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友表示,自己的微信本来好好的,却突然被拉进了一个群。 随后,他们的手机就死机了。 他们无法打开任何内容,无法退出聊天框,甚至崩溃。 现象。 很多网友在使用微信时都遇到过同样的情况,无论是重启还是断网都无法解决。
据了解,当这种情况发生在微信群聊中时,很可能该群已经“被炸了”。 所谓“微信群炸弹”,就是在微信群聊中发送一些文字代码、大量动画或表情等占用大量手机运行空间的信息,导致所有用户的手机收到消息就不知所措。
“煎”5小时,要价150元
网上销售“爆团”码一般10元一个
近日,微信青年报记者发现,只需花几十块钱,就可以从网上购买一个可以导致别人手机死机的微信“群炸”码。 甚至还有专门从事“爆炸生成”和“爆炸分解”业务的人。
个人微信被“炸”至瘫痪
日前,经营微信业务的肖斌在微信朋友圈发文称,“从昨天下午到今天,微信被恶人黑了,已经瘫痪了,群要退货,无法撤回。” ” 肖斌告诉北青报记者称,21日,她被不明身份的人拉进了一个群,随后大量群聊信息进来,她想打开看看是什么内容,但刚进群,手机就死机了。 我无法退出聊天或微信,卡在界面上,只能关闭手机并重新启动。”
小斌说,这是她第一次遇到这样的情况,她的生意受到这样的事件影响很大。 “我一打开微信就卡住了,根本看不到顾客和商家发给我的消息。” 事发后,小斌多次尝试退出群,但每次都没有进入群聊页面,手机就死机了。 “没办法退出,群聊信息不断刷新,电话一直响。”小斌说。 斌的朋友告诉她,她遇到了“爆炸团”,过段时间可能会有人来找她要钱,以“消灾”。 小斌觉得自己可能因为生意太好而被同行“迫害”了。
北青报记者发现,经历过微信“群炸”的网友不在少数。 网友小天称,之前有群友在群里使用过“群炸弹”。 只要点进群,手机就会死机。
据了解,这种所谓的“群炸弹”实际上是在微信群聊中发送一些代码。 微信群被攻击后,所有在微信上接收消息的用户群聊都会卡住,甚至可能崩溃、卡顿。
“代煎”5小时收费150元
那么这种需要一定技巧的“炸弹”从何而来呢? 北青报记者调查发现,网上谈论“群炸”、“微信群炸”的人,在淘宝上居然能花几十块钱买到一个,甚至有人还做起了“爆款”生意。代表其他人。”
有卖家表示,爆微信群很容易,发代码到群里就可以了。
一些商家还声称,如果觉得自己“自爆”麻烦,可以提供“自爆”服务。 一位卖家告诉北青报记者,“代爆”是指你拉他进群,他帮你“爆群”,费用为150元,代爆5小时。 对于能否“爆”到团解散,卖家表示,“你只要付钱就行,其余的不用管”。
与此同时,北青报记者还发现,这些销售“微信群炸弹”的商家在销售“微信群炸弹”服务的同时,还可以提供除爆服务。 卖家在宣传“微信群炸弹”时,往往会告诉买家,“如果有需要,我们可以帮忙‘拆弹’,一次20个到60个不等,具体要看是什么类型的‘炸弹’”。
部分买家“泄愤”或索要红包
随后,北青报记者随机挑选购买了一枚“微信群炸弹”。 支付20元后,卖家发来了一个“炸弹”代码。 拿到验证码后,北青报记者将验证码发给了一个临时组建的朋友群。 发送完之后,开群的速度明显变慢了。 大约5分钟不间断向临时群发送代码后,群成员的微信账号被卡住,无法激活。
曾经经营“微信群炸”业务的梁女士向北青报记者透露,从事“群炸”业务的人很多,有的还组建了专门的“群炸工作室”。 有些人购买“群炸”服务只是为了恶作剧,但这种情况比较少见。 主要是赌博输了钱的人,以及与他人发生纠纷或冲突的人购买的。 很多人用它来发泄愤怒或者解除仇恨。 也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自组团“自爆”。 “爆”的时候,他们向群里的人索要红包来“爆”。
腾讯:“爆群”者将被封号
对于微信用户频繁“爆群”的情况,北青报记者从腾讯公关部获悉,7月6日,腾讯已就此事发布了相关公告。 公告称,所谓微信“爆群”并非微信系统。 错误或黑客攻击与病毒或木马无关。 其原理是利用特殊字符的系统特性,人为地多次叠加。 这样一来,当你点击该内容时,系统性能会在短时间内被大量消耗,导致屏幕卡顿或软件崩溃。 简单来说,就是你的手机CPU瞬间被大面积占用。
对于通过所谓“群爆”行为影响其他用户正常使用微信或手机,甚至勒索他人的,根据《腾讯微信软件许可及服务协议》,将对相关违规用户进行处理。根据具体违规程度,按照阶梯性处罚的原则,进行包括但不限于限制功能、封号等处罚。
一旦用户遇到“爆群”,可以暂时断网,重启微信,长按微信消息列表中的群名或向左滑动,选择“删除本条聊天记录”,历史群消息(包含群爆信息)将会被清除。 您还可以登录电脑版微信删除新群炸消息或退群,并及时通知微信群主删除发布“群炸”信息的人,避免其他用户受到影响。 “集体轰炸”信息。
同时,腾讯表示,用户可以通过投诉系统对此类行为进行投诉。
律师:“爆团”侵犯他人利益
对于有人利用代码“爆群”的行为,微信城康达律师事务所律师韩晓表示,首先,“爆群”的行为会对他人的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侵犯他人的权利。
其次,有人“爆”群是为了索要红包来“炸”,所以这种直接故意就具有非法勒索他人财物的目的。 “爆团”后,要求他人发红包进行不剥削的行为,如果达到威胁程度,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敲诈勒索罪数额认定标准的规定》规定,2000年4月28日实施的,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以1000元至3000元为起点。 如果微信群被多次轰炸或者金额达到1000元至3000元,即可构成敲诈勒索罪。
转移
移动
经过
信
关于
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