐节、奶茶餐饮等品牌合作,相继推出动漫定制充电宝、潮流品牌定制充电宝、城市定制充电宝等专场活动。移动电源。通过这些举措,怪物充电努力提高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并积极进入线下品牌会员体系进行联动。
此外,在配送、安装、应急运维等方面也做了很多努力,现在可以在四小时内完成损坏设备的更换,保证了小商户的租赁体验。 的高效运营,有效提升了抵御疫情的能力。去年疫情期间,与其他共享充电宝公司不同,很少传出“财务困难、高管降薪”的消息,2020年依然实现盈利。
但笑到最后的却是美团?
但随着美团的入局, 的规模优势和运营优势均遭遇挑战。去年3月,美团正式成立共享充电宝事业部,并于下半年开始扩张模式。据IT时报报道,美团给予店主的利润分成达到60%,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同时,在美团App中,充电宝也有独立的入口。
小电公关总监刘斌曾举过一个例子。在广州某区,晚上10点至凌晨3点,酒吧等娱乐场所小电充电宝的使用率大幅上升。其中大多数是男性。由此可以推断。企业可以根据用户的生活和消费习惯,推荐附近的电影院、餐厅和定制服务。共享充电宝公司实际上是一家立足本地生活的充电服务商。美团显然不希望共享充电公司过多涉足本地服务。
财报显示,其2020年营收创下28亿元新高,但这对于市值1.87万亿港元、单季度营收354亿元的美团来说不值一提。与美团决心打通的本地服务相比,怪物充电能提供的想象空间太小了。对于美团来说,共享充电宝业务是美团本地服务的提升。只要能阻止共享充电宝企业的进入,就不在乎小损失。这或许就是各家共享充电宝企业急于上市的核心原因。 。
美团虽然有资金优势,不怕烧钱,但也面临着市场增长的问题。如今,一线门店的共享充电宝覆盖已经趋于饱和。企业需要考虑充电宝在医院、火车站、便利店等非常规消费场景下的盈利前景。在美团不熟悉的这些领域,我们仍然和共享充电宝公司走在同一条轨道上。
但美团也不是没有优势。 所擅长的精细化运营,更适合多样化的消费场景。然而,随着共享充电宝的不断下沉,曾经被忽视的用户教育将成为新的问题。定价、异地退货、超时计费,这些操作都会成为阻挡新用户的高墙。
在接受峰见(ID:)采访时,近一半的一线年轻用户不知道如何将其返回到另一个地方。即使对于作为共享充电宝主要用户的年轻人来说也是如此。对于中老年人来说,这些手术就更加困难了。 。与共享充电公司依赖小程序、强调即时消费不同,美团凭借本地应用,可以更贴近用户,充分利用多级内容菜单来教育用户。
峰剑(ID:)认为,随着美团的加入,共享充电战场将进入新时代,运营将取代充电宝技术成为新的市场增长点。从技术上解决了回异地的问题后,如何大规模构建一个被用户认可的“充电宝网络”,让店里的充电宝能够走出去,和顾客一起消费,就是分享的故事未来充电公司确实需要告诉大家。 。
支持22.5W快充的移动电源有多小? MIWO移动电源的答案是:像扑克牌一样小。虽然体积不大,但迷你充电宝支持双向快充,输入功率为18W,输出功率为22.5W,在这个价位段里显得特别划算。在共享充电宝安全性不明朗的今天,一款支持快充的充电宝相信会让你更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