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都出版庙会驻场微信君:书展值班后还忙微信是何体验?

2025-06-22
来源:万象资讯

微信君通常被视为除出版社编辑和行政人员之外的第三种职业,亦即那些常被读者亲切地称作“客服”的一群人。每年魔都出版界都会举办一场盛大的庙会,他们作为这场庙会的现场工作人员,在书展期间不仅要经受低温站岗值班的考验,还要在电脑前辛勤工作,将现场的活动内容转化为当天的微信内容。

每一份辛勤的付出都应受到敬重,不论是肌肉的劳作还是心智的耕耘,不论是在台前还是幕后默默付出。在本次活动中,我们借鉴了知乎的风格,邀请了七位来自上海知名出版社的微信运营者,他们分享了这样的经历:“在上海书展坚守岗位,同时运营微信,这是一种怎样的感受?”期待读者们在阅读完这些问卷式的回答后,可以带着他们的风采照片在会场中自行探索,或许,你和那个最熟悉的陌生人,仅仅相隔一个展台的间距。

上海译文出版社(公号ID:)

杨铭宇

展龄10年

自我介绍:不是“黄焖鸡米饭”那个杨铭宇!

在书展的交流中,我们常将之比作熙熙攘攘的菜市场,尽管每日疲惫不堪,但目睹书籍被读者争相购买,心中总是洋溢着喜悦。期盼每一天都能是书展的日子,只要不是我的值班日即可,此外,还请大家务必将所购之书一读为快。

Q1:在上海书展站岗值班还做微信是怎样一种体验?

最显著的是,书展构成了与日常微信工作截然不同的“实体”感受。在微信上,选题和构思通常围绕书籍或作者进行,但到了书展期间,尤其是站在展位上售卖书籍的经历,则使选题的视角从书籍本身延伸至书展现场的人物或事件。

2013年的经历让我印象深刻,那一年,译文社出版的《质数的孤独》和《人体》一书的作者乔尔达诺,作为国际文学周的特邀嘉宾,前来推广新书。我作为营销人员,从上海奔波至北京,负责编辑各类活动报道。在作者活动结束后,我依然坚守岗位,继续在现场值班,那种感觉仿佛自己被一分为二。

Q2:做过最放飞自我/最难忘的书展专题或标题是?

最初的印象可能是在四五年前,我在朋友圈里翻到了一张照片,是位朋友坐在出租车内,车辆正从延安路高架桥上驶过,恰好捕捉到了展览中心外墙上那幅书展的宣传海报以及飘扬的彩旗。那时,我借用了小品中的一句台词“彩旗飘飘,人山人海”作为开场白。

2014年书展落幕之际,在撤展工作完成后,我随手记录下了一组几乎被清空的出版社展位以及中央大厅的景象,随后在夜晚编辑了一条名为《上海书展落幕瞬间,如此呈现》的图文。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去年的书展即将开幕之际,陆谷孙先生不幸离世。为了缅怀他,我们在书展的首日特刊发了一篇名为《热闹的书展中,我们以静谧的一隅向您致以崇高的敬意》的文章,以此表达我们对他的深切怀念。

Q3:书展时在微信后台遇到最有趣/尴尬/无奈的读者提问是?

记忆中模糊不清,似乎只是对“书籍打折多少”、“摊位位于何处”等问题有所了解。

Q4:今年书展期间自己的微信公号最值得期待的内容?

译文社即将迎来成立四十周年的重要时刻,其数字部门精心策划了一场名为“四十年四十本书”的评选活动。该活动计划每日推出约十本著作的书目,连续十天不间断地公布,并邀请读者参与投票。最终,这些选出的佳作将被集结成一份包含四十本优秀书籍的精选书单。

Q5:给逛书展读者的诚挚建议/推荐

您不一定要选择在日间参观书展,鉴于今年上海气温偏高,您可以考虑晚间逛逛,因为书展每晚都会持续至九点钟才落幕。此外,记得携带一些防暑用品。当然,如果您计划在书展内逗留较长时间,随身携带一件薄外套是明智之举,因为长时间待在空调环境中可能会感到些许寒冷。

上海古籍出版社(公号ID:)

张家珍

展龄7年

自我介绍:新媒体行业的老员工

书展印象: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Q1:在上海书展站岗值班还做微信是怎样一种体验?

