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读书日泛视频平台都做了什么

2023-12-21
来源:网络整理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犀牛娱乐(ID:),经创业邦许可转载。

“我们写这本书太难了,平时没人看。但有一天,我们终于赶上了合法的读书日,想着好好宣传一下,吸引公众的关注,然后……”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已成为娱乐界的热门话题。 著名作家马未都在微博上开出了上述玩笑。

不过,这并没有影响各大平台读书活动的火爆程度。

近年来,世界读书日被视为一个具有仪式感的节日。 各大平台当天均推出相关直播活动,通过KOL推荐书籍,以互动的方式传达阅读理念。 但由于平台调性不同,各大平台之间的阅读内容差异依然明显。

泛视频平台为世界读书日做了什么?

世界读书日,抖音推出“来读书”直播活动,联合人民日报新媒体、17家出版机构、十点读书平台,邀请作家KOL、图书编辑、文化艺术人士担任《读者》同名话题#都来书#的播放量已超过9300万次。 直播中,内容以书籍为主题,分享者会延伸讨论人生规划、经历与回忆等。

日前,抖音邀请邓亚萍、杨幂、杨紫、刘涛等明星拍摄视频,并向用户推荐阅读清单。 还联合国家图书馆发起#抖音图书馆系列活动,推出“抖音图书馆”系列活动。 图书馆”特效贴纸鼓励用户参与短视频创作。

抖音看书app_抖音看书赚钱是真的吗_看书的抖音

B站与美丽中国、新华传媒、京东、言几又等品牌合作,推出#读书是森#直播活动。 该平台以用户发布活动手稿、平台捐赠书籍为由,鼓励用户上传视频,并邀请多所大学。 、名人、知识型UP主和用户创建的书单。

正式直播前,B站CEO陈锐亲自拍摄视频推荐自己最喜欢的书《上帝玩骰子吗》作为预热。 知名UP主罗翔、朱依依、半佛仙等人也拍摄了短视频介绍自己。 你喜欢的书形成了各自圈子的传播力。

快手推出“快手读者光合计划”,投入百亿流量支持读者,并推出“陪读”活动,鼓励粉丝数不足1万的创作者。 有奖金、流量等资源激励,线上“陪你读书”魔幻表情、24小时公益直播等活动鼓励平台用户创作相关UGC内容。

直播方面,我们与阅文集团联合推出“读书·书与思”主题直播周,邀请著名传统作家李耳、蒋胜男,以及阅文集团白金作家如《会说话的肘子》、《精无痕》、《一路繁花》。 直播。

例如,阅文集团白金作家“会说话的肘子”以“年入千万的90后是怎样的体验”为主题,分享了自己年轻时成名的经历。 ; 《囧囧有魔》分享了他写书的另一面等,互动内容大多以生活和创作中的趣事为主。

到底是真的读书,还是只是一场表演?

在泛视频平台开展读书活动并非心血来潮。 抖音上一直有很多阅读领域的创作者,比如“翻灯书书”、“书书”、“说书哥哥”等领军创作者,粉丝量在百万左右,也有视频缘于播出的高热度,虽然书中内容高度浓缩,但凭借创作者个人的理解和诠释,也算是对原作的重新诠释,形成了稳定的个人风格。

通过创作者的通俗解读,这类内容更容易获得关注。 总体来看,推荐书单大致分为畅销情感励志书、社科经济与管理、网络文章、经典等几类,比较符合大众对图书类型的喜好。

在抖音“来读书”直播中,景一丹除了了解读书的大体情节外,还谈到了与书相关的回忆和情感。 当他拿出推荐的实体书时,很多用户回复“我也有这本书”、“这本书很有趣”等; 主持人王宁将在直播间与演员闫妮讨论《红楼梦》。 闫妮将向观众讲述她对具体人物的感受等,分享你对这本书的整体看法。

在明显去二次元的B站,年轻用户居多,自然适合知识类内容。 众所周知,学习早已成为B站的另一个标签。 平台垂直阅读领域以拥有32.5万粉丝的“小圆脸”为主。 》、拥有7.4万粉丝的《桃子同学》等都会细化阅读内容,将书籍分类打包成书单,定期分享自己读过的读书笔记,还会向粉丝推荐小众、冷门书籍,这是常见的与抖音快手畅销公众图书榜存在明显差距。

