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诉
爱奇艺就“恶意刷量”索赔500万
爱奇艺坚信,流量构成了视频行业健康成长的根本基础,其计算机系统对爱奇艺网站的视频浏览数据进行实时监控,这些数据涵盖了浏览量、浏览者的IP地址以及浏览持续时间等多个方面。分析数据后,爱奇艺能够精确评估各类视频的受关注度、不同地区观众的观看偏好以及观看时段,进而为视频采购、推荐、广告合作以及服务器部署等关键商业决策提供依据;此外,视频内容提供商及广告合作伙伴亦需依据这些数据来调整与爱奇艺的合作方针。因此,精确无误的视频观看数据对于爱奇艺公司自身运营、上游的视频内容提供方、下游的广告合作伙伴以及爱奇艺视频播放服务的实际用户来说,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爱奇艺强调,针对“恶意刷量”问题,平台设有明确规则,规定合作伙伴不得采取不正当手段恶意提升访问量,并对有效点播进行了清晰定义。同时,爱奇艺运用技术手段对刷量行为进行拦截和管理。飞益公司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爱奇艺因此对其提出500万元的索赔要求。
飞益公司提出抗辩,指出因技术限制,其70%以上的刷量数据被爱奇艺屏蔽。这些被屏蔽的数据对爱奇艺并无损害,同时,飞益公司还需承担服务器、流量、人工等运营成本,实际盈利并不丰厚。按照视频网站的运营规则,访问量越高,网站能获得的广告收入也就越多,这有助于抵消爱奇艺的损失。爱奇艺公司主张的500万元经济损失明显过高。
判决
三被告被判赔偿爱奇艺50万元
法院在审理完毕后作出判断,指出被告飞益公司所实施的“刷量”举动,不仅导致爱奇艺公司额外支付了本不该承担的著作权许可费用,还使得爱奇艺依据虚假的访问数据作出了错误的商业判断,进而导致了其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地位受损。消费者发现因虚假点击量而位居前列的视频并未真正体现他们的需求或市场趋势,一旦察觉视频排名与内容质量不符,便会遭遇不佳的观看体验。这可能导致他们对爱奇艺网站的访问数据产生怀疑,进而对爱奇艺公司的商业信誉失去信心,最终转向其他服务提供商,从而给爱奇艺公司带来经济损失。
法院裁决,飞益公司违背了普遍的商业准则,侵害了爱奇艺及其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构成了不正当竞争行为。鉴于爱奇艺已利用技术手段去除了大量虚假的访问数据,并减少了被告的相应经营成本,故判决三名被告需共同赔偿爱奇艺经济损失共计五十万元,并公开道歉以消除不良影响。
关注
电商网站上目前仍能买到“刷量”
北青报的记者在电商平台浏览时发现,输入“视频网站刷量”等相关词汇,搜索结果为零,然而,若输入“视频网站首页推广”或“视频网站数据优化”等关键词,却仍能发现提供此类服务的商家。部分刷量商家月销量接近5000笔,由此获取的不法利益亦相当丰厚。
据某商家负责人透露,当前众多视频平台,诸如优酷土豆、腾讯视频、爱奇艺、搜狐视频、乐视网以及PPTV等,均能进行“刷量”操作,且收费标准各有不同。爱奇艺的收费分为两个等级,一个是“掉量”的,即通过机器刷量,这种方法较易被爱奇艺通过技术手段识别并拦截,费用为10元一万次,且承诺在7天内补足;另一个则是“不掉量”的,收费为80元一万次,但这一等级并不保证速度,用户需排队等候,数据更新会有延迟,且不接受紧急订单。其他几家视频平台的刷量价格跨度较大,从每万次观看2元到60元不等,部分平台承诺若观看量下降将进行补偿,而另一些则声称能够实现快速提升。
上海徐汇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的庭长王利民指出,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和数据已成为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关键动力。特别是大数据及其相关应用技术,它们在市场竞争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已成为企业争夺竞争优势的关键要素。法律制度在保护与规范大数据信息中蕴含的庞大商业价值时,应当遵循确保交易安全、推动技术进步、推崇诚信原则和公认的商业道德等原则。刷量行为不仅会侵害视频平台的商业利益,还可能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因此必须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