通常我们会在七月底通过微信推出书展的重点书籍单品推荐,进行预热;而在八月初至书展开幕前两周,我们会发布书展活动的预告以及书展重点书籍的书单海报等资讯;临近书展时,会发布读者最关注的特价书单以及现场赠送礼品的活动信息。这样的信息发布基本遵循着时间顺序。经过几年的观察,我发现相较于一年中的其他时段,书展期间微信的粉丝增长量尤为显著。

若在平日里微信君尚能精心雕琢内容,那么在书展现场坚守岗位、同时负责微信运营时,实则是在从事与媒体从业者相似的职业:搜集资讯,迅速记下,抓紧每一分秒,确保信息的准确性与时效性得以传达。

Q2:做过最放飞自我/最难忘的书展专题或标题是?

2014年的书展设立了两个特色栏目——《书展来自上古的礼物》与《书展来自上古的活动》,这两个栏目在书展开幕前的一周陆续推出。当时,采用公众号推广书展活动并发布精美礼品的出版社尚属少数,而且此举还与当年热销的《九云梦》一书相呼应,因此在短短的一两周时间里,吸引了超过两千名粉丝。

Q3:书展时在微信后台遇到最有趣/尴尬/无奈的读者提问是?

你们的书店位于福州路吗?(请注意哦,上海古籍出版社与古籍书店是两个不同的机构。)

Q4:今年书展期间自己的微信公号最值得期待的内容?

本年度计划开设“小编逛书展”这一栏目,邀请我们社内年轻编辑们踊跃加入,他们将以个人视角深入书展,以图片记录为主,边走边拍,并附上相关介绍文字。通过这种方式,读者可以了解到业内编辑们关注的人物、话题、出版物以及相关衍生品等,这无疑是一次微型的社会调研活动。

Q5:给逛书展读者的诚挚建议/推荐

若欲购书,宜于晚间享用完晚餐后,于八点钟步入会场,悠然漫步至九点钟闭馆时分再返家,以避免白日之拥挤;若需名人亲笔签名,可于网上查阅上海书展的活动安排,于活动尾声前半小时开始排队;若想观赏精彩活动,则宜选择周末白日前往,若仅为闲逛,则周末不宜前往;若图求实惠,则可于展会的最后两天进行选购。

上海故事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美民(公号ID:)

田甜

展龄2年

自我介绍:不会做主持人的工程师不是一个好编辑

书展印象: , sea

Q1:在上海书展站岗值班还做微信是怎样一种体验?

小编所管理的“美民”公众号专注于民族文化,正与部门携手推进“中华民族文化大系”国家出版工程的相关宣传任务。面对书展的人潮涌动,这是公众号吸引新粉丝的绝佳机会,绝不能放过。自书展前两个月起,策划工作便陆续展开。在书展期间,微信公号主要推送本社图书的推荐及活动资讯;而书展结束后,则会跟进发布活动的后续情况。

2016年,“美民”品牌首次在书展上展出,我们现场派发了众多印有民族风情的涂色卡片。随后,我们在微信平台上发起“提交作品”的号召,惊喜地发现众多拥有独特绘画才华的“灵魂画手”,整个过程充满了乐趣。

去年在主持知识竞赛期间,我并未留意到自身身材的变迁,于是找出了在内蒙古求学时期购置的蒙古袍,结果竟然将其撑得破裂。书展活动落幕,那件蒙古袍也随之报废。然而,正如我在自我介绍中所言,“若非能胜任主持工作的工程师,便不能算是一位优秀的编辑。”现代编辑的职责已不再单一,他们需同时担任图书编辑、微信公号编辑、活动策划与执行、多媒体设备与软件操作等多重角色。因此,在书展期间,他们的工作内容也远不止微信策划与推送。

Q2:做过最放飞自我/最难忘的书展专题或标题是?

目前没有啊,也许下一个会是?

Q3:书展时在微信后台遇到最有趣/尴尬/无奈的读者提问是?

“你们送书吗?”(书送你了我们吃什么呀?)

Q4:今年书展期间自己的微信公号最值得期待的内容?

我最期待的是在8月19日这一天,于言几又书店举办的“象形丽江——东巴文化的魅力”活动。届时,纳西学领域的专家杨福泉教授将亲临现场,为大家讲解那古老而神秘的东巴文字,并现场指导大家如何书写东巴文。此外,活动还将提供各种富有东巴文化特色的小礼品。活动期间,“美民”将实时播报活动进展情况。

Q5:给逛书展读者的诚挚建议/推荐

参观展览颇为劳累,尤其在炎热的八月上海,气温极高。若有机会,不妨选择夜间时段,那时环境相对凉爽宜人。

上海人民出版社-学林(公号ID:)

方吟

展龄3年

我钟爱夏日时光,对西瓜情有独钟,同时,我也珍视生命中的每一份温馨与细腻的美好。

书展印象: 一年一度的书展,与爱书人的一期一会。

Q1:在上海书展站岗值班还做微信是怎样一种体验?

