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外包服务登记制度上线:聚合支付无需牌照,有效期两年

2024-01-03
来源:网络整理

近年来,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下,我国收单市场快速发展,收单机构数量持续增长,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大多数收单机构通过业务外包模式开展收单业务。

“随着收单外包服务市场的快速发展,一些外包服务机构从事分包、转包、从事套现、二次清关、为跨境赌博等商户提供服务等违法行为,扰乱了收购市场秩序。” 显示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官方网站发布的信息。

早在2024年11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范一飞在第八届中国支付清算论坛上表示,严厉打击无证机构,加快收单外包机构直接备案管理。

在此背景下,中国支付清算协会(以下简称“协会”)近日发布了《收单外包服务机构登记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这意味着收购外包服务市场已启动注册制。

《办法》涵盖了收购外包服务机构的定义和范围、备案条件、备案流程和取消备案等内容。备案制度计划于9月正式上线,届时外包服务机构可通过以下方式申请备案:系统。

微信互联网法学会副秘书长车宁认为,作为灵活监管的最新实践,《办法》延续了收购业务外包服务管理的现有措施和基本逻辑,弥补了另一块市场。管理规范。 董事会无疑将有利于从业者的长远利益和收购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聚合支付平台官网_聚合支付官网下载安装_聚合支付官网下载

注册有效期两年,应配合检查

根据《办法》,收购外包服务机构是指经市场监督管理机构或者国家主管部门批准设立的企业等依法设立的机构,接受收购机构的委托,承接非收购业务。收购并提供相应服务为核心业务。 非核心收单业务主要包括特约商户推荐、受理标识张贴、特约商户维护、受理终端部署及维护、聚合支付技术服务等服务。

某支付机构风险管理负责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市场上的收单外包服务机构不计其数,不少也开展聚合支付业务,但质量良莠不齐,存在一定的问题。”比较混乱,通常外包机构只推荐商户,这是收单的非核心业务,并不违规,比如有些收单银行员工也可能利用自己的客户资源与支付机构合作推荐商户当然,主要的风险点是推荐商户的质量——这需要支付机构履行自己的审核义务。

车宁表示,应该承认,获取外包服务促进了支付市场的快速发展,降低了劳动力成本,提高了服务效率,优化了资源配置,客观上具有积极意义。 然而,随着获取外包服务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风险也开始显现。 例如,为了把蛋糕做大,收购方可能会故意放弃或忽视对外包服务、分包、重复分包业务的管理。

《办法》规定,已经开展或者拟开展业务的外包机构应当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向协会申请登记; 协会会员单位将收单业务外包的,应当选择在协会规定期限内完成注册的外包机构进行合作。

聚合支付平台官网_聚合支付官网下载_聚合支付官网下载安装

但协会表示,信息备案和披露并不构成对外包机构服务能力的认可和持续合规,也不构成其对外提供服务安全的保证。 外包机构注册有效期为2年。 已登记的外包机构应当在有效期届满前至少90个自然日重新提出登记申请。

此外,注册的外包组织必须自愿接受协会的自律管理。 协会将综合考虑外包机构的评级、风险状况等,将信用状况良好的机构纳入会员管理体系。 外包机构应当配合中国人民银行和协会开展现场和非现场检查。

聚合支付牌照来了吗? 没有

值得一提的是,《办法》还提到“聚合支付”,备受关注。

根据《办法》,聚合支付技术服务是指外包机构向特约商户提供的整合多种支付渠道、实现一站式对账的技术服务。

聚合支付官网下载_聚合支付官网下载安装_聚合支付平台官网

因此,据说聚合支付牌照即将到来。

支付产业网创始人刘刚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这不能称为牌照。 该许可证是“营业执照”。 这只是一次协会注册,但给出聚合支付状态还是第一次。

车宁表示,移动支付普及前后,外包机构主要为收单企业进行市场推广,如筛选和接触新商户、对签约商户进行培训和回访、终端设备(ATM、POS、等)服务。 进入移动支付时代,聚合支付异军突起,成为外包服务的主流。 它将多个第三方支付入口(支付宝、微信、联动闪付等最为常见)聚合为一个入口,为有日常支付需求的商户或个人提供支付服务。 。 从商业模式来看,聚合支付不进行资金结算,因此不需要支付牌照。 它只完成支付过程中的信息流,承载商户运营,帮助商户降低接入成本,提高运营效率。

《办法》规定,申请注册包含“聚合支付技术服务”业务类型的外包机构还应当按照《个人金融信息保护技术规范》等相关要求,建立完善的客户信息安全管理。 JR/T 0171-2024) 制度和技术保障体系应当在信息收集、存储、传输、使用、修改、删除、销毁等各个环节制定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并采取有效的技术手段防止信息泄露。 相关业务系统应当符合国家金融行业标准。

锋锐翔(股票代码:)旗下翔付科技从事专业收单外包服务,业务类型包括国内聚合支付技术服务。 峰瑞祥公司总裁李子健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政策已经关注了,也安排了专人来做备案。对我们来说,是个好消息。之前没有备案, “而且市场也比较极端。现在行业门槛提高了,市场规范化对整个行业来说都是好事。”

“我们主要帮助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机构和银行拓展商户,聚合支付宝、微信、银联闪付等钱包进行线上线下收款。 对于聚合支付,市场上有两种收费模式。 一是通过扩大和维护商户数量,比如每个商户每月36-75元。 另一种是根据商户的交易流量向支付机构进行结算,一般是2万到1000的交易流量。 比较收购方我更喜欢第二种选择。 受疫情影响,商户交易流量明显萎缩。 不少同行业聚合支付服务商无法熬过特殊时期而倒闭。 专业支付服务赚钱并不容易。”李子健坦言。

李子健继续说道:“过去,市场上大大小小的服务商至少有近万家,但由于疫情影响,现在估计也就1000家、2000家左右。对于这个标准化,协会将协调并彻底了解市场上有多少外包机构,以了解他们真正想要什么。” 开展业务并具备专业服务能力,此举可以确保收单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