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撤回消息是2分钟?真相是这样的……

2023-12-24
来源:网络整理

你听到了吗?

最近有传言称微信将把撤回消息的时间延长至2小时。

我的天啊! 如果这是真的,我会很高兴!

有多少人因为发送了错误的消息而死亡? 只能默默删除对话框,就好像这件事从来没有发生过一样……

不过,有传言称,该功能是“公务员专属版本”,普通用户仍然只有2分钟的提款时限。

而且只有领导才有特权,提现时间延长至2天。

看到这一幕,狐狸小姐嗅到了一丝传闻的味道。 微信为什么分为三个级别?

正如我所料,腾讯公关总监张军连夜在微信朋友圈紧急辟谣,难以置信地说:“真有人信。”

并不是因为每个人都“非常非常非常”迫切需要这个功能。

许多公职人员将私人信息发送给工作组并因此丢掉了工作。

普通人也不例外。 他们经常发送错误的信息。 当他们发现时,为时已晚,他们希望自己当场死去。

为什么微信撤回消息只需要2分钟?

让人死太容易了。 不能随意撤回吗?

这个时间限制当然不是微信团队想出来的,而是大数据分析和测试的结果。

2分钟的好处在于,接收消息的人可能只看了一眼,但可能不会看完。

所以,即使消息被撤回,也不会太尴尬。

如果短于2分钟,发布者将无法及时反应并退出;

如果超过2分钟,对方可能已经看到了,就没有必要撤回。

不能设定提现时间,想随时提现就提现吗?

答案肯定是:不。

危害会很大。

如果用户可以随意回忆任何历史消息,上下文的含义可能会改变。

例如,一个朋友向你借钱并同意在某个时间偿还。 到了时间,他不仅没有还钱,还撤回了借钱的消息。 这不是很可怕吗?

到时候娱乐圈也将陷入混乱。 有了不泄露真相的聊天记录,就可以随意爆料。 有多少明星会自暴自弃?

因此,为了更好地保护用户的个人权益,微信肯定不会设置无限提现功能。

好吧,这个解释有道理。

那撤回就好了,何必给个文字提醒:“xx已撤回消息”。

本来是为了避免尴尬,现在却更尴尬了。 一般情况下,这里没有三百两银子。

无缝提款几乎是不可能的。

微信这样做也有它的理由。 俗话说,你有权撤回消息,别人也有权知道消息已被撤回。

保障双方知情权更加公平公正。

不过,不少网友抱怨,自己在退出时不小心点击了删除。 唯一的后悔药已经消失了。 产品经理能出来挨打吗?

与其这样做,不如像钉钉一样设计一个“阅读”功能。

这种情况,见对方没读就撤回。 如果是已读状态,则无需撤回。 避免尴尬不是更好吗?

你有没有认真衡量过,一条已读却无法回复的消息,还是一条发错的消息,哪个更令人窒息?

作为一个消息发送者,如果别人不回复你,那该是多么不舒服啊。

作为消息的接收者,难免会因为太忙而无法回复,或者心情不好不想回复。

尤其是领导的留言。 我周末过得很开心。 谁喜欢回复就回复。 难道我们连选择视而不见的权利都被剥夺了吗?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维持成年人“社会尊严”的一层“窗户纸”。

如果这个功能出现,狐女推测将大大增加情侣分手的概率,朋友也可能因此分手。

近日,这个话题一度登上了微博热搜榜,可见大家还是相当关心的。

果不其然,评论区反对声不少,投票显示超过16万人不想上线这个功能。

甚至有人表示,一旦上线就会立即卸载。

对此,微信团队站出来回应,让大家都把心放在心里:没有“如果”。

张军还转发了这条微博,并表示“阅读”会增加消息接收者的心理负担和社会压力。 所以,微信自始至终都坚决不会显示这个功能。

此外,网友还呼吁腾讯赶紧瘦身自家APP。 动不动就大几十G,每次都能牢牢占据榜首的位置,这让那些只有16G内存的用户都尴尬了。

总而言之,微信作为一个超级App,并不能满足所有人的需求。 使用中还存在很多不便,并不能完全满足用户的一些需求。

所以产品经理们,我们要更加努力。

狐姐要求不高,可以先取消合照吗? 每一次手滑倒,都会让人尴尬得脚趾发麻。 实在是一件索然无味的事情。

参考:

新浪科技、微博截图、人民日报、手机教授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