在上海书展期间,作为“微信君”,我感到身心疲惫,仿佛犬类般劳累,然而内心却充满了喜悦,快乐得仿佛飞翔。

在书展期间,经过12个小时的辛勤值班,“微信君”一回到家中,便迫不及待地打开电脑,开始处理微信事宜。对于从事书籍出版的人来说,上海书展无疑是一场盛会,它为与读者进行面对面交流提供了宝贵的机会,实属难得。在书展期间,撰写活动报道是“微信君”肩负的重要职责之一。所以,当你看到活动现场上那个忙碌地四处奔波、兴奋地拍照的身影,那必定就是“微信君”本人了!对活动文稿进行修订、精选图片,并对其进行排版以便在微信上发布,这些任务均需在活动落幕的当晚迅速完成,往往意味着需要熬夜加班。尽管如此,每当目睹最终成果,心中仍会充满喜悦。

Q2:做过最放飞自我/最难忘的书展专题或标题是?

那场令人难以忘怀的书展活动聚焦于“学林青年编辑荐书”这一主题。在书展举办之前,微信君便策划了一场活动,召集了我们社的年轻编辑们一同前往上海师范大学的校园。在那里,他们不仅拍摄了照片,还录制了视频,向大家分享了自己最钟爱的一本书籍。

Q3:书展时在微信后台遇到最有趣/尴尬/无奈的读者提问是?

一篇新书介绍的微信,读者留言问敢不敢送他一本?!

Q4:今年书展期间自己的微信公号最值得期待的内容?

最令人憧憬的无疑是本社在上海书展上隆重推出的新书《人生自有境界》的官方微信平台,该平台由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的点评嘉宾郦波老师著作。

Q5:给逛书展读者的诚挚建议/推荐

好看好吃好玩都在学林展位,欢迎大家来一探究竟!

上海人民出版社-远东(公号ID:)

王习松

展龄4年

自我介绍:在众多微信用户中,我或许算得上是设计领域的高手……我颇为自信,2333。

书展筹备期需付出极大努力,如同剥去一层皮;展会期间,再经历一番艰辛,再剥去一层皮;而展会落幕之后,还需将这两层皮重新披上。

Q1:在上海书展站岗值班还做微信是怎样一种体验?

出版社的微信运营者通常不是专职的。在书展期间,他们不仅要负责微信内容的策划与发布,这相当于完成了一项体力劳动后,还得接着进行脑力劳动。活动预告需提前一周进行公布;在书展期间,各类签售活动的照片需及时跟拍,并尽快于当晚通过微信平台进行广泛传播;即便人员紧张,也需持续关注缺货图书的补充情况;此外,还需将整箱书籍从外部搬运至展位,并迅速进行整理和上架……这些辛苦和不易,或许只有负责微信运营的编辑们才能深刻体会。由于我拥有美编背景,在处理新书信息的大拉页线上平面设计时,我时常需要提供技术支持……

Q2:做过最放飞自我/最难忘的书展专题或标题是?

“看了后悔一分钟,不看后悔一辈子”

Q3:书展时在微信后台遇到最有趣/尴尬/无奈的读者提问是?

“你们书为什么都那么贵啊?”(我哪知道,又不是我定的)

Q4:今年书展期间自己的微信公号最值得期待的内容?

《五百年来王阳明》新书的首发和签售活动、《诗书中华(第一季)》新书的首发和现场互动、《淡云微雨》曹可凡的签售会,这三场精彩纷呈的活动,其微信宣传都十分引人注目。

Q5:给逛书展读者的诚挚建议/推荐

敬请关注:在本届上海书展上,不妨前往位于东1馆的上海人民出版社展位,定能发现诸多惊喜!

上海辞书出版社(公号ID:)

汪惠民

展龄7年

自我介绍: 乐在故纸堆中用水磨工夫

书展盛况:千卷书籍争奇斗艳,万册典籍竞相辉映,众多名家莅临助阵,场面可谓是云蒸霞蔚,热闹非凡。

Q1:在上海书展站岗值班还做微信是怎样一种体验?