B站的读书直播回归到了书本身的内容。 比如,周星驰的配音,60后的石班宇深情背诵《快点》节选,弹幕上出现“我感到愧疚”、“我想哭”、“泪水”等。看过《红楼梦》“黛玉进贾府”的经典片段,体现了弹幕上“童年回忆”的共鸣。 当张全灵耐心讲解书中原理时,弹幕里有“原来如此”、“换个思路,有出路”、《海贼王》相关反馈。

基于视频制作的高门槛和主流用户的学习热情,哔哩哔哩在知识领域的布局和影响力较其他视频平台更为突出。

相比之下,快手上大部分与阅读相关的UGC内容分为两类。 一是主播变成了复读机,只能机械地阅读书中的段落,整体枯燥乏味; 原因是内容太过重磅,内容太过套路,所以这也导致阅读内容的浏览量不高,大部分都在1000以下。

与其他娱乐内容数以亿计的投稿量相比,快手阅读类标签的作品数量相对较少。 比如,#读书#的投稿量仅有3.4万篇,#快手学者#的作品不足8000篇。 据观察,快手阅读账号的关注度普遍低于抖音。 例如,“翻灯读书”在抖音上有796万粉丝,而快手有321万粉丝,是快手的两倍。 《十点读书》抖音上的粉丝数为246万,而快手上的粉丝数只有7.6万。

另外,从快手直播间的讨论来看,公众关注的焦点基本集中在作家更具话题性的一面。

抖音看书赚钱是真的吗_抖音看书app_看书的抖音

例如,在《会说话的肘部》直播间,用户普遍会询问他的日常生活、游戏ID等方面的问题。 互动过程中,更多关注作家的私生活、八卦等方面。 笔者还会变身美食直播主播,直接“吃”“肘”,直播的大部分内容仍然离不开娱乐性质,对书本本身的具体讨论很少。

平台为何热衷阅读活动?

阅读内容背后的知识普及领域成为近年来各平台关注的焦点。 例如,平台会推出相关官方活动吸引关注,并与相关垂直领域的机构和KOL合作,通过直播拉近用户距离。 在UGC方面,为了鼓励用户创作和参与,将继续利用流量和资金等资源来支持知识。 类创建者。

例如,抖音去年推出了抖音计划,将知识创造者优先纳入“创作者成长计划”,多层次支持知识创造者。 截至2024年8月,抖音上粉丝数超过1万的知识型创作者已超过5.4万名,累计发布知识型短视频超过1280万条,累计观看量超过1.3万亿。

快手去年还与知乎合作推出“快知计划”,投入百亿流量扶持知识生产者。 2024年,快手平台上将有47万名知识创造者,粉丝超过2000人,平均每秒创造4条信息。 知识内容短视频。

可见,知识内容及其背后的创作者正在成为泛视频平台激烈竞争的关键。 平台之所以主打知识内容,是为了消除平台过去的娱乐性或者小众标签,丰富平台。 另一方面,内容生态对于知识型创作者的门槛相对较高,可以进一步扩大平台日活跃度和粘性的增长。

将一本书拆解、细分,自我消化,然后通过短视频以高度提炼的形式呈现,可以满足用户碎片时间补充信息的需求。 另外,对于用户来说,主播还有一种温暖感和趣味感。 在解读下,很容易对严肃的科普知识产生兴趣,并且借助平台的互动氛围,也能对知识产生更深的印象。

但不得不说的是,随着智力创作者数量的增加,在获得粉丝高忠诚度的同时,也会出现非理性的粉丝行为,比如粉丝创作表情包,一下子充斥公屏,导致粉丝的关注度下降。评论质量“哈哈哈”、“我也是”等弹幕评论现象影响观看质量等,这也是目前很多平台的通病。

更重要的是,用户单纯观看视频无法实现对书籍的深度吸收、对知识的理解。 各大视频平台仅起到引导作用。 至于能否有所收获,真正消化书籍,关键还是在于用户自己。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