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6年麦肯锡全球支付报告》中,咨询巨头麦肯锡讨论了银行交易的重要变化趋势以及数字创新在支付行业中的作用,认为这两个因素进一步推动了支付行业的发展。 。 报告指出,到2024年,全球支付行业年收入将比2016年增加4000亿美元。对于支付行业来说,最重要的是支付牌照。
第三方支付牌照难找
一位支付行业人士表示,“去年支付牌照才几千万,但价格不稳定,现在市场价格在5亿左右。”
在产业资本纷纷涌入之际,另一个奇怪的现象值得反思。 据了解,全国267张支付牌照中,不少没有实际业务运营。 随着支付宝、财付通等占据了互联网支付和移动支付的大部分市场份额,通过支付机构形成产业闭环、“服务自己的产业圈”成为产业资本的一种选择。
产业资本另辟蹊径
正处于转型期的用友网络10月24日宣布,计划收购畅捷通支付部分股权,继续加大对企业互联网金融服务行业的关注。 但在今年上半年因业务转型加大投入而出现亏损的背景下,继续向亏损的目标公司投入大量资金,对于用友来说无疑是一场豪赌。
用友网络近日公告称,公司拟以1.96亿元收购畅捷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持有的畅捷通支付55.82%股权。 并拟向畅捷通支付增资1亿元。 股权收购及增资完成后,用友网络将持有畅捷通支付85%的股权,成为畅捷通支付的控股股东。 资料显示,畅捷通支付股东全部股权评估价值为3.5亿元,较账面价值1.28亿元增加2.22亿元,增值率为173.21%。
10月21日,互联网电商平台唯品会全资收购浙江北服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浙江北服”),并获得央行批准。
工商登记信息显示,浙江北服股东于9月28日变更为唯品会。央行网站信息显示,浙江北服于2012年6月27日获得支付牌照,业务类型为互联网支付,有效期至2017年6月26日。
10月19日,继8月收购一半股权后,家电巨头美的集团于10月14日完成对微信城神州通富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神州通富”)100%股权的收购。
中国通付持有的支付牌照包括互联网支付和手机支付,有效期至2017年6月26日。美的集团在回复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询问时表示,美的集团确认已完成100元变更%的股权,暂未公布其他信息。
今年8月,恒大集团收购吉富通支付有限公司,并更名为广西恒大万通支付有限公司。目前尚不清楚美的集团与恒大收购支付机构是否已获批中央银行。
8月份央行宣布不再批准设立支付机构后,市场上剩余的267张支付牌照成为稀缺资源。
9月,红雷股份公告称,拟支付14亿元现金收购广东合力金融科技服务有限公司90%股权,并表示将积极洽谈收购剩余股权。目标公司10%股权。 14亿收购中的绝大部分是合力宝支付的。 2014年7月,合力宝获得央行颁发的全国范围内互联网支付、手机支付、银行卡收单业务许可证。
新立金融9月6日披露的重组预案显示,其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以23.78亿元收购海科融通100%股权,同时募集配套资金15亿元。
央行等部委10月13日公布的《非银行支付机构专项风险整治实施方案》显示:“一般不再受理新设机构申请,重点关注对已取得许可的机构进行监督指导和整改。”
监管机构持谨慎态度,支付牌照包括银行卡获取、网上支付和预付卡发行与受理三类。 网上支付又细分为互联网支付、手机支付、数字电视支付和固定电话支付。
截至目前,央行已发放八批共270张支付牌照。 除去因违规被吊销的3家公司,支付牌照共计267张。 2015年7月以来,央行收紧了新牌照的发放。 由于禁止买卖支付牌照,新企业想要进入支付领域只能收购原来的持牌企业,这成为后来者进入支付领域的主要方式。
中国支付网创始人刘刚表示,支付牌照需求旺盛,互联网支付业务类型最受欢迎。 一般来说,获得某个支付牌照的控制权需要3亿至6亿元人民币。 之所以这么贵,是因为许可证稀缺。
某支付机构负责人表示,目前获得支付牌照的机构主要有两类。 一是机构未来发展金融业务是出于战略考虑,二是支付机构股东想要“变现”,上市公司获得稀缺牌照可以拉高股价。 因此就有了收购行为。 不过,目前央行在审核支付牌照交易方面较为谨慎。
中汇支付于2013年1月获得中国人民银行颁发的《支付业务许可证》,是行业内最早获得该牌照的公司之一,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