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信“微商”言数万元货物无销路

2023-12-23
来源:网络整理

微信朋友圈里,很多人都开通了微信生意,大多发图片充斥屏幕,通过聊天查询、微信转账等方式进行交易。 张迪 摄

红网微信县城站6月12日讯(通讯员 常欣)微信朋友圈里,不少人从事“微商”,其中化妆品、服装、鞋帽、珠宝、海外代购等产品占了比例较大,大多是发图片刷新屏幕,通过聊天转账直接进行交易。 家住微信县星沙街道灰布社区的李女士,今年进入微商行业。 起初她小赚了一笔,但投入4万元继续进货后,却遭遇了大损失。

微信轻信“微商”称数万元商品滞销

李女士以前在家照顾孩子。 今年年初,她通过微信认识了一家名为“热情燃烧”的微商。 《热情燃烧》让她认识了微商的好处。 例如,她只需支付5000元的购买费即可加入会员,她的在线邮件每天都会发送。 图片和文字定期发送到朋友圈。 如果有人买了就告诉上线,上线就发货。 中间只需要赚取佣金,无需办证,无需缴税。

李女士认为,想做这个生意,自己就不用出门了,还可以在家照顾孩子,可谓一石二鸟。 于是,她通过微信转账5000元到《燃烧激情》网店“梦想伊利”,做起微商。 起初,李女士主要卖面膜、爽肤水等护肤品,后来也开始卖女装。 两个多月小赚了1万多元后,李女士决心更上一层楼。 通过“梦想一在”,她联系了一位自称是中国湖南微商区总代理的“瞿先生”,要求他带进价值4万元的货物。

然而,这一次不再像以前那样有利可图。 价值4万元的货物总共损失了2万元。 大部分面膜仍未售出,部分面膜已接近保质期。 而且,之前在她那里购买过商品的朋友也反映了衣服脱线等问题,要求换货。 现在她实在是太忙了,没有时间照顾孩子。 “我终于明白了,这种微商说白了,就是杀熟识,不仅失去了对方的友情,连我这样的小下线也要赔钱。” 李女士说。

大多数微商都是“三无经营”,售后交易完全依赖信任。

如今活跃在朋友圈的微商,不少曾经是朋友圈代购。 这些微商没有实体店。 事实上,他们是“无营业执照、无信用担保、无第三方交易平台”的“三无经营”。 记者采访了他朋友圈中几位做微商的朋友。 卖家小蒋告诉记者,微商没有实体店。 顾客必须先将商品图片发送至卖家微信账号。 拿到价格后,可以通过下面的微信转账。 直接将钱转给卖家。 卖家收款后安排发货,并将物流单号发送给买家。

然而,这种类型的交易存在风险。 如果卖家想“拒付”,收款却不发货,买家就很难维权了。 “由于没有第三方交易平台监管,很多微信商家并没有记录卖家信息,这很容易导致卖家乘机作假,卖假货然后删除相关记录或者跑路,从而增加了交易量风险”。 微信县工商局工作人员表示,由于购物时看不到评论,因此退换货时也存在风险。

有些微商实际上就是传销。 请阅读四点来识别它们。

“有的微商真的在卖货,有的微商已经发展成为传销。” 县工商局一名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微信营销模式普遍采用分级代理制度:做代理不收取加盟费。 直接进货即可成为销售代理; 品牌代理商有多个级别,拿货越多级别越高,最高级别的代理商需要一次性拿货价值数万元; 成为代理商后,可以发展子代理商。 它也通常称为离线。

各级代理商的价格不同,通过级别之间的差价获得的收入远高于直接销售的收入。 代理商级别越高,开发低级别代理商所能获得的收入就越多。 而且,很多微商品牌经常举办微商会议。 这些会议规模很大,参加人数超过千人,场面与一些传销洗脑会议非常相似。

判断朋友圈微商是否涉嫌传销,可以看以下四点:是否熟悉;是否熟悉;是否涉嫌传销。 宣传是否夸大,产品效果名不副实; 产品的价格是否偏离价值,且价格明显高于价值; 是否用来炫耀财富,吸引他人参与。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