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松乡克斗村,村民们手中的普通剪刀,正逐渐演变为他们增加收入、走上富裕之路的利器。近些年,克斗村把葡萄修剪作为推动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通过实施科学化、日常化的管理措施,不仅使葡萄产业实现了品质和效益的双重提升,同时也切实提高了村民的生活水平,为乡村振兴战略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民生活力。
踏入克斗村的葡萄园,眼前呈现的是村民手持剪刀,穿梭于排列有序的葡萄藤架之间。他们手法熟练,细致地修剪着枝条。“昔日对科学修剪一无所知,种植的葡萄产量不高,品质不佳,价格也卖不上去,全家的收入也因此受到了影响。”种植户倾真感慨万分,回忆起往昔的情景。
如今,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专家们持续提供技术支持,克斗村实施了“冬季深度修剪塑形、夏季轻剪以保果实的生长”的科学管理策略。村民们掌握了清除病弱枝条、优化果实分布的方法,这一变革显著提升了葡萄的品质,使得每亩的平均产量增加了20%以上。产量与品质的双重提升,直接让村民们的钱包变得更加充实,同时也为产业的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帮助村民掌握这一“发家致富”的技艺,克斗村定期举办修剪技能的培训课程。“修剪并非随意挥剪刀,必须依照‘淘汰劣质、保留优质、通风透光’的原则。”在每次的培训中,县里的农业技术人员都会在田间现场示范,并细致入微地进行讲解。培训课程结合了“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的模式,旨在确保村民们能够全面掌握修剪、绑蔓、病虫害防治等整个流程的技术。
全村超过九成的村民都已精通了规范的修剪技艺,并且成功培养了二十多位技术精英。这些精英不仅个人种植出了优质的葡萄,还热心地协助其他村民,营造出了相互扶持、携手共进的和谐局面。
克斗村葡萄产业因修剪技术的广泛应用而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该村成立了葡萄种植的专业合作社,并实施了统一的技术管理模式。此外,合作社还主动与市场接轨,与宁夏的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承担了葡萄的包装和销售任务,致力于打造“克斗葡萄”这一品牌。通过实施错峰修剪和科学的产量控制,克斗村的葡萄能够直接进入宁夏等高端市场,其批发价格也相较于往年有了显著提升。
泽仁扎姆种植户满脸喜悦地说:“去年,我家那2亩葡萄卖出了3万多元,而今年,经过精心修剪,预计收入将超过4万!这笔钱不仅将显著提升我们的生活水平,还能资助孩子完成学业,我们的生活前景愈发光明!”
这把剪刀不仅精心打理出了丰收的葡萄园,更巧妙地“剪”出了村民们幸福的日常生活。昔日对耕作毫无希望的村民泽仁太,如今却是干劲满满:“在合作社的统一管理下,销售问题不再困扰,这把剪刀简直就是开启美好生活的‘金钥匙’!”
克斗村葡萄种植面积持续增长,越来越多的村民因此获益,生活品质逐步提高。那把小小的剪刀,变成了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工具,它承载着村民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引领大家踏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稳健前行,勾勒出一幅温馨而感人的民生新画卷。
图文供稿:洞松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