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2》成功刷新了电影市场的票房记录,引发了热烈的讨论,然而在这热闹的背后,2025年的短剧春节档却显得较为宁静。实际上,其中隐藏着不少深意。一场由互联网巨头引领的短剧竞争战正在悄悄地拉开帷幕。
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红果等平台犹如脱缰的野马般疾驰,百度、拼多多、小红书等亦紧随其后,跃跃欲试。然而,在短剧领域原本占据核心位置的快手,却似乎放慢了步伐,并未急于推出重量级的新剧。
自2019年起,快手便推出了“快手小剧场”,成为率先进入微短剧领域的平台之一。即便后来被抖音超越,快手始终未曾放弃探索的脚步,无论是与“星芒短剧”的合作计划,还是AI短剧的尝试,再到去年底推出的付费短剧会员制度,其发展步伐始终未曾停顿。
在当前短剧领域竞争日趋白热化的背景下,快手为何作出放慢发展节奏的决定?这一举措背后的深层含义确实值得深入分析和研究。
2024年回首,快手公司首席执行官程一笑在第三季度的财务报告会议上对短剧业务表达了坚定的信心。彼时,短剧的推广经费大幅提升,日最高收入点超过了4000万元。快手趁热打铁,推出了全新的付费短剧会员服务,通过提供低价会员卡以及无广告观看大量短剧的承诺,吸引了众多用户。
然而,观察当前形势,快手采取的这种全盘让利策略,或许暗示着其从主动进攻转为防守的战略转变。抖音旗下的红果短剧通过免费模式,在下沉市场迅速吸引了众多用户,而这一领域原本是快手和拼多多所擅长的。
据相关数据,到2024年12月为止,红果短剧的月度活跃用户数已攀升至1.58亿。虽然这一数字与快手所声称的3亿短剧用户基数相比略显不足,然而,红果作为一个专注于短剧的垂直应用,其用户群体更加集中,而快手的3亿用户中,还包括了在信息流中观看短剧的用户。
快手对于短剧领域的认识与红果存在差异。尽管快手已经实施了一系列的扶持措施,但它的短剧业务依旧在向抖音的模式转变。比如,在快手推出付费短剧会员服务的前一个月,抖音就已经推出了无需广告的付费“短剧卡”。
快手在直播销售和电子商务等板块,模仿抖音的策略已显现成效,然而,其在短剧领域的成功与否,尚待时间的检验。由于抖音与快手用户群体的基因存在差异,快手在付费比例和商业化氛围上,与抖音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尤为关键的是,这种收费模式的核心在于利用情感上的弱点诱导冲动消费。但是,随着用户不断成熟,那些愿意为算法提供的短暂快乐支付费用的用户数量将会逐渐减少,这可能导致收费模式逐渐失去效力。
因此,对于快手来说,要想更有效地吸引并留住原始用户,可能并非是推出付费会员制度,而是转向采用IAA的免费运营模式。据业内人士分析,免费短剧在短剧市场中所占的比例大约为30%,并且其增长速度尤为迅速。
内容消费价值链正在经历转变,付费向免费的转变趋势日益显著。这一变化不仅体现在短剧领域,同样也在在线音乐等多个行业中蔓延开来。以在线音乐平台为例,部分平台已开始实行“观看广告即可免费收听”的新模式。
无论是通过付费观看的短剧还是推广付费会员制,都少不了热门内容的支撑。付费短剧常常依赖于一部热门作品来获取收益,而免费短剧则更倾向于提供大量内容,以此吸引更多的广告收益。
付费短剧的集数一般不多,大多不超过60集,相对而言,免费短剧更倾向于增加集数。以红果为例,其签约剧本的最终集数高达100集,这个数字几乎是众多付费短剧的两倍之多。
随着短剧领域逐渐转向免费模式,内容的提供变得尤为关键。快手短剧的发展速度放缓,这或许与之存在紧密的联系。
短剧作为一种新兴的内容形式,始终是网络文学IP转化过程中的关键领域。红果的迅猛发展,得益于番茄小说IP的成功改编。与此同时,百度等互联网巨头亦在短剧领域展开布局,这一举措背后,依托着他们所拥有的庞大网络文学生态体系。
自2021年起,快手便与免费网文平台米读小说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携手共创优质IP短剧。不过,近段时间内,米读小说的用户数量呈现出下降趋势,这对快手短剧生态链的构建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尽管挑战重重,快手在短剧市场所面临的形势并不显得特别严峻。在巨头们发起的激烈竞争中,快手并不急于作出回应。对于百度、拼多多等大型企业来说,短剧领域不仅富含价值,还能作为高频使用场景来推动其主营业务的发展。
据调查,截止到2024年6月,我国微短剧的用户群体已扩张至5.76亿,这一数字甚至超越了网约车、外卖等传统的高频服务领域。鉴于此,各大互联网巨头纷纷把短剧作为吸引消费者的关键手段。
相较之下,快手对于短剧的立场略显不定。毕竟,在用户忠诚度和使用时间上,快手在业界均处于领先位置。对快手来说,当前更关键的是其电商和人工智能业务的拓展。
尽管短剧有助于提升广告收益,然而其消磨时间的特性可能会引起用户在平台内的分散,进而对核心业务的转化效果造成影响。鉴于此,快手必须权衡利弊得失,认真考虑各业务模块的优先顺序。
在过去的一年中,快手短剧领域的一大特色便是其与可灵AI技术的巧妙结合。例如,快手成功推出了全球首部AI单元剧集《新世界加载中》,同时还推出了首部由AIGC技术原创的奇幻风格微短剧《山海奇镜之劈波斩浪》。
尽管这些剧集在盈利方面并未取得显著成效,然而,从展现技术实力和塑造技术品牌的角度审视,快手通过制作原创剧集和短视频,已为自身的AI技术赢得了相当的口碑。
行业专家表示,目前AIGC视频在连贯性方面尚有欠缺,对于专业短剧制作来说,AI技术的运用尚处于初级阶段。尽管如此,快手仍凭借短剧为AI业务进行了有效的宣传推广。
短剧领域持续进步之下,快手如何在维护自身特色的基础上,挖掘与人工智能等新兴业务之间的互补作用,这无疑是其未来进步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