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不少消费者反映,因为被短视频平台等渠道的知乎小说吸引,来到知乎平台充值会员继续阅读剩余部分。 但“自动续费”后,他们却无法清楚地看到自己的会员状态。 身份,并且该功能无法直接在App中取消。 最终必须通过微信、支付宝、 Pay等取消。有用户质疑这个入口太隐蔽,退款方式太复杂:“为什么App里只有充值入口却没有取消入口?” 知乎回应称,知乎在产品页面(帮助中心)提供退款订阅指南,要求用户通过第三方支付渠道(支付宝、微信、苹果等)取消订阅。 另外,续订前5天会发送私信提醒,不会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扣费。
专家表示,如果政策和相关支付渠道没有要求在App内建立退款通道,那么该平台实际上就有诱导消费的嫌疑。 此外,平台强调不存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 但如果用户的知晓成本过高,实际上就会损害消费者的权益。
如果你想取消订阅,你需要做很多功课。
近日不少网友表示,被站外小说吸引,充值自动续费。 但知乎App中没有取消自动续费的入口,取消续费操作比较困难。 知乎用户小吴(化名)告诉北青报记者,去年他在短视频平台上偶然看到一本小说,但该平台只提供了第一部分阅读。 因为内容很吸引他,他就去网上搜索小说全文。 。 他发现这本小说的版权在知乎平台上,想要阅读全文就必须充值成为“知乎会员”。
小吴表示,当时他用的是支付宝支付,并没有特别关注是否自动续费。 读完小说后的几个月,他没有再打开知乎App。 大约四个月后,他无意中打开知乎App,发现“消息”栏里有几十条消息,其中有一些是知乎热门内容宣传。 其中一些是续订通知。 到目前为止,小吴已经多花了近百元。 虽然钱不多,但小吴感觉自己被骗了。
“后来我一一查找,发现当时第三方支付宝支付被重定向了,所以没有包含在 Pay订阅中。我没有仔细看每月的支付宝账单,也没有其他的提醒一下。”小吴说道。 “当时我就找取消,找了好久才找到入口,特别麻烦。平台对取消默认续订的解释根本不清楚,只有单个关键词的时候才跳转到详情已发送。”
连续包月无法在应用程序中关闭
记者看到,知乎的“盐会员”是一种特殊的现场权益,包括讲座、专栏、电子书等。购买后,用户将享有两项权利:一是免费权利;二是免费权利;三是免费权利。 另一个是折扣权。 大多数知乎内容对会员免费。 知乎客服表示,由于会员服务属于数字商品,由于互联网服务的特殊性及国家相关管理规定,如果您购买错误或因个人原因无法正常享受会员权益,知乎无法退还相应的会员费费用。
北青报记者发现,购买知乎会员时,会弹出激活页面。 第一个标记为“热销”的是“连续包月”会员。 价格是19元。 第一次会送优惠券。 优惠券后9元。 下面的选项包括连续包年198元、连续包季53元等选项,而普通的“月卡”、“年卡”等选项则需要向右滚动才能显示。
知乎《持续订阅服务协议》显示,“自动续费日前五天,将通过显着方式(如站内私信、短信通知等)提醒您自动续费事宜,您可以选择是否续费”。续订或取消续订。 当您在使用已激活自动续费的产品时,您也可以随时按照以下路径或相关页面显示的选项取消或更改自动续费功能。
关于如何关闭自动续费,《协议》告知:“您可以从第三方支付账户或银行账户(或系统)关闭自动续费功能。关闭路径如下: 1、苹果设备:苹果手机设备“”→点击右上角苹果账户头像,进入“账户”→“订阅”→选择“知乎”→取消订阅;2、安卓设备:(1)微信:在微信支付功能中关闭路径为:微信APP→我的→支付→支付管理(点击页面右上角)→扣费服务→点击“知乎盐选会员”→关闭服务;(2)支付宝:在支付宝中关闭。路径为:支付宝APP→我的→设置→支付设置→免密支付/自动扣费→点击“知乎盐选会员”→关闭服务(3)知乎卡:在知乎钱包的知乎卡中关闭。路径为:知乎APP→我的→钱包→知话卡→自动扣费。
《协议》还提到:“部分苹果用户在不登录知乎账户的情况下,仍然可以购买付费产品。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会根据用户购买产品时使用的设备(IMEI码)记录购买情况,并且第三方支付账户或银行账户与设备绑定,如果您在未登录知乎账户的情况下购买了付费产品,但设备已不再受您控制,包括但不限于丢失或赠与对于其他人,您可以关闭自动续费,避免持续付费。关闭方法参见本协议‘关闭自动续费’。 不过该版本将于2024年5月24日之后更新,之前的规则并没有规定提前通知用户。
专家称疑似诱发消费
对此问题,北青报记者采访了知乎。 知乎表示:“知乎在产品页面(帮助中心)提供了退订指南,要求用户通过第三方支付渠道(支付宝、微信、苹果等)退订。订阅知乎支付业务的用户有严格的规定。”订阅流程还为用户提供了连续订阅和非连续订阅的选择。
“此外,知乎对用户付费状态有标准的通知流程,当会员服务激活连续订阅时,我们会在续订前5天发送私信提醒,不会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扣费。”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学会消费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朱迪告诉北青报记者,“如果政策和相关支付方面没有要求,频道,那么平台其实就有诱导消费的嫌疑,因为对于平台来说成本是一样的,那他为什么不设置用户不操作(续订)就取消订阅,而是设置默认续订如果他不操作?这就是一个小小的营销创意,何况操作比较复杂,而且没有任何提醒,很明显。
她表示,“平台强调用户并非不知情,但如果知情成本太高或者对用户来说太麻烦,那么平台就会钻空子,本质上损害消费者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