在书展举办期间,负责值班的编辑们承担的工作确实颇为繁重。昔日,夜场尚未开放之际,值班人员只需在早上8点半准时到岗,而在人流稀少或无活动安排的午后,便可以结束一天的工作。然而,近两年来,夜场活动每日举行,编辑们的值班时间也随之拉长。在这长达10多个小时的值班期间,他们需应对各种突发状况。其中,最常见的情况便是,面对读者对某些书籍的询问,编辑们需以热情和礼貌的态度进行介绍和解答。今日自己的著作举办活动,需提前联络嘉宾、布置场地、准备所需文具与物料,甚至亲自上台主持。值班期间,并无既定剧本可供依循,需随时找到人手、应对提问、搬运重书……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加之嘈杂的环境难以得到充分休息,因此每年都有编辑在勉强坚持书展值班后,不幸病倒的情况发生。

值班期间还需肩负微信相关工作,这无疑使得情况变得更加混乱。在书展期间,微信内容自然要深入现场挖掘。于是,我每日奔波于各个展位,心中琢磨着次日该推送何种主题作为封面文章——在闲暇时分,我会思考如何将书籍内容串联起来进行发布,是按章节、按主题、按封面还是按读者群体?思绪如同脱缰的野马,在脑海中肆意奔腾。灵感一闪,便在手机上记录下几句,待晚归家中再细致地整理成文。预先设定的主题,拍摄照片均有明确目标,因而处理起来颇为迅速。有时灵光一现,便立刻用手机捕捉,若不能亲自到场,便请现场的朋友帮忙拍照,并通过微信传给我。活动中的场景,同事们也需及时提供照片,并尽快转交给我。由于值班时间晚且家距离较远,我在乘坐地铁途中便已在手机上完成了短文的大致撰写;回到家中洗漱完毕后,便立刻坐在电脑前着手进行排版。尽管事先准备得相当充分,撰写一篇作品仍需耗费至少两个小时。这样的情形便是书展期间的日常写照。

Q2:做过最放飞自我/最难忘的书展专题或标题是?

去年书展中,有两期活动令人难以忘怀。其中一期,一篇报道称赞“辞书社推出的书籍颜值超高,美得让人忍不住流泪!”另一期,则在书展落幕之际,发布了一篇“@所有人:感谢你们给予我的荣耀!”的文章,文章汇总了书展期间展位上发生的诸多趣事和温馨场景,并向读者表达了诚挚的感激之情。

Q3:书展时在微信后台遇到最有趣/尴尬/无奈的读者提问是?

最引人注目的是,在书展的每一期微信推送中,总有一位颜值极高的年轻编辑分享现场的照片,后台涌入了众多希望获取联系方式的人……然而,事情并没有继续发展下去……

Q4:今年书展期间自己的微信公号最值得期待的内容?

在今年的书展活动期间,我们精心策划了一系列内容,这些内容以“炎炎夏日”、“丰盛盛宴”和“深厚情谊”为主题,涵盖了新书资讯、活动预告以及特价书籍等多方面信息。

Q5:给逛书展读者的诚挚建议/推荐

真正的书迷们,务必要两次踏足上海书展!初次光临,不妨逐一浏览各个展位。而第二次造访,则应专注于探寻自己钟爱的书籍种类。作为中国年度新书展示的盛事,上海书展不容错过。记得提前制定计划,若心仪的作者在场,不妨尽量争取到签名本!

上海辞书出版社-中西书局(公号ID:)

伍珺涵

展龄2年

自我介绍:开朗爱操心的微信君

书展印象:一年一次与好书们的邂逅

Q1:在上海书展站岗值班还做微信是怎样一种体验?

书展临近,微信君的日程总是满满当当。几乎每天都会有读者预约获取展位信息。去年书展期间,微信君值班那天,不仅要负责推送图书信息,还要处理手机性能不足的问题,于是便带着手提电脑赶到现场。书展馆的网络状况时断时续,在这样的环境下,微信君还是“艰苦”地完成了工作。

在书展期间,微信的任务量是平时的数倍,然而,目睹着阅读量的大幅提升以及后台读者们的热情鼓励,心中仍不禁涌起一股喜悦之情。

Q2:做过最放飞自我/最难忘的书展专题或标题是?

2015年,我们策划了一系列专题,包括“与你同行:中西书局编辑视角下的上海书展”以及“与你同行:读者视角中的中西书局”。

Q3:书展时在微信后台遇到最有趣/尴尬/无奈的读者提问是?

《XXX》很不错,送我一本吧。

Q4:今年书展期间自己的微信公号最值得期待的内容?

推送的重点书讯。

Q5:给逛书展读者的诚挚建议/推荐

提前做好攻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