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您和银行之间只有一台银色终端。” 银猫显眼的标语界面似乎给了很多借款人信心,但借款人想要借钱,还需要一份299元的个人信息评估报告。 所谓的个人信息评估报告只是码头银行的一个例行公事。 其实,不好的不是信息评估报告,而是银行码头实际控制人微信造意对所有借款人的诚意。
8月,《早易科技借款成功率仅3%,贷款分流平台收取299元“信息评估费”是风控手段还是套路?》详细报道了微信早易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如何微信早一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原名微信早一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微信早一”)利用信用评价套路强制借款人扣款。
截至11月27日,第三方投诉平台聚柴网微信早一的投诉数量主要是“我自己的银行账户被微信早一APP恶意强行扣费,欺骗、误导了消费者”。 ”。
问:旗下20多个APP是什么?
三个月过去了,微信早一的投诉量依然居高不下,其套路却没有丝毫改变。 它有更多的贷款分流平台。 天眼查显示,涉及贷款分流平台的APP有20余个,如包子贷、普惠有贷、百事普惠、银泉、趣豆钱、米花宝、娜娜钱包、借钱宝、多多钱、网带下、银小街、银小花、银信信、猎钱宝、猪八戒、、千城无忧、聚富钱包等,还有新开发的。
不难发现,APP名称中的关键词大多包括“贷款”、“借”、“银”、“钱”、“钱包”、“分期”、“普惠”等。注册页面和内部这些APP的标语也很诱人,暗示这是一款贷款APP。
这些应用程序不是同时启动的。 据自媒体消费金融时报统计,收到投诉1750余起的银凯信主要上线时间为2024年2月至7月; 累计收到投诉超过1200件的多多钱主要于2018年11月上线业务,预计2024年7月上线业务; 2024年7月后,包子袋、聚富钱包、聚富分期、普惠有得、百事普惠等APP相继上线,至今仍活跃于市场。
消费金融时报分析认为,微信早易批量上线多个APP的原因主要有三个。 首先,由于其业务的特殊性,“回头客”很难获得。 APP声誉恶化后,很容易被淘汰,需要定期推出新版本的APP。 不断获取客户; 其次,由于这些APP基本上不能借钱,彼此之间不存在竞争,因此可以同时推出多个APP,从而获得广泛的客户; 第三,避免单一APP引起不必要的关注。 很多早期被大量投诉的APP,现在都没有什么动静了。
第二个问题:APP如何强制绑定用户的银行卡?
借款人通过上述APP进行借款,但微信早易瞄准的是借款人的信息评估费。
在上述文章中,业内人士表示,只有不到3%的消费者通过微信早易APP借款。
微信早易表示,所有扣费都是用户自愿的,并非公司随意扣费。 微信造意是一个提供评价的平台。 它不直接借钱,而是把网贷平台推给用户。 在此过程中,会扣除费用。 从推荐平台借钱会产生评估费,该费用属于合理收费,并非随意扣除。
既然微信早易声称自己的应用程序是引流平台而不是借贷平台,那么它为什么要强制用户绑定银行卡呢?
如果把微信早易视为一个“商店”,那么商店里的产品就是《个人信息评估报告》。 问题来了。 当顾客去商店买东西时,他只需要向商家付款即可。 为什么他要把自己的个人银行账户绑定到商店,让商家随意从他的银行卡里扣钱呢?
比如在拼多多买东西,需要绑定银行卡到拼多多吗? 难道不应该通过拼多多提供的支付方式支付吗? 事实上,消费者在拼多多购物时,都是通过财付通、支付宝等持牌第三方支付公司绑定银行卡后再进行支付。
微信早一本身宣传不借钱,只收取“个人信息评估报告”费用,但实际上却利用了借款公司的权利。 而且借款人无需提供支付密码、验证码等个人操作,即可直接从借款人绑定的银行卡中强制扣款。
对此,微信盈科(微信)律师事务所胡玉书律师表示,微信造益直接扣款是否合法,取决于合同本身是否有效。
消费者在手机上下载了消费者提到的“微信早易”APP后,发现“评价服务协议”的字体比其他字体小很多。 消费者需要仔细阅读协议的几页,才能找到“每项评价”的相关信息。 诸如“将收取299元服务费”等文字内容。 另外,如果消费者选择点击该按钮,系统会自动勾选“我已阅读并同意《评价服务协议》”,即表示同意授权APP进行评价扣费。
针对这种情况,胡律师表示,根据我国《合同法》的相关规定,采用格式条款订立合同,未采用合理方式提请消费者注意免除或者限制其责任的,条款将无效。 微信早易格式条款未采取合理措施提醒消费者注意,应承担相关责任。 消费者可以申请解除合同。
微信的套路和隐蔽性着实让借款人束手无策。
关于上述相关问题,我向微信早易发送了采访提纲,但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回复。
结论:
对于这些强行收取评估费的行为,微信造意给公众的解释牵强,诚意不足,根本没有道歉。 这一点在多起投诉中也得到了证明。 微信早易收到的投诉数量异常多,但解决率超过70%。
聚巢微信艺术投诉解决率似乎超过70%。 据了解,这些解决方案并非空穴来风,大多是客服的软弱承诺。 不少投诉人表示,他们在遵循客服承诺退款后取消了投诉,但在承诺退款后并没有收到退款。 这些投诉人表示,他们的银行卡就像信用卡一样,没有密码,可以随意取款。
据初步了解,微信早一及其关联平台的恶意扣费行为可以追溯到2018年4月之前。值得注意的是,微信早一通过第三方支付公司扣款。
据不完全统计,微信早易合作的支付机构包括欢讯支付、迅联智付、汇付天下、新生支付、快捷支付、通联支付、中智支付、合力宝支付、保付支付等,其中保付支付有2024年11月的扣除记录。
2018年以来,为了让这种推演行为持续下去,微信的商业模式发生了各种变化。 不知道接下来这家公司还会推出什么新花样,向公众讲述围绕“借贷”的新故事。
往期回顾: