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上午时间,位于贵州大学东校区的人文楼217室,北海艺术设计学院携手贵州大学哲学学院,成功举行了一场交流性质的座谈会。这次会议对于推动两所高校哲学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下面,我们将逐一深入探讨会议的交流要点。
陈艳波院长代表贵州大学哲学学院的全体师生,热情地迎接了北海艺术设计学院代表团的到来。陈院长在讲话中回顾了近年来两校之间建立的友好合作关系和交流成果,特别指出这次座谈会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对促进两校在更深层次上的合作与交流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当前这个新的历史阶段,此次会议为两校的进一步交流与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此次接待充分体现了贵方的友好情谊,并且营造出了一种充满活力的交流氛围。与会者心情愉悦,轻松愉快的气氛为后续的深入讨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大家对即将展开的思想碰撞满怀期待。
北海艺术设计学院的副校长王斌就学校哲学专业的学科建设进行了详细说明。他强调,学校对哲学学科的发展极为重视,不仅在专业方面给予了全面的支持,而且在学科规划上也提供了强有力的帮助。同时,他还建议西南地区的哲学学科建设应当以一流院校为榜样,希望通过这样的努力,能够显著提高该地区哲学学科的整体建设质量。
王副校长也表达了对于两校之间加强交流与合作的强烈意愿,他希望双方能够充分挖掘并运用各自独有的优势资源,在学术研究、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建立更为紧密的合作纽带,共同探索哲学学科发展的创新路径。
北海艺术设计学院哲学系的领导蒙绍荣先生首先讲述了学院的发展历程和哲学根基,接着又具体说明了学科建设的最新进展。自2019年度起,学院开启了哲学专业学生的招生工作,尽管面临诸多困难,但今年共有37名学生成功完成了学业,其中6名同学更是脱颖而出,成功进入了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国内知名高等学府深造。
蒙院长强调,这些成就与学校领导的鼎力支持息息相关。面向未来,学校打算把哲学学科定位为发展的重心,着力提升哲学教学的专业化和学术研究的深度,目的是为了培育出更多优秀的哲学人才。
梅其君教授,作为贵州大学哲学学院的副院长,对学科的发展状况进行了详尽的讲解。他不仅回顾了学科的发展历史,还分享了个人的心得体会,并对未来的发展路径进行了深入剖析。梅教授强调,哲学专业能够取得如此成就,与学校领导的鼎力相助密不可分。
在发展历程中,贵大哲学系不仅要满足校领导层提出的高要求,还得应对新科技革命带来的双重压力。尽管如此,这也转化为推动其不断前行的动力。贵大下定决心,努力克服这些困难,力争在哲学学科建设方面取得新的进展。
北海艺术设计学院哲学系的李泽副教授,针对该校哲学专业目前的实际情况,对“哲学如何实现更好的发展”以及“哲学发展如何打破传统模式的限制”这两个问题进行了详尽的讨论。
李副教授对贵大哲学学院在学科建设上的成果给予了肯定,他希望能借鉴贵院的办学经验,结合北艺的实际情况,尝试开辟一条培育应用型人才的创新途径。此外,他还充满期待,希望两所高校在哲学学科建设领域能够实现更深层次的交流与协作。
在交流环节中,来自贵州大学哲学学院的陈艳波院长、余军成教授和宋君修副教授等专家,就北海艺术设计学院在“第二专业建设”领域存在的问题,以及人才培养和学位点建设等方面,各抒己见,提出了各自的观点和建议。
他们分享了贵大的经验和做法,为北海艺术设计学院在解决难题方面带来了新的见解和建议,进而促进了北艺哲学学科建设的持续进步。
关于这次交流之后,两所院校在哪个领域率先展开紧密合作,大家有何见解?欢迎各位点赞并分享这篇文章,一起参与到讨论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